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讲座预告丨陈志坚:大禹与越人…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去世,他…
郑嘉励全新力作《考古四记:田…
 
特别关注
 
上泗山歌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中日茶文化传播
民国沪杭帮会关系初探——以张…
禹杭履迹
 
从武林旧事看南宋临安城市旅游文化特色
来源: 杭州社科发布  作者:  日期:2019-01-18

南宋临安继北宋东京之后,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因其位于“所在地区内的经济中心地位”,因而成为“具有多种职能的大都会”。 北人南迁,四方杂处,“军人及其家属、官吏、官属工匠、伎艺人员、僧尼道冠、妓女之类”人口众多,共同促进了临安城市旅游文化的繁荣。本文试以周密《武林旧事》为例,对南宋临安城市旅游文化现象和特色进行粗浅的梳理。


旅游景观和旅游活动

呈现时空多元化

“城市行政地位愈高,城内空地和地表水体被辟为园林的可能性也愈大……京师和许多省会城内拥有著名的园林和湖泊。”南宋临安便是这一类城市的典型代表。自唐中期开始,依托西湖、凤凰山等空地和地表水体修建的皇家园林和名胜古迹为临安城市旅游文化提供了天然基础。


《武林旧事》记录了这些皇家建筑和名胜古迹,集中反映在卷四《故都宫殿》和卷五《湖山胜概》中。《故都宫殿》罗列了皇家宫殿建筑包括亭、台、寺、涧等20类317 处,《湖山胜概》则笔录了西湖周边名胜古迹10 区453 处,其中虎跑、龙井、苏堤、断桥等至今仍然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这些皇家建筑和名胜古迹总体上是依托自然景观修建而成的。在长期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逐渐“天人合一”。这也促成了旅游景观和旅游活动呈现时空多元化的特点。


在时间上,“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并且,随着诸多传统节日的成熟,形成了时节性的旅游习俗,如元夕赏灯、中秋赏月、重九赏花。空间上,由于地狭人稠,西湖、凤凰山、钱塘江等地理坐标使众多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于临安城内外,促使旅游活动必然突破临安城的限制。


旅游主体的层次和文化

取向趋于雅俗一体化

《武林旧事》还描述了不同旅游主体游赏湖山风光的场景,生动展示了当时的旅游盛况,同时也表现出了不同层次的旅游主体所代表的文化取向。《西湖游幸》记载:“(寿皇)乐与民同,凡游观买卖,皆无所禁。画辑轻舫,旁午如织”,各色“赶趁人”、“水仙子”以及买卖的“湖中土宜”“盖耳目不暇给焉”。


贵族出游,也是“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或“倾城纵观,都人为之罢市”。皇家贵族的游乐带动了普通市民的旅游,导致“千舫骈集,歌管喧奏,粉黛罗列,最为繁盛”。介于皇家贵族和普通市民之间的是士人。《武林旧事》记载了一位太学生俞国宝,因为在断桥边的小酒肆里醉笔,得到皇帝的赏识,即命“解褐”。再如《武林旧事》中所引诗词大多是士人游览后所作,亦可见当时士人旅游现象相当普遍。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乾隆上春山 最忆是龙井 2024-04-19
杭州摩崖造像丨杭州市区唯一道教造像群——通玄观造像 2024-04-19
中日茶文化传播 2024-04-17
古今西湖名人缘|一轮明月耀三台 2024-04-12
创建杭州凤凰寺的回回大师阿老丁 2024-04-1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