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特别关注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禹杭履迹
 
西湖风俗 | 西湖庙会
来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非常西湖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2-28

天下名山僧占多。西湖风光旖旎,自然也就有诸多的佛寺道观。历史上,凡有庙的地方大都会约定俗成地形成庙会,西湖也不例外。于是就又形成了有关西湖庙会的一系列风俗习惯。

庙会,是传统社会里底层民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常总是以某个庙宇为依托,在规定的日期里公开举行群体性的活动。这种活动以祭祀神灵为中心,并伴有商业贸易、文艺表演、休闲娱乐等多种形式。绵延至今,它依旧在一些地方流行着。历史学家顾颉刚曾经说庙会是“流动的社会”,又将中国旧时的庙会分析成为两种类型,一是朝山进香型,一是迎神赛会型,这种分析大致上还是符合实际的。

苏宁艺术馆藏清代《杭州四季风俗》(局部)中描绘了古时杭州人的风俗礼俗

西湖庙会也不例外。朝山进香型的庙会,在西湖就被称为“西湖香市”,早已名声在外。香市也就是庙会,庙会的形态活泼多变,甚至每年都不大一样,就像俗话说的“大年小年”那样。有时候,它只是某个宗教节日,比如四月初八浴佛节,或是某个节日在某个庙宇里举行的某个宗教仪式,比如年初一的灵隐烧头香,除夕夜的净慈听钟声。而有时候呢,又会由于一些人的策划,加上许多人的响应,把它越做越大,终于形成一定地域范围里有相当大轰动效应的,有着成千上万群众自发参与的那种群体性活动。而在旧时,尤其是那种迎神赛会型的庙会,往往会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微信图片_20240228135508.jpg

灵隐烧头香

微信图片_20240228135510.jpg

除夕净慈寺敲钟

庙会由来已久,西湖庙会的历史想来也是悠远的,只是缺乏史料,难以描述。不过至少在宋代钱塘人吴自牧的《梦粱录》里,我们已经可以窥见南宋临安的一些庙会风情了。该书卷十九“社会”提到,当年每逢神祇诞生日,杭城有关的庙宇就会有“社会”,也就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庙会。“如正月初九日玉皇上帝诞日,杭城行香诸富室,就承天观阁上建会。北极佑圣真君圣降及诞辰,士庶与羽流建会于宫观或于舍庭。”当年人们祀奉的神祇多,诞辰多,于是庙会也就相应地会有很多。在当年的庙会上,还有许多民间结社,会在神祇面前呈献各自的供奉。

“每遇神圣诞日,诸行市户,俱有社会迎献不一。如府第内官,以马为社。七宝行献七宝玩具为社。又有锦体社、台阁社、穷富赌钱社、遏云社、女童清音社、苏家巷傀儡社、青果行献时果社、东西马塍献异松怪桧奇花社。鱼儿活行以异样龟鱼呈献,豪富子弟绯绿清音社、十闲等社。有内官府第以精巧雕镂筠笼,养畜奇异飞禽迎献者,谓为可观。”

总而言之,古人“推己及人”,他们以为能够作为供奉去呈献在神祇面前,以讨得神祇欢心的,当然总是自以为最好的那些东西。归纳起来,一是好吃的,好酒好菜好的水果点心,自己喜欢吃,想来他们也喜欢吃;二是珍奇宝物、名花异兽;三是唱歌跳舞、戏曲杂技,自然都是些自以为好看好玩而且又可以使得神祇笑逐颜开的好节目。这些节目,是以神祇的名义精心准备并且展演出来的。而实际上呢,却让来参加庙会活动的每一个普通百姓也都跟着大开眼界,大饱耳福。旧时的底层百姓为什么如此喜欢庙会,除了信仰心理之外,想看看好节目,这恐怕也是一种很大的诱惑吧。换句话说,这是以神祇的名义而举行的一次民间文艺大展演。

微信图片_20240228135512.png

明清以降,杭城的各种庙会愈发热闹起来。当然,这中间难免会有种种嬗变。有的庙衰落了,甚至毁坏了,围绕着它的传统庙会也就跟着一蹶不振、销声匿迹;也有的庙一时香火日盛,名声远播,于是庙会也跟着红火起来。这中间,有的庙会已经成为地方上的一种文化传统,到了这个时间,总有许多热心人会为它积极张罗。有的庙会则不然,往往要仰仗地方上一些所谓的民间权威,有头有脸的人出面吆喝,经过一番筹备、策划,方能成功。

当然,有关的宗教人士和迷信职业者在其中总是要起很大作用。旧时,比较正规的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一般也都非常重视庙会,利用庙会来扩大影响,争取信众,开辟财源。至于那些属于民间信仰范畴的庙宇,就更加需要仰仗庙会的“轰动效应”了。旧时主持这种庙宇的人,称为“庙祝”,杭州人也有称其为“庙鬼”的。他们最热衷于此事,往往会事先制造一些舆论,使得附近的民众都以为,这次庙会是非举办不可的了,而且是非举办得十分隆重不可的了。有了这个前提,然后便有一些热心人开始策划,提前几个月就敲锣打鼓,到各乡各村去通报举办庙会的消息,提醒大家早做准备。一般还会在附近的交通要道贴出许多告示,预告庙会的时间、地点和主题,广而告之。有的还要推举此届庙会的“会首”,或称“头家”,通常是地方上的某个权威人士,由他出面总揽其事。甚至还会向各乡各村摊派捐款,作为举办庙会的费用。

而各乡各村,以及各种民间结社,又都会立即行动起来,筹办“会货”。所谓“会货”,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在迎神赛会时公开表演的各种文艺节目表演和各种珍宝奇艺的展示。旧时,“会货”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所在乡、村,或某个民间结社的声誉。哪个乡、村,或民间结社的“会货”,如果特别精彩,因此而获得方圆百里的交口称赞,那么从此以后,这个地方的人走出去时的腰背也会挺得更直一些,这个“会货”的表演者也就顿时成了地方上的名人。

微信图片_20240228135515.png

微信图片_20240228135518.png

杭州运河庙会

迎神赛会,总是以庙宇为中心。一般先要在庙宇里举行一定规格的祭祀仪式。然后再将神灵的偶像抬出来,巡街游行。旧时,凡是可以举行迎神赛会的庙宇,那里的神像都会准备两套。一种是泥塑的,祀奉在神殿之中,供人礼拜瞻仰,比较笨重,那是无法抬出来游行的。另一种为木雕像,稍小些,较为轻便,平时放在后殿或偏殿,只是为了在迎神赛会时抬出去巡街游行时使用。这种抬着神灵的偶像巡游的做法,其实也是从旧时官吏巡视的惯例衍化出来的。所以,当年的迎神赛会的队伍往往要攀比,千方百计地要使得自己崇拜的那个神灵在巡街游行时能十分风光,十分气派,十分体面,显得很高贵,很有威力,如此而已。于是,设计迎神赛会队伍的总体构思,精心表演其中的每一个节目乃至琢磨每一个细节,便成了当年民众的一种精彩的集体创作。

迎神赛会的队伍浩浩荡荡,其中又有着如此之多的“集体创作”,要对它作出描绘,是有一定难度的。《西湖志》卷二十有过一段记载,不妨抄录于后,以见其一斑。

“迎神赛会视寺庙大小而定规模。先由仪仗队开道,有‘清道校尉'八对十六人,戴盔披肩,穿团花戏袍,着粉底皂靴,悬偃月刀,威风凛凛,徐徐而行。大路中间,则有‘耍火流星’、‘舞钢叉’协助开道。后为八面大抬锣,鸣锣喝道。四块‘回避’、‘肃静’虎头牌组成仪仗队,其中有铁钺、金瓜、彤弓、玄矢等执仪;龙凤、虎豹、金乌、玉兔等旗帜。并由‘锦衣将军’护驾,火铳队押阵。沿途遇供棚,或其他寺庙,十二支铳同时齐发,火星四溅,震天动地......一般庙会‘会货’,由舞龙、舞狮、高跷、大头和尚、台阁、旱船、竹马、调无常、舞判等组成,中间伴以锣鼓、管弦、丝竹,喧闹热烈。赛会中还杂有舞刀弄枪等武艺杂耍。最后,紧跟提着香炉、端着神器之提炉队,手执令箭、令旗、大印、尚方宝剑之迎神队,为神轿护卫开道。”

当然,这只是依据某一次西湖庙会的情况所作出的概述,如果一展开,那么几乎每一次庙会,每一道节目,都会有它独特的个性,有它特别出彩的地方。

这中间,尤以吴山庙会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吴山旧有“七十二庙”之说,可见山上庙宇之多。吴山上的庙宇所祀奉的神祇并不统一,情况极其复杂。儒、释、道三教,以及各种民间信仰,都在那里占有一席之地。诸如神话传说中的神大禹、仓颉、月老酒仙、火神、东岳、药王、龙王、太岁、关帝;诸如历史上一些有功于民众的人物死后被祀奉的神伍子胥、周新、施全等等,几乎应有尽有。吴山就在城里,居民上山极其方便,他们倘若要进庙烧香,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吴山。再加上这里庙多,于是庙会也就势必多了起来。

吴山庙会

立春,清代杭州府暨总捕、总理事、水利三厅;仁和、钱塘二县的官员,都要带着全副执事,亲往庆春门外迎请勾芒神。旧时吴山上有一座太岁庙,大殿祀奉至德帝君,而边上就供有勾芒神。届时,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必须迤逦上山,到这里来迎请勾芒神,称之为“迎春”,民间则称其为“太岁上山”。

元宵,杭城盛行龙灯。吴山上有龙神庙,俗称龙王潭。这一带所有的龙灯,又必须在正月十二日赶到龙神庙,点睛参谒挂红,称之为“龙灯开光”。吴山上还有雷殿,六月二十四日夜,吃雷斋的妇女纷纷上山烧夜香,俗称“雷诞夜香”。

九月初一到初十,杭州人有吃九皇素的风俗。清末,在这段时间里,会在吴山上下一下子设立起几百余处斗坛,同时举行祭祀仪式,斗坛的陈设富丽堂皇,争奇斗胜,拜忏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山下宗阳宫、通天观、旌德观,山上金龙阁、准提阁、火德庙、宝奎坛,所设的九皇斗坛都是很有些名气的,所用桌围幡幔和蜡烛,一概用黄色,颇为别致。

微信图片_20240228135525.jpg

微信图片_20240228135528.jpg

吴山庙会

除此之外,新年里杭州人上山“兜喜神方”;二三月间,各地烧香客逛西湖香市时顺便上山进香;端午、立夏,杭城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纷纷上山赶庙会,清代就有立夏日“五郎八保上吴山”的风俗。据钟毓龙《说杭州》载,“五郎者:一为剃头郎;一为打米郎,米店中之春米者;一为倒马郎,即出粪者;一为皮匠郎;一为撤箔郎,打撤箔者也。八保者:酒店中之伙友曰酒保;茶店中之伙友曰茶保;饭店中之伙友曰饭保;以马赁人而随其后者曰马保;一曰地保,管一地方之事者;一曰像像保,即阴阳生;一曰奶保,即以育婴为业者。”

这些人立夏日放假休息,都要上吴山一游,于是又会在吴山上下掀起一阵热浪。旧时,吴山上下布满店家和摊贩,卖字画、庙台戏、喝小曲、变戏法、耍杂技、卖花、斗鸟的,随处可见,令人目不暇接,算命、看相、测字的摊位接二连三。吴山脚下,大井巷、清河坊一带又有不少老字号,诸如胡庆余堂、张小泉、孔凤春、宓大昌、张允升、张裕和、状元馆等店家,也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每逢庙会,生意总是特别红火。

微信图片_20240228135530.png

除了吴山,别的山头和庙宇,也都会有各自的庙会。比如正月初九是玉皇诞辰,烧香客便云集玉皇山。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诞辰,万松岭麓的地藏殿又一下子热闹起来。四月初八,是佛祖诞生,杭城四大丛林(圣因寺、净慈寺、灵隐寺、昭庆寺)均有放生会。清末有在这一天“烧外八寺香”的风俗。外八寺,除四大丛林外,再加上风林寺、虎跑寺、海潮寺、胜果寺。这八个寺庙都在城外,故称“外八寺”。又有在十二月初八日“烧里八寺香“的风俗。里八寺在城里,指的是海会寺、开化寺、义吾寺、灵芝寺、长庆寺、惠林寺、报国寺、佛惠寺。

还有一个元帅庙会,也是值得一提的。据清代范祖述《杭俗遗风》记载:

“地衹元帅,封东嘉忠靖王,姓温,传说为前朝秀士,来省中应乡试,寓中夜闻鬼言,下瘟药于井中,思有以救万民,即以身投井。次日,人见之捞起,浑身青色,因知受毒,由是封神。五月十八诞辰,十六出会,名日‘收瘟’,由来旧矣。其井即在其东牌楼神座下。庙名旌德观。”

旧时,人们称其为“瘟元帅”,其实这是传讹。他姓温,并非瘟神,而恰恰是一位抗击瘟神的义士。他为了拯救杭城百姓,宁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百姓们怀念他,感激他,于是将他祀奉为神。每年五月十六日,杭城总要举行声势浩大的迎神赛会,连各个衙门都会有所捐助。据《杭俗遗风》载,迎神赛会的队伍里,“有高跷、炉子、龙灯、幡竿、台阁等项;犹有仙童、猎户、马夫、扫道、肩阁、船灯、侍卫、小高跷、十样景,并各式故事,均以小孩装扮。再有拜香愿、扮斩犯二种,何至千万人。其繁华精巧,能事尽矣”。

全国各地的迎神赛会

六月初九,盐桥广福庙蒋侯诞辰,当年也有庙会。据咸淳《临安志》、成化《杭州府志》、《西溪梵隐志》记载,这个神祇生前是个开米行的商人,三兄弟,人称蒋相公,乐善好施,遇到岁歉米贵,他们从来都是平价出售,还让顾客自己称量。他们在民众中的口碑极好,死后被祀奉为神,成为当年杭城米业的行业祖师神。

通过这样一番历史的回顾,我们会发现西湖庙会确实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传统文化现象,一方面会惊叹其中的民间集体创作是如此光彩照人,另一方面又难免会因为它迷信色彩之浓重而觉得有些惋惜。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湖庙会普遍消失,80年代以后,它又开始复苏。率先推出的,则是吴山庙会。

其实,世界上许多著名文化事象的内部,大多存在着宗教桎梏和人性觉醒这样一对矛盾,这是毫不奇怪的事情。人类也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之中不断成长、成熟起来的。在西湖庙会的前面,则还有着十分艰巨而漫长的道路需要去走。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是一对矛盾,却又是可以获得统一的。总有一天,脱胎于西湖庙会,继承着西湖传统文化,而又融入当今时代精神文明的崭新的西湖文化节日,会横空出世,受到人民大众的普遍欢迎。

微信图片_20240228135541.jpg

作者 | 顾希佳

资料来源 | 《西湖风俗》,杭州出版社,2004年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百亭|精忠柏亭 2024-04-26
杭州Discovery·西湖⑭丨西湖边有座武松墓,他就是《水浒传》里的武松吗? 2024-04-26
三百文买一枝花? 2024-04-24
【杭城迹忆】天真精舍勒铭 2024-04-22
独家爆料!杭州有座很仙的山!观潮绝佳机位!这位超级明星去了又去… 2024-04-2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