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书讯 | 《戴望舒年谱》出版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特别关注
 
从《四景山水图》中看南宋园林
白沙桥建设纪事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禹杭履迹
 
史海钩沉:《余杭上寿洪氏宗谱》及其家族源流
来源:余杭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杰  日期:2023-07-06

一脉流风昌郡西,卜居江浙傍苕溪。

忠参日月功由旧,勋盖乾坤德莫齐。

吴国家声南渡跡,禹航宗望豫章基。

三洪缵绪敦煌胜,汉宋遗徽清复题。

——《余杭上寿洪氏宗谱·卷首》

这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俞一诚在《分葺上寿中洪谱系》一文中对余杭上寿洪氏家族的赞誉。余杭上寿洪氏家族居余杭700多年,是杭州洪氏的重要支脉,历代修谱达14次之多,其家谱完整保留了洪氏家族历代修谱的序跋、朝廷勅命、家规、先人事迹及历代谱系,是研究洪氏家族十分重要的史料。现将上寿洪氏家族及《洪氏家谱》做一概要式的介绍。

《余杭上寿洪氏宗谱》及谱系

1.宗谱概况

中泰街道洪氏后裔洪榕收藏的《余杭上寿洪氏宗谱》,纂修于民国37年(1948年),由当时洪氏族长洪兆城、房长洪兆元组织纂修,洪乃治作序。现仍保存完好。

该谱共5册(卷),第一册为历次修谱的序、跋、目录、凡例、诰勅、谱论、祖训、家规、源流、远宗备考、先人行述、阳基(图)、墓址地图等;第二册为余杭上寿洪氏宗谱世系图,从第一世洪皓开始,记到第三十二世止。世系图简略,记各派世系,列名、字、号及出继、兼祧等情况,若有太学生及高等小学毕业以上均注明。第三至五册为余杭上寿洪氏宗谱世传,第三册记一至三世世系,第四册记四至二十八世世系,第五册记二十九至三十二世世系。世传主要记洪氏家族成员名讳、字号、生卒年、婚配、子女、安葬地等,对于先人中之杰出者,用简短词语记载其事迹,如:“性明敏而才通达,不以炫美见长”、“赋质英慧,有志鹏程,不幸早逝”、“博闻广识,名重儒林,更由于德行,洵有学有守之士也”、“朴厚正直,行表言访,实大声宏,乡党无间”、“补拙能勤,黜奢维俭”、“青年誓节,立志抚孤,作室营家,无惭妇德”、“轻财重义,胆腹过人”等。配氏多有姓无名,或无名无姓,仅“配氏”两字,生卒年多缺失,可见妇女地位低下。《余杭上寿洪氏宗谱》所记世系起自南宋,历经一千余年。期间修谱十余次,有的时期逢战乱等因素,修谱间隔时间较长,家族成员信息流失,家谱记载非常简略,仅姓氏、葬地,无生卒年月。这种情况在明末清初非常明显,一直到乾隆后期,家族成员才有生卒记载。家谱的记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果一个时期战乱不断,人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生活不安定,那么这一时期的家谱记载,很多内容就会残缺。上寿是余杭区中泰街道历史上的地名,宋代时属于余杭县昭德乡,后来因洪氏家族在此定居、繁衍,又衍生出上洪、中洪及下洪自然村,今属于中泰街道南峰村和南湖村。“上寿”地名今已不存。

2.一世洪皓和七世洪勤

上寿洪氏宗谱的第一世为南宋时期的洪皓(1088~1155年),宋饶州乐平(今江西省乐平市)人,是当时著名的爱国重臣。洪皓,字光弼,谥忠宣,赠魏国公,为杭州洪氏各派之祖。洪皓曾任宁海主簿、秀州司录。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上书言事,为高宗赏识。高宗特意召见他,擢升其为徽猷阁待制,以代理礼部尚书的职位,出使金国。他在金国被金人扣留十五年,金人招降他,洪皓坚贞不屈,始终不从,他齐官不做,金职不就,斩首吓不倒,官职买不动,被流放冷山十三年,尝尽千辛万苦,一直坚守自己的使命。《洪氏承承堂考》有载:“燕山六月雪花大,节旄零落肌肤伤。关河萧条月色苦,秋风扬沙吹雁行。子卿归来典属国,茂陵树老愁云荒。至今勋业昭简册,大书特书遗典章”。描绘了洪皓使金的艰苦卓绝和不辱使命。洪皓被释放回宋后,当时宋高宗称他“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 苏武不能过。”故被誉为第二个苏武。朝廷嘉奖了洪皓,封魏国公,并于杭州西湖边葛岭赐建国公府。明王守仁《谥襄惠两峰洪公墓志铭》称:“维洪氏世显于鄱阳。自宋太师正一品忠宣公皓始赐第于钱塘西湖之葛岭,三子景伯、景严、景庐皆以名德相承,遂为钱塘望族。”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云:“西湖葛岭下有洪忠宣公皓祠。”自此,杭州洪氏开始形成,并世居于钱塘。

微信图片_20230706102537.png

七世洪勤生于宋淳祐元年(1241年),字原益,别号仁里主人,行千五。他是居住在余杭上寿洪氏的始祖。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洪勤的父亲洪庸卒于乌程(今湖州)教谕任上。当时正值宋末,兵荒马乱,元兵紧逼,盗贼蜂起,无法走官道归葬。洪勤只好载着父亲的灵柩自乌程溯苕溪逆流南下。船过余杭县城,到达余杭上寿里。洪勤见此地山清水秀,地势宏伟,决定将父亲葬在附近的大涤山之阳,又在上寿买地造屋,将家安居在此并世代居住。当时随洪勤南下避乱的邻族有一百余户,都在上寿庄落户,故此地又称百家村。洪勤这一支遂在余杭上寿庄定居下来,不断繁衍人口,后来有了上中下三洪之别。

七世洪勤生于宋淳祐元年(1241年),字原益,别号仁里主人,行千五。他是居住在余杭上寿洪氏的始祖。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洪勤的父亲洪庸卒于乌程(今湖州)教谕任上。当时正值宋末,兵荒马乱,元兵紧逼,盗贼蜂起,无法走官道归葬。洪勤只好载着父亲的灵柩自乌程溯苕溪逆流南下。船过余杭县城,到达余杭上寿里。洪勤见此地山清水秀,地势宏伟,决定将父亲葬在附近的大涤山之阳,又在上寿买地造屋,将家安居在此并世代居住。当时随洪勤南下避乱的邻族有一百余户,都在上寿庄落户,故此地又称百家村。洪勤这一支遂在余杭上寿庄定居下来,不断繁衍人口,后来有了上中下三洪之别。

洪勤曾继承父命,修辑家乘,这也是上寿洪氏的第一次修谱。家谱上说他“上彰祖德,下贻孙谋,族谱之传赖焉!”洪勤卒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享寿六十七岁。

3.上寿洪氏的五个支派

从第十六世开始,上寿洪氏形成上洪松严公派、下洪直斋公派、上洪竹溪公派、中洪彦英公派、中洪彦光公派五支。

上洪松严公派。松严公即洪纲,字守常,号松严,有磊落之才,兼宽宏之度,不求利而利自饶,纳粟补官,厥有大志,又与二弟经营家室为堂构,创业卜居于西隅,遂有上下洪之别。生于景泰乙亥年(1455年)九月初八日,卒于嘉靖庚寅年(1530年)五月初八日。享寿七十六岁。葬盛桐里。生二子:济、渡,即上洪祖。

下洪直斋公派。直斋公,即洪纪,洪刚弟。字守彝,号直斋,家谱记载其“例授冠带,乐善好施,富而循礼,筑堰坝以溉田,修桥梁以便涉,教子成名,以仕进为光宠,能知务本者欤”。生于天顺六年(1462年)十一年一月三十日,卒于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初十日,生一子:泽,即下洪祖。

上洪竹溪公派。竹溪公,即洪纶,字守绪,号竹溪。家谱称其“言坊行表教子义方齿德优于乡里,当事者以冠带旌焉”。生于成化丙申年(1476年)五月初八日,卒于嘉靖乙丑年(1565年),享寿九十一岁。生四子:瀚、汉、濂、沾,亦上洪祖。

中洪彦英公派。彦英公,即洪儒。洪儒生三子,长子洪猷,字君纳,住康吴村。生三子。儒公次子洪范,字君畴,住康吴村。生一子。儒公三子,洪恩,字君赐,生一子。

中洪彦光公派。彦光公即洪宾,生七子,分别为洪谟、洪训、洪诰、洪谏、洪讚、洪谦、洪让。

第十七世开始,上寿洪氏宗谱正式五派分支列传。到民国三十七年最后一次修谱时,上洪松严公派、上洪竹溪公派、中洪彦光公传已传至三十一世,下洪直斋公派传至三十二世,中洪彦英公传至廿八世,廿八世后家谱无载,没有二十九世。廿八世三个族兄只有一个女儿,家谱有载。

五个支派,分别居住在上洪、中洪、下洪。三洪合谱一直到明朝嘉靖年间止,洪氏第3次纂修家谱时,“以子孙蔓衍,派远支分,控上下失序,宗族废其伦,爰划上中下三支”。(《分辑序二》)自此始,上、下洪合谱,中洪单列修谱。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余杭文史丛谈】余杭九曲岭《姚氏宗谱》概述(一) 2024-05-16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2024-05-14
史话杭州·物阜民丰:浙江原始青瓷产地——萧山窑 2024-05-14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2024-05-08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2024-05-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