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书讯 | 《戴望舒年谱》出版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特别关注
 
从《四景山水图》中看南宋园林
白沙桥建设纪事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禹杭履迹
 
余杭风物遗迹:南湖塘上消失的三座亭
来源:余杭  作者:方毅良  日期:2024-03-08

江南水乡有“四多”,即水多、桥多、亭多、寺庙多,这是江南水乡最好的一个缩影和写照。本文就南湖东路塘上消失的三座“亭”,作一叙述性回放。

余杭的水域是纵横交错,星罗棋布,重山复水,而余杭最大的水域就是自天目而下的苕溪之水,与汉朝县令陈浑组织修建的南湖之水。南湖,是在县城之南的一个湖。它是由四周用土围成的一个巨大的堤坝水塘。原先的南湖农场上万亩田地已不复存在,滞洪区面积已达5.21平方公里。从南湖最东北处的原余杭镇南门头到南湖最东南处的滚坝头,南湖塘东围堤坝全长2.3公里。这是镇南的古代驿道,也是环南湖最主要的一条通道,是人们赶集购物的必经之路。因此,南湖东围堤塘也是历代以来修建最好的一条集行走、观光休闲的主干道。

从前,在这条5华里长的堤塘上曾建有三座“凉亭”,供来往行人途中休息乘凉。这三座凉亭不是一般的八角或四方通透的亭子,而是能够供人们栖息的房屋建筑。

第一座凉亭叫“三里亭”,据凤凰山村10队93岁的沈杏宝老人回忆,南湖东塘 上最早建的这座“三里亭”,因年久失修,在1947年被一场大雨坍塌。

第二座凉亭叫“南湖亭”,是1949年解放初期,原石鸽人民公社干部屠爱森丢失钱财后,失而复得。当屠爱森拿出钱想感谢拾金不昧的人时,被那个拾钱的谢绝,只是随口说了一句:“你是当干部的,以后有机会多做点好事就行了!”为了做好事,屠爱森想到平常在南湖塘干活的人,遇到落雨时没地方躲雨,就在东堤塘南端的地方建造一座凉亭。可当凉亭造了一半,造凉亭的钱不够了。这事被乡亲知道后,大家纷纷捐款,终于造起了这座叫“南湖亭”的凉亭,供人避风挡雨。此亭因年久失修,在1976年南湖塘修整时拆除。

第三座凉亭叫“三官殿”,建在南湖塘东路距南门头最近的原凤凰山大队10队。听孙杏宝老人说,他从小就目睹这座建筑,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建造无从考证。但从史书记载得知,三官殿是为纪念历史上三位曾经为治理余杭南湖作出极大贡献的县令(汉朝的陈浑,唐朝的归珧、宋朝的杨时)而建,史称“三贤祠”。但到了1966年后,三贤祠内的三贤神像烟消云散,只剩下几根支撑房屋的石墩柱子和木梁。后来,这座凉亭成为生产队关牛的地方,到了1982年,被一场大雪压垮坍塌。当时凤凰山村集体出资,重新修建了一个比原先三官殿小得多的“凉亭”,供来回路人休息。但在1990年南湖塘再次整体改造时拆除。

至此,南湖塘上曾经建有的三座凉亭彻底消失,成了老余杭值得回味的一种记忆。

本文刊发于《余杭史志》2023年第3期 作者 方毅良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余杭文史丛谈】余杭九曲岭《姚氏宗谱》概述(一) 2024-05-16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2024-05-14
史话杭州·物阜民丰:浙江原始青瓷产地——萧山窑 2024-05-14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2024-05-08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2024-05-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