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特别关注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卫有根的追求——记杭州市劳动…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禹杭履迹
 
杭州城的南宋史丨南宋没落与天下一统
来源:浙大文史出版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8-14

咸淳三年(1267),蒙古再次起兵南侵,经12年战事,南宋灭亡。襄樊之战失利后,元军兵分两路发动大规模南侵,势如破竹。这时朝中大臣仍然相互倾轧,又不信任张世杰、文天祥等勤王重臣,临安城百官争相逃匿。元军再次包围扬州,并分兵三路直奔临安。伯颜率中军屠常州,进平江府。左路水师进澉浦(浙江海盐南)。右路军出广德,进迫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南独松岭)。守将张濡在上柏镇(今浙江安吉东南)与元军激战,张濡战死,独松关失守。面对元军进攻,陈宜中与谢太后没有组织临安城内外10余万勤王军进行抵抗,而是多次向元军求和。伯颜要求宋朝投降。德祐二年(1276)正月嘉兴府守臣刘汉杰以城降,三路元军在临安城北长安镇(今属浙江海宁)一带聚集,从临平镇进驻临安府北十五里处。谢太后派员献传国玺与降表降元。二月五日,赵㬎出降,宋朝灭亡。三月,伯颜入临安城,赵㬎、全太后与后宫百余人,宋朝大小官员、三学学生等数千人,被元军押往元大都。五月初二日,忽必烈接见赵㬎一行,赵㬎被降为瀛国公。元至元十九年(1282),赵㬎被迁往上都(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后去西域为僧,元至治三年(1323)被赐死。

咸淳三年(1267),蒙古再次起兵南侵,经12年战事,南宋灭亡。襄樊之战失利后,元军兵分两路发动大规模南侵,势如破竹。这时朝中大臣仍然相互倾轧,又不信任张世杰、文天祥等勤王重臣,临安城百官争相逃匿。元军再次包围扬州,并分兵三路直奔临安。伯颜率中军屠常州,进平江府。左路水师进澉浦(浙江海盐南)。右路军出广德,进迫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南独松岭)。守将张濡在上柏镇(今浙江安吉东南)与元军激战,张濡战死,独松关失守。面对元军进攻,陈宜中与谢太后没有组织临安城内外10余万勤王军进行抵抗,而是多次向元军求和。伯颜要求宋朝投降。德祐二年(1276)正月嘉兴府守臣刘汉杰以城降,三路元军在临安城北长安镇(今属浙江海宁)一带聚集,从临平镇进驻临安府北十五里处。谢太后派员献传国玺与降表降元。二月五日,赵㬎出降,宋朝灭亡。三月,伯颜入临安城,赵㬎、全太后与后宫百余人,宋朝大小官员、三学学生等数千人,被元军押往元大都。五月初二日,忽必烈接见赵㬎一行,赵㬎被降为瀛国公。元至元十九年(1282),赵㬎被迁往上都(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后去西域为僧,元至治三年(1323)被赐死。

皋亭山抗辩

德祐元年(1275)十一月,太皇太后谢道清宣布了改命吴坚为左丞相的旨意。偌大一个宫殿,前来上朝的却只有六个文官,空寂寥落,去势分明。珠帘摇摇之后,谢道清的神情不见激愤,反而毕是麻木枯槁之色。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就在这一年三月,元军第一次逼近临安时,同知枢密院事曾子渊等几十名大臣就连夜遁逃,尚讲脸面的文及翁、倪普等人也暗示同僚弹劾自己,以便顺势辞职。当时谢太后还大怒下诏,指责这些人背信弃义,枉读圣贤书。但随着这一次常州城破,临安外围已崩,连左相留梦炎都跑了,明眼人都知道,在高层尚且不能众志成城的情况下,这座城池,乃至于整个南宋之地的陷落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谢太后曾接连派人向元军统帅伯颜求和,却为其断然拒绝。德祐二年(1276),即至元十三年(1276)正月十六日,元军攻克皋亭山,也就是今天杭州的东北部上城区丁兰街道附近。从临安的城头望去,守军已能望见这近郊的黑云压顶,旌旗蔽空,听到对面铁甲铮铮,和自己怦怦的心跳。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张世杰、文天祥、陈宜中等人一致请求三宫(太皇太后、太后和少帝)弃城移都,但由于海上逃生通道澉浦海口已在去年十二月被占领,南宋朝廷的全盘转移也必将风险重重。

微信图片_20230814112430.png

皋亭山文天祥雕像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不多久,陈宜中、张世杰撤退,文天祥升任枢密使。不久,再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议和,与元军主帅伯颜在皋亭山争论。伯颜发怒拘捕了文天祥等。于是太皇太后谢道清一面选择率少帝投降,另一面派人护送赵昰、赵昺南逃,以图未来东山再起。

正月十七、十八这两日可能是临安最后的混乱与挣扎。十七日晚,嘉会门,一队轻骑趁着夜色向南边逃去。这支队伍里,有陆秀夫,有杨镇,还有在白天里刚刚被册封为益王和广王的赵昰和赵昺。这条路也就是曾经三百兵士裹挟韩侂胄出城的路。临安外城共有旱城门十三,南面的城楼即是嘉会门,因而临安城人的一切南行,基本都需经过此处。在南宋还煊赫的时候,朝廷前去南郊祭天,或是去高禖坛、籍田先农坛等任何的祀所主持仪式,都是要在自大内南门丽正门出后,行至临安南门嘉会门的。丽正门有三重,都是金钉朱户,光耀溢目,其上铜瓦,龙凤飞骧,恰合“重离丽正”之名。由此去往嘉会门,一路经过左、右阙亭,东西待班阁、登闻鼓院、登闻检院,将两边两行的红漆权子远远地抛在身后,共计九里三百二十步,一路上都用潮沙填平,以至于路面光滑得如同席面,使得五辂的帝王之驾能平稳通行。待出城到了祭坛,天子走向坛阶的那段路,臣子们还会用黄罗铺地,取名黄道,届时会有一位亲信太监紧跟其后,手捧金盒,迎前一路撒着龙脑冰片的粉末,天子踏过,步步生香。适时“坛壝内外,凡数万众,肃然无哗”,因而中心那人的一切动静都被放到最大:登阶缓行,环佩作响,似韶濩声,“正如九天吹下也”。再没有什么时候能比此刻更加彰显出帝王的神圣了。“黄道宫罗瑞脑香,衮龙升降佩锵锵。大安辇奏乾安曲,万点明星簇紫皇。”然而在正月十七日的这个夜晚,这同一条路上没有黄罗,没有片脑,更没有那身龙袍。两个小儿或许正在不明就里地哭泣,或许已在马背颠簸中沉沉睡去。这一行人竭力收小了响动,缩成一串黑色的标点,向温州方向逃去了。赵昰和赵昺先后被拥立为帝,这杆脆弱的正统旗帜,还将继续被拥宋抗元之人挥舞三年,直至在崖山战败的一跃中,轰然倒塌。

二王出逃次日,太皇太后谢氏便派临安府贾余庆等人向伯颜递上降表,听凭发落,但因为此表尚用南宋年号,且未称臣,于是又被打回。然而,时间至此,兵甲便可平息了,所剩只有漫长而变局渺茫的谈判过程,因为在又次日,也就是十九日,伯颜便派遣董文炳、吕文焕、范文虎等人率轻骑到北关,即余杭门巡逻,他们甚至还能手持大元黄榜进到城中,只不过军不入城罢了。二月五日,宋廷最终接受全部条件,上表投降。赵㬎在懵懵懂懂间,被太后和太皇太后携至祥曦殿,和仅存的文武百官们一起,面朝北方,“望阙拜伏”。南宋社稷,至此和他再无关联。在他此时尚且不能想象的很遥远的未来,在西藏远山吹来的薄雪凉风中,赵㬎终将再三明白这一点。

二月二十一日,南宋的皇宫及诸衙门户大开,“衮冕、圭璧、符玺及宫中图籍、宝玩、车辂、辇乘、卤簿、麾仗等物”,统统都被拉出来收拾装箱,预备运往大都。若有那实在笨重或难以移动的,兵士们便将之登记造册,予以封存。这是忽必烈所下达的旨意——“秘书省图书,太常寺祭器、乐器、法服、乐工、卤簿、仪卫,宗正谱牒,天文地理图册,凡典故文字,并户口版籍,尽仰收拾”——现在不仅在元军军营中广而告之,还被张贴到了临安城的大街小巷上。

南宋时期的三省六部位于今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附近,西倚云居山,东接中山南路,南过万松岭路可见南宋皇城遗址,北邻严官巷,距鼓楼近九百米。如果说这里还属于略微偏南的位置,那么位于清河坊,即今西河坊巷、司前街、外龙舌嘴一带的太常寺和秘书省,就是绝对的临安中段。全城百姓,因而能共同见证这一时刻。曾经,秘书省的汗青轩有苏东坡画过的竹石图,有着蓬峦及酴醿架。南宋的官员在办公时,偶然偷闲,便会自道山堂游乐行经此处,又去群玉亭等折返几圈,听听山风携来的松声,和濯缨泉汩汩的流淌声——这样设置在官衙内的小型园林在南宋其实并不少见。但是到了现在,往来于此的元人无不来去匆匆,只将汗青轩作了藏书的地点之一,着急搬空。甲锈弓断之后,文华锦绣也必将为刀戈烽火焚为灰烬。相似的情景,已经在近一百五十年前的汴京发生过了。亲历过的人已经逝去,而口口相传的惨痛回忆,又会在这些人中,留下多少的印象呢?但不管如何,他们又一次可以亲见了。异族如蚁,窸窸窣窣、零零碎碎地搬走了每一粒珠石。人先是以为打乱了其蜂房水涡的结构,再猛抬头时才会发现,那里矗立着的华美奇观早已成空。

三月二日,伯颜骑着高头大马,进入临安城。那哒哒的马蹄声,表明这座城池已经被打下了新主的烙印,于是旧主也便该离开了。三月十二日,董文炳、阿塔海等人进入宫殿,向惶惶不可终日的宋室君臣下达了最后的通牒。当日晚,除了太皇太后谢氏因病暂留临安外,太后全氏带着恭帝赵㬎,以及其他七十余名宫人官宦,在草草收拾行囊后,被元军驱至北新桥,登船北去了。是夜无人能眠,风吹江面,搅动了一地的哀愁。“遗氓拜路旁,号哭皆失声。”然而那锦帆终究远了,小了,模糊在黑暗中,直至缩为一点小小的曦光,在双目中莹莹不褪。自高宗第一次来到杭州,到宋室最后一次离开杭州,已经过去了一百四十七年。

后续内容,请见《南宋都城三部曲》之《杭州城的南宋史》。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2024-05-08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2024-05-08
【余杭史海钩沉】津口船影(二) 2024-05-08
古今西湖名人缘|湖上寓居忆姜夔 2024-05-08
马黎:乾隆帝又来杭州刷存在感了,这回发现的诗跟他吃早饭有关 2024-05-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