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书讯 | 《戴望舒年谱》出版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特别关注
 
从《四景山水图》中看南宋园林
白沙桥建设纪事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禹杭履迹
 
余杭历史文化 | 南湖风貌⑬:接蚕花娘娘
来源:  作者:  日期:2023-07-10

    余杭古镇,养蚕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周朝时当地百姓就以桑蚕养家。到唐朝丝绸生产已相当普遍。在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余杭生产的纹绫、绯绫、白编绫已是贡品(《余杭县农业志》)。到五代吴越国王钱镠助民劝民农桑,蚕桑生产达到高潮。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赵构特谕余杭清水丝绵为贡品(《余杭县工商志》)。清光绪七年(1881年),余杭杨乃武记“凤参牡丹牌”蚕种名气响遍杭嘉湖一带。所以人们把古镇余杭称为“蚕桑之地,丝绸之府”。

说起养蚕,余杭在养蚕中有很多民风和习俗。接蚕花娘娘就是余杭比较典型的习俗。过去,余杭金星村有个白龙庙,庙内供奉着蚕王菩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蚕王庙会,祭祀“马头娘”蚕王菩萨。二月初二这天,余杭蚕姑手提香篮,香篮中置有香烛、猪头、鱼、酒饭等祭品,贴胸口放一小团用红纸包好的丝绵,去白龙庙参加祭祀庙会。在蚕王菩萨的香案上点燃香烛,放置祭品和红纸包好的丝绵,在案前蒲团上跪下,合掌,默默祈祷,祈求蚕花利市廿四分。然后带回经过祭祀的丝绵,用双手抱着接回家中,放于蚕扁上。这红纸包的丝绵就代表着蚕花娘娘,故此也就是把蚕花娘娘接回了家中,来年的蚕花利市一定会有廿四分。

接蚕花娘娘,余杭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农家讨回新媳妇,新娘子会从娘家带着一个蚕花棚到婆家去。那蚕花棚是用竹片编成的。蚕花棚上有24朵五色彩纸花。新娘放置蚕花棚时,婆婆会上前来,手拿一根鹅毛来教新娘子辟蚁等养蚕技术。新娘子回门那天在母亲的陪伴下,先去白龙庙祭祀蚕王菩萨。母亲手提灯笼,新娘手抱蚕花棚于胸口,到白龙庙进行祭祀。新娘子点燃香烛,把抱着的蚕花棚放在蚕王菩萨案桌前,跪拜蚕王菩萨,口中默念:“今日讨蚕花,给我廿四分,两家对分分,婆家十二分,娘家十二分。”祭毕取回蚕花棚抱于胸口,抱到家中后,把蚕花棚上的12朵花分别插于门窗之上。另外12朵带回娘家,同样也插于门窗之上,以求来年养蚕好收成。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余杭文史丛谈】余杭九曲岭《姚氏宗谱》概述(一) 2024-05-16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2024-05-14
史话杭州·物阜民丰:浙江原始青瓷产地——萧山窑 2024-05-14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2024-05-08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2024-05-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