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文史动态
 
书讯 | 《戴望舒年谱》出版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特别关注
 
从《四景山水图》中看南宋园林
白沙桥建设纪事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杭城旧影
 
胡海秋旧居
来源:  作者:  日期:2018-07-11

胡海秋先生是杭州工商界的代表人物,是杭州民族工商业的一面旗帜。他的旧居位于学士路思鑫坊29 号,是一幢一楼一底一庭的石库门房子。胡海秋(1902—1985),学名镜涛,浙江绍兴人。曾任杭州六一棉织厂股份公司总经理,杭州针织行业公会理事长,杭州市副市长,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常委,杭州市民建副主委,浙江省民建副主委,全国民建常委及顾问,杭州市工商联副主委,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执委,杭州市天主教友爱国会副主任,杭州针织厂副厂长等职务。

创办六一针织厂

胡海秋早年留学法国,他与浙江籍的留法同学陈浩、杨雨田、金赤文、秦炳洙、何浩翔等都有实业救国的理想,并结成莫逆之交,设想回国后创办针织厂。他们购买的书刊,都盖上“六一藏书”印记,六一者六人一心之谓也。民国13年(1924 年) 胡海秋等学业告就,除何浩翔继续留法深造外,其余5人返回上海,并结识上海另一知识青年徐照煦,6人一起集资1.9万余元资金筹建六一织造公司,胡海秋被选为业务经理。由于初办小厂,技术未过关,产品无法与洋货和老牌国货竞争。到民国15年(1926年) 年底,仓库产品积压,资金枯竭,贷款无门。面对这一严峻现实,胡海秋与表兄徐宝琳(绸商) 商量,徐表示愿意投入所需资金,并建议将厂迁至杭州。胡同意徐的意见,于民国16年(1927年)冬将厂迁今至杭州(今中山中路643号)。从此,六一厂获得转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业务蒸蒸日上。

抗日战争八年,六一厂停工八年。抗战胜利后,由于创始人已有四人相继去世,秦炳洙因病在沪治疗,徐宝琳又年老多病,六一厂的复业重担落在胡海秋身上。他毅然辞去教职,亲任六一厂总经理。民国36年(1947年)8月复工生产,他在厂内按时公布账目、工资、奖金,建立职工俱乐部,成立医务室、理发室、洗衣组,创办夜校,提高工人工资等措施,得到职工的广泛欢迎。

工商界中带头人

新中国成立后,六一厂获得新生,胡海秋才感到自己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1950 年,六一厂带头捐款购买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杭州各阶层人士组成慰问团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时,胡海秋为副团长,耳闻目睹了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壮举,并参观了东北老解放区的建设情况。回杭后,他即动员在上海震旦大学医科毕业的大儿子参军。

胡海秋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贡献,党和政府给予他很高的荣誉。他出席了全国政协第一届二次会议,在会上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鼓励他在工商界中带个头,把企业搞好,多为人民生产针织内衣。总理的教诲,一直成为胡海秋鞭策自己的动力。1953 年11月胡海秋带头接受国家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申请公私合营。1954年4月1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六一厂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批五家公私合营企业之一,他被任命为总经理。由于他在工商界中积极带头,起骨干表率作用,先后被选为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杭州市副市长。胡海秋地位很高,家境殷实,但他生活俭朴,不事张扬,长期居住在思鑫坊直弄的石库门房子里,如同一个普通的“白领”一样上班下班,平易近人。

胡海秋居住的思鑫坊,好似四四方方的一座小城。沿马路的一排前店后工场式的弄堂石库门房子,犹如这座城的城墙;主弄的弄门,面对着宽敞的马路,犹如这座城的城门;过街楼,犹如一位忠实的卫士,守卫着弄堂的大门,保障着居民们的安全。

门房子,现在沿街开着店铺,后门挨着里弄,山墙靠着弄门,二楼连着过街楼,占齐了杭州坊巷石库门的各种建筑要素,是一幢名人与名宅合二为一的历史建筑的“样板房”。

 


相关内容
档案中的西湖记忆 | 灵隐寺 2024-05-10
档案中的西湖记忆 | 你好,百年前的保俶塔...... 2024-04-29
西湖别墅系列|兰陔别墅 2024-04-10
那些隐匿于杭州深山的名人墓葬 2024-04-02
云端档案丨岳官巷吴宅 2024-04-0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