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特别关注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武林旧事
 
​从《竺可桢日记》看国立浙江大学西征始末——西征第一阶段:出浙江记(三)
来源:浙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杭春  日期:2023-05-15

从《竺可桢日记》看

国立浙江大学西征始末

——西征第一阶段:出浙江记(三)

编者按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人。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36-1949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档案馆藏《竺可桢日记》手稿,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本期我们选编了李杭春老师纪念竺可桢校长文章,以志庆贺。

1937年9月22日,浙江大学一年级学生迁往天目山之际,竺可桢即与同事们“膳后讨论二、三、四年级校址问题”涉及地点有建德、桐庐、绍兴各说,关于建德,讨论后认为“省立学(校)多捷足先登,故引为不宜”,(《竺可桢全集》第6 卷《日记》1 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第372 页。以下出处相同者,只注页码)。虽然如此,9 月28 日,胡刚复、王劲夫、周承佑等还是在考察了绍兴两个大寺后,赴桐庐、建德探路,知严州尚余林场及孔庙等处可应付学生二三百人,且城内可供教职员住宿。10 月1日,西迁方案便议决为天目及建德两处,“周承佑赞成全体移天目,而刚复则主张以三、四年级迁建德”(377)。

10 月2日,竺可桢偕李乔年、黄瑞纶等同赴建德,在严州中学、林场、基督教堂、中山厅、天主堂、何宅、方宅、绍兴会馆等处勘察。知除林场和绍兴会馆可用外,余者或已有主,或须修理。10月5日,校务会议出现三种意见,一是留杭不迁;二是全体迁西天目;三是二、三、四年级迁建德。最后因多数教员有迁移天目不能带家眷之虑,校务会议通过了第三种方案。

而后几天,建德绍兴会馆为公路局占用,又“建德将住五百伤兵,于是地方人士乃起恐慌”(381),且“各处合可住四百人,但已极拥挤,而自修室、图书室、试验室等等尚无着落。且水成大问题,而城内散处,电灯亦成问题,修理费亦大”(382)。10月11日,特种教育会“以建德地方分散”而决定“目前暂不移迁,拟于紧急时二年级移天目,三、四年级移建德”(382)。10 月12日,竺校长赴南京公干前,安排郑晓沧赴建德修理老宅、租定房屋。10 月22日,天目方面报告“筹备就绪”,建德方面亦表示“可勉强应付”二、三、四年级生。10 月24日,校务会议即决定“二、三、四年级全体移建德,预期于一星期内开始迁移”(388)。

10月底,竺可桢在日记里开始周详地叙述建德地散、屋旧、水电不便以外另一个更切实和严重的问题——安全。因传有伤兵600 人不日到严州东关,而严州东关与建德不过三里之遥;且建德有飞机队部,每晚均有飞机出发赴沪轰炸敌军阵地,“闻桐庐警报即起飞至另一地点,相距仅五分钟敌机即来,可谓险矣”(392)。这样的情况下,看得出竺可桢对西迁至建德几无把握。

微信图片_20230515142323.png

建德乌龙山远景

11 月1日纪念周上,竺可桢一方面向师生“报告暂定十一月七日移建德之决定”;另一方面致电王雪艇迁移校址,“余以此事关系浙大前途极大,且迁建德安全问题未可知,而杭州校舍将受大损失,故又作一书于雪艇详告之”(392)。半个月前在南京,竺可桢曾晤这位教育部长,“渠主张浙大留杭州,分散于各地上课,不主张迁移地点”(384)。显然,竺可桢是希望部长能对建德之迁说不,因“建德之安全未必胜于杭,而本校校舍必被损失,故不得不考虑再三也”(393)。11月3日,“雪艇今日即复电,允准迁校,显然未接余去一函,可见振公之延缓误事也。为说明迁校之利弊计,唯有明日打一电话与雪艇耳”(393)。雪艇同意迁校显然让校长感到遗憾。因那通表明迁校利弊(显然弊多利少)的函,秘书振公起稿不够及时,第二天(2 号)才快信发出,王雪艇显未收阅,故其同意迁校是在不完全明了建德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做出的答复。11 月4日,教育部第二通电报到,“嘱将迁建德后实验、实习之计划呈报”以做最后决定。在校长主持下,这个计划很快告成,云“大致下学期起物理、化学可以全部做实验;工程:土木无问题,机械大部不能实验,电机稍好;农院则野外工作可集中于夏季,故尚不成问题”(394)。

微信图片_20230515142326.png

建德牌坊

可惜这样的回合还未落局,战事的发展已让人无从选择。11 月5日,“日本兵在江浙交界沿海之漕泾、金丝娘桥登陆。全公亭失守”(394),敌兵上岸者达两千人之多;11 月9日,上海失守,太原亦陷落。其间几天,杭城每日三五次警报,终日不能上课,情势所迫,“不如早移建德为得计也”(396)。竺可桢只能令学生迁建德,“由大轮拖民船赴桐庐,每次可容一百八十人,由桐庐换小轮赴建德,每次价约一百元之数。晚十二点出,次晨八点可抵桐庐,下午四五点可至建德”(396-397)。11月11至13 日,学生出发西迁建德。但竺可桢日记却未对这一历史性场景做只字记录,13 日才有补记:“午后得晓沧电话,知二年级生已于昨日下午五点到建德。昨晚三年级生出发较(迟),至晨二时始开船,故今日到达亦必稍迟矣。”(398)11月14日中午,竺可桢至建德。第二天决定:“非日兵至富阳则建德不移,非日兵至余杭则天目不移”(400)。

原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2期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余杭史海钩沉】津口船影(一) 2024-04-29
校史寻踪|竺可桢: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1936年04月25日) 2024-04-29
年年雅集茶人家 2024-04-26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2024-04-26
红色胜迹:杭州桐庐分水起义旧址 2024-04-2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