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特别关注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神秘广告背后的历史真相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禹杭履迹
 
【杭城迹忆】城隍山上看火烧
来源:杭州万松书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9-05

 旧时,杭州城有句谚语——“城隍山上看火烧”,对于新杭州人来说,或许不明就里,不过老杭州人却都知道,说的是站在城隍山上,居高临下,能看到杭州城哪里有火患。要说年头,往前可以推到宋代。早在宋初,政府就设置了望火楼来应对火灾。

微信图片_20230905101313.png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吴山城隍阁内的《南宋杭城风情图》中,有一座塔十分显眼,它位于城市之中,但周边却没有佛寺,虽然很高但却构造简单。那这是一座什么建筑呢?

    这就是望火楼,也叫“烽火瞭望塔”。它是宋代城市防火设施中重要的一环,是我国早期的消防站。南宋时,杭州开始设置专职消防队,称为“隅”,负责本地区的灭火工作。而“隅”多设有“望楼”,昼夜有人值班瞭望,如果看到异样的烟火,楼上的哨兵会立即发出警报,白天举旗帜为号,夜晚悬灯笼为号,旗帜或灯笼的数目则标志着发生火灾的相对位置。得到指示方向后,本隅隅兵就会前往扑救,邻隅的隅兵则会集合等候,以待政府调遣增援。当时“南隅”就设置在吴山上,并且设有望楼。所以,这望火楼就相当于是宋代的“119”。

微信图片_20230905101314.png

微信图片_20230905101314_1.png

吴山瞭望塔老照片

    现在吴山东岳庙的前面,我们还能看到一座火警瞭望塔。据《杭州消防史》记载,这座塔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也就是大清光绪三十三年。当时的仁和知县向商绅募款,建起了吴山东岳庙前的瞭望塔,建成后挂了一口铜钟,称为“火钟”,是报火警的信号。

    几年前,钱江晚报记者曾采访过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在瞭望塔执勤的消防员韩金生老人。他彼时回忆,那时塔顶的木头很细,风一吹塔顶上就晃得令人捏把汗。他说:“如果是上城区的就敲一下,如果是下城区的就敲两下,如果是大火就敲乱钟,下面的消防人员就会第一时间赶过去救火。曾经有一年萧山发大火,那时候萧山都是茅草棚,是我们用望远镜最早发现火情的。”

微信图片_20230905101314_2.png

 1951年,瞭望塔装上了第一台电话机后,终于告别了依靠钟声传递火警信号的历史。这之后,杭州市政府筹资,将瞭望塔改建成钢筋水泥结构,又配上了高倍数的望远镜,对讲机等,火警瞭望设施大大改观,对杭城火灾报警发挥了更大作用。

微信图片_20230905101314_3.png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座瞭望塔,是1964年建造的。现今,这座瞭望塔已经变身为杭城首个消防纪念馆。当全新的吴山消防救援站进驻瞭望塔之后,这座百岁瞭望塔又有了新的使命。

微信图片_20230905101315.png

   如今瞭望塔的塔尖上,安装了多个视频监控设备。同时,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根据塔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意义,开发了“吴山天眼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百年前的“望火楼”好似得到了重生,俯视着整个辖区,又将上演现代版“城隍山上看火烧”的场景,重新走上杭城救火的舞台,保卫着杭州城的安全。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2024-05-08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2024-05-08
【余杭史海钩沉】津口船影(二) 2024-05-08
古今西湖名人缘|湖上寓居忆姜夔 2024-05-08
马黎:乾隆帝又来杭州刷存在感了,这回发现的诗跟他吃早饭有关 2024-05-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