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特别关注
 
卫有根的追求——记杭州市劳动…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年年雅集茶人家
武林旧事
 
风物遗迹:老余杭的七十二条半弄堂
来源:余杭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冰兰  日期:2023-12-27

古镇余杭素有七十二条半弄堂之称。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的弄堂湮没,有的只剩下名字,有的连名字也消失了。但是对于一个二千多年的老县城来说,这“七十二条半弄堂”未必只是数字上的概念,而是古镇余杭的文化符号,这些弄堂像骨骼和框架,是余杭古镇繁华的见证,是对余杭这方水土历史文化积淀的一种认同。

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尚有40多条弄堂存在,这些弄堂是余杭镇居民主要的居住区域。随着城镇建设和旧城改造推进,弄堂逐步消失。1997年前后,因通济桥退堤扩孔工程和建造禹航大桥、大禹御景城、江南雅居等居民小区,通济桥北太炎路一带和直街上务弄、下务弄一带房屋被征用,相关联的刘王弄、上务弄、下务弄、久和弄、方家弄等被夷为平地。2016年开始,通济路、直街全面启动旧城改造,所涉区域内所有房屋全部拆迁,“七十二条半弄堂”也不复存在。

下面对主要弄堂作些简要介绍。

1.刘王弄

在通济桥北堍,东起小东门,西至太炎路东首。弄内曾有多座石库台门,白墙黑瓦,雕梁画栋。相传太平天国时的汪海洋队部驻在弄内。弄底有座深宅大院,新中国成立后曾为余杭中学学生宿舍。

2.方井头

在太炎小学东面。旧时方井头周围有孔庙、县学、城隍庙、法喜寺、吴道台宅院等建筑。1958年后余杭镇城镇建设往南移,方井头一带逐渐冷清,但仍然有居民居住。

3.澄清巷

在太炎路中段,北至通北路。“澄清”二字有政治清明、弄清事实等意思。说起澄清巷,有人误以为是清末“杨乃武”冤案昭雪所名,实际并非如此。清张思齐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纂修完成的《康熙余杭县志》中就有澄清巷(澄清坊)的记载:“澄清坊,在县东二百步许,大街北。内有按察分司。”“按察分司”起于元朝,澄清巷内的按察分司于明洪武年间梁初任知县时建造,澄清巷内还有太平弄、玉带弄二条小弄堂,现均在。

通济桥北太炎路上还有松杨弄、天主堂弄、城隍弄、西陵五圣巷、高家弄、闻家弄、五昌弄等都早已消失。

4.张家弄

在通济桥南堍通济路北首。张家弄相传是老余杭西门外张姓大户的宅弄,张家在明清时期已是富商,开设客栈、马场等。

5.李家弄

在通济路中段西面街。旧时郑元茂南北货栈占据半条弄堂,弄内李姓人家早年也是富商。李家弄内有座李宅,原余杭二院李秉彝医师就是李宅后人。1947年6月24日,余杭县医师公会就在李宅成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手工业合作化时期,李家弄南边建造余杭手工业俱乐部。

6.路家弄

在通济路中段西面街,南侧是鼎和隆酱园,北侧是郑元茂南北货店。相传清中期,南乡路姓人来余杭开豆腐店,地址就在路家弄口,店名就叫路家豆腐店。

7.玉台弄

在通济路中段西面街,弄底为民居相堵,是余杭“七十二条半弄堂”之半条。旧时弄内有数幢石库台门,至民国时所剩无几,唯朱家台门保存较好。新中国成立时,弄内驻余杭区公所。

8.观音弄

观音弄在通济路居中、直街西首处,弄口为通济路与直街呈T字型交界处,是老余杭的“轴心”。观音弄口昔日聚集商家旺铺、摊贩小商和民间市集,弄口左右两边有布店、碗店、南货店、药店、豆腐店、烟店、水果店等。观音弄内原有多个石台门大院,解放初期被改作政府用房。

9.人和弄

在葫芦桥北堍通济路西面街上,弄堂中间与观音弄中段有一条小弄相通。弄内有香泉古井。民国时期弄内开有客栈,日军占领余杭时,弄内杨家花园是日军的中队部,另有一个台门是日军的慰安妇住所。

10.马家弄

在通济路葫芦桥南堍通济路东面街上。旧时马家弄有茶叶、笋干、香烛、药材、粮食等货物的市集,比较热闹。1952年11月,中国粮食公司余杭支公司的办事机构设在马家弄内,余杭人简称为中粮公司。马家弄内,有钱家弄、任家弄等。

11.南湖弄

在通济路与安乐路交叉约十米左右位置的南湖塘下。

12.铁匠弄

在通济路南门头。余杭南湖柴草茂盛,东面水乡及远至桐乡一带农人都来余杭拾柴割草,因大量使用锄头、草刀等工具,促进了余杭的打铁业,铁匠弄因聚集打铁作坊而名,此弄早已消失。

13.木竹弄

旧时余杭南渠河上游有条木竹河,上通石门桥,下接南渠河。木竹河因淤积断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填。原沿河小路叫木竹路,也叫木竹弄。

14.山川巷

旧名山川坛,在南渠河南面、今百汇广场位置。古时的山川坛祭“风雨雷电之神”“山川之神”“城隍之神”。山川坛区域较大,有山川坛粮仓、山川小学、食品公司等,旧时还有鲍家祠堂。现凤山路北端仍有山川巷门牌存在。

15.尹家坝弄

在南渠河小珠桥南西边,旧名尹家坝,弄南区片后称尹家坝路。

16.缸甏弄

在南渠河小珠桥南面,北端弄口连接小珠桥。旧时,运河缸甏商船货到余杭,商家为图便利,缸甏货物堆放在小珠桥南边空地上,由此而得弄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建造百汇广场时拆除。

17.山西弄

在安乐山西坝潭桥南,清代鲍氏建有“怀榭山房”。1922年至1924年建造杭余公路、余临公路时,山西弄成为杭余公路末端、余临公路起点,并在山西弄位置建造了最早的余杭汽车站。

18.木香弄

在直街西首五六十米位置,南起直街,北至溪塘。旧时弄南口有招宝台供奉五路财神。木香弄内开有多家纸行、裁缝铺,弄底还有一条水弄,但早已消失。

清末民初,木香弄内聚集十多位医家,是远近皆知的中医弄堂,名医叶熙春去上海前也在弄内行医。弄内有许多石库台门,相传丁宅在较早时期开办西医诊所。

1950年下半年,弄内开办过浙江省军区第九军分区枪械修理所,浙江省军区教导大队家属宿舍也在木香弄内。弄内“日新池”浴室开办于民国初年,是余杭县城第一家浴室。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弄堂南口是余杭税务所、余杭文化馆等,还有一条工人弄在木香弄中段。

19.王家弄

是木香弄内通大夫第的弄堂。旧时王家弄内开有数家纸行,木行,石库台门,高墙壁垒。走进王家弄,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朴和幽静。王家弄内有浙江省军区教导大队食堂。

20.小弄

与木香弄对面,南临南渠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小弄四号石库台门内设立“浙江地方银行余杭县公库”,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月改为“浙江地方银行余杭县办事处”,小弄成为余杭历史上第一个银行设址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小弄4号开办了印刷厂。在小弄往东的直街南面街上,有邵家弄、烟筒头弄、幸福弄三条弄堂,弄内多为民居。

21.大夫第弄

在直街23号左右位置,北与王家弄相通。大夫第弄内有苏家台门、金家台门、吴家台门等,著名漫画家陆秒坤先生居住大夫第15号。

22.鸡鹅弄

在直街27号左右位置,与大夫第弄相通,旧时弄口为鸡鸭交易集市。

23.蔡家弄

在直街31号左右位置,北与王家弄相通。旧时曾叫过长生弄,弄内蔡家台门、韩家台门、邵家台门和一口古井等保存较好。

24.劳动巷

在直街37号左右位置,旧时叫杨利昌弄。劳动巷西边是余杭豆腐社工场,东边是一家瓷碗店。弄中段东边有个灯光球场,曾经非常热闹。

25.小珠弄

在直街34号左右位置,南至南渠街,接小珠桥,与南渠街市集相连。旧时小珠弄南弄口和弄内均开有茶楼、南货店、山货店、米店等。小珠桥是热闹的河埠码头,桥北是余杭搬运站,桥南是小猪行。小珠弄北口是直街闹市,与直街街面形成一块三角形的空地小市集,旧时是香烛、黄烧纸、茶叶、笋干等货物集散地,也是小菜场。小珠弄北口直街上有水果店、五金店、点心店、文具店、杂货店、鞋店等。小珠弄中段西侧有一条小弄叫秀带弄。

26.吴家弄

在直街48号左右位置,南至南渠街。吴家弄北口早年有药店、山货行等,对面直街47号左右位置早年是酱园,1958年后改为总工会。直街51号是民国余杭县政府税务局。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八月,此位置设立“余杭县在城镇信用合作社”,解放前夕停业。有些事情总是会有巧合,1989年,就在直街51号原址,余杭农村信用联社在这里开办了余杭信用社。

27.弯弄

在直街60号左右位置,南至南渠街,因弄堂中间有几成直角的转弯故名。弯弄居中西边有高大的石库台门,相传是唐朝时期的县署。弯弄南弄口西边旧时有公懋茶行,东边是日昇昌纸行。新中国成立后,日昇昌石库台门房屋驻余杭县公安局。最早的余杭派出所在弯弄2号。1958年余杭县在城镇改称余杭镇,镇公所就在弯弄内。

28.白家弄

在直街59号左右位置,北至溪塘。白家弄是古镇余杭的一条“商弄”。清宣统三年(1911年),余杭县建立商务分会,会址在白家弄27号;民国至解放初,余杭各同业公会会址大部分在白家弄内;白家弄南口招宝台供奉五路财神,旨在保佑余杭商家店铺生意兴隆。白家弄内还有蒙童馆、诊所等,清末余杭第一个剧场也设在白家弄内。

白家弄南口东边是余杭扫帚社,西边是草药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草药店位置开了胜利饭店。弄内原有苕溪小学、余杭排运站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余杭税务所在白家弄内建造宿舍。白家弄内有很多石库台门,至2018年旧城改造拆迁时止尚有七八座。

29.杨家弄

在直街75号位置,北至溪塘。旧时杨家弄南口开有数家木器店,合作化时组建木器社,后改为余杭木器厂,数年后改为余杭东风农具厂。杨家弄内有杨家道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余杭房管所在杨家道地建造了第一代砖墙民居房屋。

30.钱吉弄

在直街76号左右位置,南至南渠街。北弄口两边早年有铁匠铺、篾匠铺、圆木 社(专做水桶、脚盆、脸盆、锅盖等圆形木器)、油漆店、雨伞店、余杭废品收购站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钱吉弄内开办过幼儿园。

31.混堂弄

在直街90号左右位置,南至南渠街。清中期的“董九房雨伞”就在混堂弄北口西边约十米左右的直街上。混堂弄内董家台门从直街到南渠街,房屋几十间。旧时,北弄口西边还有山货行、旅馆、酱园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弄内一个老台门内开办了幼儿园。

32.董家弄

在直街110号左右位置,南至南渠街,弄内都是董家房屋,是董家的宅弄。

33.孙家弄

在直街99号位置,北至溪塘。《康熙余杭县志》中有“古为北闾坊,今呼孙家巷”的记载。相传富阳龙门孙氏三兄弟来余杭,后发家在孙家弄一带置地造房。旧时,孙家弄内有公署、课税司、学校、笔管行、照相馆等。在孙家内的孙家道地上,民国时期有所民办小学,解放后划归苕溪小学。孙家弄底是苕溪堤塘,因取水、洗涤方便,1965年,观音弄内的丝绵加工场搬迁到孙家弄底,50多位妇女制作余杭传统名产清水丝绵。后来余杭丝绵加工场更名为余杭镇丝厂,生产织锦缎等丝织产品,名盛一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余杭镇丝厂经兼并、转制后为余杭印刷纸盒厂。

34.新成弄

在孙家弄中段,东至原余杭造纸厂。新成弄内旧时有新成笔管行,天晴时,道地上晒满笔管。新成弄南半边从弄口至弄底是一座深宅大院,相传是一家典当的库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辟为余杭造纸厂职工宿舍。

35.邹府弄

在直街113号左右位置,北至原余杭造纸厂。邹府弄是余杭邹家世居之地。邹济、邹干父子是明朝重臣,他们的人和事在清代的《余杭县志》中都有记载。但因年代久远,弄内已无邹府遗痕。明清时期,邹府弄内还住过盐大使章锦,弄内古井为盐运司井。邹府弄南口原有复号典当,弄内有典当库房。1925年,萧山人张镛鑫在邹府弄内开办雨伞作坊。

36.留仙阁

留仙阁与邹府弄对面,原是一座楼阁,后来成为地名。留仙阁南临南渠河,旧时开有说书场、钱庄、典当、盐号、糖坊、锡箔纸祃店等,茶楼酒肆聚集,农商货物集散,是余杭直街中段的商业闹市。

留仙阁南门的石板台阶连接南渠河埠,舟船便捷。我小时候进去玩过,“文化大革命”时留仙阁还没有拆除,只是名字改为“朝阳场”,千秋街居委会经常在“朝阳场”开会。“破四旧、立四新”时,千秋街家家户户搜出来的书籍、旧物件等,都在“朝阳场”的空道地上焚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南渠街旧城改造时,老的留仙阁被拆除,在旧址上又新建了留仙阁。

37.上务弄

在直街171号左右位置,北至溪塘。旧时上务弄南口东侧是圣殿,圣殿坐北朝南,七间门面,有一二百米进深。进门第一进是四大金刚,第二进有十八罗汉,第三进是圣帝菩萨。殿内有粗大的柱子和宽大的青石板,是余杭县城有名的古建筑。1975年左右圣殿拆除。

南弄口蔡恒昇酱园,前店后坊,弄内百余米都是酱园工场。

上务弄内居民很少,有一座鲍家台门系清末建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上务弄因旧城改造和建造禹航大桥时拆除。

38.下务弄

在直街177号左右位置,北至溪塘。下务弄南弄口对出就是邵家桥河埠码头,主要是粮稻上岸之处,也是粮农交易之地。这为酱园作坊提供了进货之便,故下务弄内有多家酱园。下务弄后半段至溪塘,大多都是堆放缸甏的场地。

弄南口东边早年有一家永康人开的打铁店,后来为余杭铁器站,弄南口西边是余杭米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下务弄内建造“余杭新建小学”,即余杭镇第二小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下务弄因建造禹航大桥拆除。

39.久和弄

在下务弄中段,通上务弄,弄内多为民居。

40.方家弄

在直街181号左右位置,北至原余杭仪表厂。

41.劳家弄

在直街183号左右位置,北至溪塘。

42.王金贵弄

在直街203号左右位置,北为荒地。

43.蒋官弄

在王金贵弄中段,内有石库台门。

44.盘竹弄

在直街253号左右位置,北至溪塘。盘竹弄南弄口临南渠河,是苕溪与南渠河两水相距最近的地方。旧时从苕溪上岸的竹木柴炭,由人力挑夫肩挑背驮到南渠河下船,久而久之,便以“盘竹”为弄名了。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余杭人叶涛、方锡炜在盘竹弄内开设“经华丝厂”,使原本一家一户单独缫丝走向工厂式经营。经华丝厂还开设经华茧行,向蚕农收茧。民国时期,盘竹弄内还有华成、鼎成两家茧行和协成皮纸厂。

新中国成立后,余杭公安局在盘竹弄内设劳改大队,1964年劳改大队撤销,房屋归杭州商业学校开办商校,后来商校停办,房屋为杭州市土特产公司仓库所用。

45.陈家弄

在直街293号左右位置,北至原余杭化纤厂。

46.航运弄

在直街333号左右位置,北至原余杭化纤厂。

47.航管弄

在直街323号左右位置,北至溪塘。航运弄和航管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余杭航运站建造职工宿舍形成。

48.沙弄

在直街351号左右位置,北至原余杭化纤厂。沙弄也是一条古弄,在清《康熙余杭县志》中就有记载。时至今日,除澄清巷等二三条弄堂尚还存在,“七十二条半”弄堂已经随着社会发展成为一种记忆。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卫有根的追求——记杭州市劳动模范、余杭县丝织厂厂长卫有根 2024-05-06
【庆祝萧山解放75周年】萧山解放前后的党纪教育 2024-05-06
【庆祝萧山解放75周年】75年前的今天,萧山解放了! 2024-05-06
【余杭史海钩沉】津口船影(一) 2024-04-29
校史寻踪|竺可桢: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1936年04月25日) 2024-04-29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