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书讯 | 《戴望舒年谱》出版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特别关注
 
从《四景山水图》中看南宋园林
白沙桥建设纪事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禹杭履迹
 
碑中识杭城丨元杭州路仁和县修造记碑
来源:名城杭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2-28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之所以特殊,除了因为它是少数民族征服中原的王朝,对中原文化的破坏前所未有;统治者推崇严厉的等级制度,对南人的压迫;统治时间相对不长等原因,造成了史料记载少,特别是元末十几年间,农民起义,战火纷飞,损毁多,遗留下来的史迹就更少。因此要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一般只能参考明代及以后的史料记载,但往往时过境迁,不那么准确。沧海桑田,曾经的招贤坊(今杭州百井坊巷),现在是杭州市武林商圈的最核心区域,元代衙门的影子早已消失,如今只有通过偶尔的考古发掘,或许能见到片段遗址。本文通过对《杭州路仁和县修造记》碑的解读,试图还原元末杭州修造仁和县衙的部分片段。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之所以特殊,除了因为它是少数民族征服中原的王朝,对中原文化的破坏前所未有;统治者推崇严厉的等级制度,对南人的压迫;统治时间相对不长等原因,造成了史料记载少,特别是元末十几年间,农民起义,战火纷飞,损毁多,遗留下来的史迹就更少。因此要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一般只能参考明代及以后的史料记载,但往往时过境迁,不那么准确。沧海桑田,曾经的招贤坊(今杭州百井坊巷),现在是杭州市武林商圈的最核心区域,元代衙门的影子早已消失,如今只有通过偶尔的考古发掘,或许能见到片段遗址。本文通过对《杭州路仁和县修造记》碑的解读,试图还原元末杭州修造仁和县衙的部分片段。

碑石现状

微信图片_20230228102606.jpg

碑文拓片

碑高160、宽80、厚22厘米,太湖石质。碑石完整,碑面左侧和碑文最后一列有风化现象,碑文基本清晰可辨。碑额与碑身连为一体,碑额中间分三行、三列,篆书“杭州路仁和县修造记”九字。

碑额龙纹

碑额两边刻有龙纹图案,为写实的四爪龙形,龙身壮实修长,龙头凶猛,猪唇长嘴,鹿状犄角。碑身划有方格底纹,以此与碑额相区分。碑文为楷书,落款时间为元至正辛丑(1361)春十有八日立,为元代典型风格。该碑于2009年3月30日从上城区危房改造工地发现,征集入藏杭州碑林,编号Z-66。

微信图片_20230228102618.jpg

碑石现状

碑文如下:

微信图片_20230228102621.png

清《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收有该碑文撰稿人陈基的《夷白斋稿》,其中卷三十收录了《杭州路仁和县修造记》全文,对比碑文,发现中间有多处因当时避讳的需要和音译的不同修改了,更有一些错处和遗漏之处,现将两者不同之处列表如下:

表一  碑文与《四库全书》对照表

1677551219767.png

从上表可知,有些减少词语会产生歧义,如“其迁丽大府之南”改为“其迁丽府之南”,少了“大”字,就容易把“迁移附着在大府的南面”之意解读成“迁移麗府到南面”,与原意相差甚远。有些把名字搞错了,让后人无从查起,如“邵君胜祖”录为“邵君胜初”、“刘君克忠”录为“刘君尧忠”;有些缺少部分的信息就更让人无从知晓,如“至正辛丑春十有八日立 郡人徐孟贤镌刻”。

元代仁和县衙位置、规模和布局

元代仁和县衙的位置为南宋绍兴年间迁移至招贤坊,南宋《咸淳临安志》与明《嘉靖仁和县志》都有记载,基本沿革和此碑记载一致,都是“杭属县附郭者二,仁和与钱塘也。仁和在吴越时为钱江县,宋兴国初始易今名,县故在余杭门之内”。但碑文中记载“绍兴间,县令孙延直曾徙治招贤坊,其迁丽大府之南,左偏”,也就是说,仁和县衙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从余杭门内迁移到招贤坊,位置应该在大理寺南面偏东,“迁丽”二字又说明县衙迁移过来是附着在大理寺边上的。而《咸淳临安志•京城图》中仁和县衙位于招贤坊大理寺东,县衙位置与碑中记载还是有差异的。 

微信图片_20230228102757.jpg

南宋《咸淳临安志•京城图》

 南宋《咸淳临安志》卷六记载:“大理寺在仁和县西。”而碑文“(仁和县衙)而与钱塘县四隅录事司并列,为东西序则”,说明仁和县衙与钱塘县的四隅录事司并列,为东西次序排列,并非与大理寺东西排列。“皇朝大德之际也,至元仍纪元[1]。(至元)之五年己卯(1339), 县达鲁花赤[2]密儿可马(人名),曾因其旧而缮,完之距今盖二十余年矣。”在迁移到招贤坊后,不仅县衙曾经维修,西侧建筑也改为他用,其中“四隅录事司”为元代管理城市民政特有的机构,与《咸淳临安志•京城图》对照,此位置应该是南宋广惠寺、净住寺的位置,说明后期改为四隅录事司。至迟至元五年(1339),大理寺、仁和县衙和四隅录事司三机构的位置应该是以品字形排列。

元代仁和县衙的规模和布局文献不详,幸碑文记载清楚。元至正二十年(1360)的这次修造分为两部分,其一,“中为治事之厅,旁为两庑,右为架阁库,前为县门,屋以间记者二十有三”,这二十三间房子应该是原有的,此次只是加以修缮。在南宋京城图中天水院桥北面、北城墙南面,也有一处架阁库,难道是后来搬到县衙内吗?架阁库为宋、元时代各级国家机构设置的档案库,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架阁库,据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五“六部架阁,在天水院桥”可知,此处架阁库为六部所属,而非仁和县衙。其二,另一部分建筑是这次新建的,“其增创则退食之堂[3],居厅之后;幕宾之舍[4],居厅之左,屋以间记者九,傅阶为阑楯,周于外者为之墉以丈记者一百五十有奇。”新增的9间为退食之堂和幕宾之舍,外面砌围墙,长度达到475.2米[5]的规模,我们可以根据文字所述,作一示意简图。

微信图片_20230228102800.jpg

仁和县规模和布局示意图

张士诚修缮杭州城的实物佐证

元朝末年在蒙古贵族统治下,社会等级划分森严,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之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特别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南人,被迫走上起义的道路,其中对杭州的城市格局影响最大的要数张士诚一支。

张士诚(1321—1367),字确卿,小名九四,泰州白驹场人(今江苏大丰市),出身盐贩。至正十三年(1353),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攻占泰州、兴化、高邮等地。次年正月,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高邮曾一度被元大军包围,后因主帅丞相脱脱临阵遭贬,元军自乱,他乘势出击获胜。至正十五年(1355),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南攻。次年初,攻占常熟、平江(今江苏苏州)、松江、常州等地,并定都平江。随后,与朱元璋军交兵。至正十七年(1357),败于朱元璋军,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进取杭州城。

在与朱元璋等人的交锋中,张士诚意识到城墙的重要性,至正十九年(1359)开始修筑杭州城,共修筑了13座旱门和6座水门,至今留下凤山水城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平江被朱元璋军攻破,张士诚被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自缢死。此碑记录的是至正二十年(1360)的事,是张士诚占领杭州期间所为,所以,除了修城外,他还修缮了杭州城哪些建筑,通过此碑可以了解一二。

首先来看碑石上三位有关人员的身份。

陈基(1314-1370),碑文撰稿人,时任承事郎[6]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员外郎。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诗人。元未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著有《夷白斋稿》三十五卷,《外集》一卷。” [7]《西湖书院书目序》[8]也出自他手。

唐志大,生卒年不详。碑文书写人,时任朝列大夫[9]江浙等处行枢密院断事官。字伯刚,如皐(今江苏如皐)人,元代书法家。明陶宗仪著的《书史会要》中收有此人,对他书法的评价为:“多蓄古法书、名画,行草落笔峻激,略无滞思。”。

周伯琦(1298-1369),该碑篆额人,时任中奉大夫[10]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丞。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元代书法家、文学家,尤以篆、隶、真、草擅名当时,主要作品有《六书正讹》《说文字原》。以荫授南海县主簿,后转为翰林修撰。招识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者十余年,也曾为《杭州路重建庙学碑》篆额[11]。

从这三人的经历来看,都曾为张士诚所用,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张士诚占据杭城(1358)后,确实有城市建设的举动,有些是史书记载的,如大规模地修缮了城池[12],开凿了新开河;有些是未曾记载的,如修整了诸多的衙门、书院、庙学等建筑,对杭州城的建设是有贡献的,此碑就是最真实的实物佐证。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余杭文史丛谈】余杭九曲岭《姚氏宗谱》概述(一) 2024-05-16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2024-05-14
史话杭州·物阜民丰:浙江原始青瓷产地——萧山窑 2024-05-14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2024-05-08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2024-05-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