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特别关注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特别关注
 
从大营盘走向体育场
来源:《杭州文史》第33辑  作者:张学勤  日期:2023-12-20

大营盘迎来全运会

1928年,主政浙江的省主席张静江决定在1929年举办西湖博览会,考虑到1910年南洋劝业会期间曾举办过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所以,张静江也成功地把即将在1929年举行的第四届全运会举办地争取到了杭州。接下来的问题是:全运会赛场究竟设在杭州的什么地方呢?

第四届全运会筹备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作了几个月的实地考察,主要跑了三个地方:一是城外笕桥,二是城外万松岭下,三是城内梅东高桥。最初选址笕桥,那里有千亩土地、众多营房。但最终因无法解决交通问题而无奈舍弃。万松岭下虽有250亩土地,但因全是老百姓的民地,政府没有财力征收,也只得舍弃。最后选定梅东高桥大营盘。筹备委员会最后达成如下共识:

该营盘占地一百二十八亩,形式长方,地面平坦,并略有草皮,不仅足够支配,且无须加垫地之工程,离城甚近,交通便利。内可设四百米跑道之田径场、足球场、棒球场、体育馆、篮球馆。其后另有一地,约广一百五六十亩。此地有平房、洋房多座,可作运动员之寄宿舍,并可筑网球场四十方。将来工程完竣,不仅为浙省添一一劳永逸之运动场,或亦为全国首屈一指之模范运动场。(1929年8月2日《申报》)

前文已经讲到梅东高桥大营盘的正门已改在南面,由此可以推知:上文中“占地一百二十八亩”的平地应该是梅东巷以南地块(即今天的省体育场);其后另有“一百五六十亩”并有平房、洋房多座的土地应该是梅东巷以北地块(即今天的市体育馆和浙江日报社及杭大小区)。

第四届全运会赛场地址选定后,接下来就是改造大营盘、提升各项硬件设施,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程,就是拓展道路,改善交通。包括大营盘内的梅东巷、大营盘东的仓巷(又称大仓前)都在拓展的范围内。最后,建成了一条从宝善桥向西穿过大营盘,翻过梅东高桥、胭脂桥,一直到洗马桥,长达“六千四百五十尺,路面宽计二十尺”的大街。由于大街是为全运会而建,全运会又是在大营盘内举行,所以建成的这条大街就被命名为“大营盘路”。至于原有的梅东巷、仓巷等沿途小街小巷的名称都就此消失了。

由于工程巨大,时间紧迫,第四届全运会最终难以在1929年如期举行,后来是在1930年4月1日举行的。开幕当天,《申报》对全运会会场——大营盘,作了如下介绍:

大会会场在杭城梅东高桥大营盘,原为驻兵之所,接近市面,交通便利。占地约三百余亩。北为大会筹备处,除各办公室外,有临时银行,专供运动员存储兑付之便。广场之北,中为女运动员宿舍,西为男运动员宿舍;西南有临时大饭厅,可容三百余席;东南隅为消费合作社。筹备处前,隔以宽阔之马路(案:即大营盘路)。对过完全为运动会场。围墙环绕。墙壁遍贴画图标语,令人精神为之兴奋。大门尤极宏阔庄严之致,内则竹篱间隔,五花八门。每过一处,均有会徽及指导线,分辟为田径赛场、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及棒球场。有看台多座。循阶拾级,足供万人观临。场边建简单屋多处,以备商租售物之用。司令台居西圉,居高临下,有俯瞰全场之势。所以便于指挥也。(1930年4月1日《申报》)

从上述报道可知,第四届全运会会场分为两大块:大营盘路以北(即今天的市体育馆、浙江日报社、杭大小区)为全运会非赛场,包括有大会筹备处、运动员宿舍、临时银行等;大营盘路以南(即今天的省体育场)为全运会赛场,而且已经“围墙环绕”,与非赛区完全隔离。

1930年4月1日上午,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梅东高桥大营盘(赛场)内举行开幕式,来自各省市的2000余位运动员与会,现场观众超过万人。有关第四届全运会的进行盛况,已有较多文章作过介绍,本文因此不再赘述。

变身为省立体育场

全运会结束后,南京政府下令:第四届全运会所有场地、器械、用品、案卷等全部由浙江省教育厅接收保管,并下文将大营盘更名为“国立杭州运动场”。虽然给予了“国立”的称号,但是,南京政府却一直拿不出运动场的维护经费,后来,在陈布雷等人的建议下,南京政府同意将运动场拨归浙江省教育厅,国立杭州运动场更名为“浙江省立体育场”,省教育厅任命陈柏青为体育场场长。大营盘就此变身为体育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整座大营盘变身为体育场,只是大营盘路以南的全运会赛场被划为体育场,大营盘路以北的全运会非赛区,即运动员宿舍等并没有划入。

与此同时,贯通全运会会场的大营盘路也已被更名为“体育场路”。《申报》的新闻中很快就出现了“浙江省立体育场”和“体育场路”这两个新名称。请看下列新闻:

浙江省立体育场举办之七千米越野赛跑,于十日下午二时三十分在该场门首举行。参加竞赛者团体有之江、航空、一中、高中、高蚕、市中、盐务等七队,个人有张志国、余范等四十八人。枪声一响,即自体育场门口出发,走体育场路、转西大街,经钱塘路,沿湖滨至省立民众教育馆、运动场前,绕过迎紫路,仍循原路回体育场。至三时零一分四十五秒毕程。到达终点成绩为三十一分四十五秒。团体锦标为省立高中所得,个人锦标为柴焕锦夺得。当场分别给奖而散。(1932年12月12日)

此后,省立体育场曾迎来不少重要赛事。

1933年5月5日,江浙私中第五届田径赛运动大会“在杭州梅东高桥浙江省立体育场举行开幕礼,参加者之江附中、蕙兰、金陵、圣约翰、桃坞中学及沪江附中等六校,选手一百十人……”(1933年5月6日《申报》)

1933年 5月 27日,浙江第三届全省运动会“在杭州梅东高桥前全国运动会场开幕,天阴微雨,游行时忽来航空学校飞机,盘旋空中,散发传单……”(1933年5月28日《申报》)

飞机现身体育场上空,为浙省体育助威壮势是有其背景的。第四届全运会结束后,原本规定:整个这届全运会的全部场地(包括赛区和非赛区)都更名为“国立杭州运动场”,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后因经费没有着落,改归浙省教育厅管理,并更名为“浙江省立体育场”。但是,改归浙省教育厅管理后的“省立体育场”却只是第四届全运会会场的赛区;而大营盘路(即后来的体育场路)以北的非赛区(包括第四届全运会筹备处、男女运动员宿舍等),都被军方要了回去。后来,这处占地面积“约广一百五六十亩”的非赛区又成了南京政府的空军最高行政机关——航空署的办公场所。

微信图片_20231220105844.png

1933年制版成图的“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第五号”图。摘自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编著的《90年前的杭州》(第57页),图中黑框为笔者所加

也就是说,第四届全运会结束后不久,梅东高桥大营盘已经一分为二:体育场路(原大营盘路)以南是省立体育场;体育场路(原大营盘路)以北为空军最高行政机关——航空署,署内还辟有小型飞机场,“梅东高桥大营原有飞机场,宽约三百八十米达,长约五百米达”。(参见 1931年12月11日《申报》)

大营盘一分为二后,省体育场的正门也移到了北面,航空署与省立体育场就成了隔路相望的邻居(仍可参见图 6),两者之间必然会有互动,除了航校的飞机在体育场上空亮相外,航校的学生也常常会穿过马路,出现在体育场内。请看:

(杭州通信)南京中央军官学校,于昨(三日)上午十时,在梅东高桥省立体育场,与中央航空学校入伍生队作篮球友谊比赛。开赛以后,军校即占优势,素以活泼勇敢见称之航校入伍生队,竟为军校校队所战败。前半时结果为二十六比十八,总结果为四十四对二十三之比,军校胜利。(1934年2月5日《申报》)

中央航空学校当时又被称为笕桥中央航空学校,许多人都认为航校设在杭州郊外的笕桥。其实,这所航空学校的新生校舍设在梅东高桥旁的航空署内。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四子张锡祜于 1933年2月考入中央航空学校,曾致函好友严仁颖,函件中有如下内容:

我们的体格检验已经完了,涂先生因为色盲刷下来了,另外还有张松年、沈灵基、刘恩荣、王恩荣,也全刷了。王恩荣是因为血压太高。他们真可怜。航校给他们未被取的每人三十元的路费,要不然也连回都回不去……我侥幸录入了,大概明天就要搬到校中去。我们新校地在梅东高桥航空署,不在笕桥。(1933年2月27日《大公报》“天津版”)

张锡祜写给《大公报》记者的信中更明确地说:“校址就在从前全国运动会的选手宿舍里,一切的设备尚佳。每人铁床一架,外加草褥子一个,被子等也全由学校发给,生活尚称舒适。二十三号是报到日期,所有校中的学生差不多全到校了。初试所取中的一百三十二名,现只余五十六名,据说到飞行毕业的时候,还要刷去一半。”(1933年3月4日《大公报》“天津版”)

笕桥中央航校的飞行教官陈栖霞等在回忆文章中说:“航校招生对象,规定为高中毕业或大学肄业,年龄在 18岁以上22岁以下,身体健康,适合飞行者。考取后,先行入伍,授以陆军基本训练,为期一年(自第四期后,改为6个月);然后转入航校本部,进行飞行训练。”(《浙江文史集粹·政治军事卷》上册第212页)

可见,航校招收的学生,要先在梅东高桥旁的新生校舍内学习一年(以后是6个月)后,才会转去笕桥本部学习飞行。正因为航校的新生校舍是在省立体育场的近旁,所以,航校的学生会经常出现在省立体育场内的各种赛场上。

航空署开设在杭州的时间不长,仅一年多时间(1932—1933年),不久即迁往南昌。但是,中央航空学校并没有随之迁走,新生校舍仍在梅东高桥旁办学。航空署的招牌摘下后,改挂了“航空署杭州办事处”的牌子。

新中国成立后,原航空署旧址为浙江师范学院(后改为杭州大学)征用,成为高校办学用地。此时的土地面积已为188亩,地籍编号为1-5-2935。

1968年10月,原航空署旧址的西部地块,崛起一座现代体育场馆——船形馆,即今天的杭州市体育馆。1973年10月,原航空署旧址的东部地块,又成了浙江日报社的社址。其实,早在1971年,就已有浙报人员进驻此地,负责建造报社的印刷厂。印刷厂建成后,浙江日报社就从众安桥迁址此处。

不过,当年征用航空署旧址的浙江师范学院(即后来的杭州大学),在航空署旧址内仍留有足迹,那就是在浙江日报社大院后建造的杭州大学教职员工宿舍——杭大小区。

当年与原航空署旧址隔路相望的浙江省立体育场,则始终保持着体育赛场的身份,90多年来,曾接纳过无数场体育赛事。但是,这座90多岁高龄的体育场毕竟年事过高,已跟不上现代体育突飞猛进的步伐。所以,当杭州沉浸在喜迎第 19届亚运会的热烈氛围之中时,这座体育场也迎来了一个全面升级换代的大工程——浙江省全民健身中心工程。

微信图片_20231220105847.png

省体育场内正在实施中的全面升级换代大工程——浙江省全民健身中心工程

根据该工程规划图显示:省体育场内将崛起一座地面十一层、地下三层的体育大楼。大楼各楼层的设计如下:“一至二层为市民活动广场、体育文化科技展示中心、体育项目训练(活动)用房、形体训练馆、壁球乒乓球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击剑馆等。三至八层为羽毛球馆、网球馆、综合馆、重竞技训练馆、滑冰馆、排球馆、室内游泳馆、室内足球馆、管理用房及器材等。九至十一层为运动康复中心、智能体育运动中心、科学健身指导中心、运动康复中心、亚洲体育东部中心及智力运动中心等。”

从大营盘走向体育场,全面升级换代后的省体育场(浙江省全民健身中心),将继续见证这一走向的新进程。




相关内容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约研究员)全体会议 2024-04-30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篇——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工作侧记 2024-04-29
年年雅集茶人家 2024-04-26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2024-04-26
郁达夫眼中的“秘藏之书” 2024-04-2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