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钱塘人物
 
钱塘人物
钱塘人物
 
文史动态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讲座预告丨陈志坚:大禹与越人…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去世,他…
郑嘉励全新力作《考古四记:田…
 
特别关注
 
上泗山歌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中日茶文化传播
民国沪杭帮会关系初探——以张…
钱塘人物
 
多有惠政的杨时
来源:《江上自古多才俊》  作者:刘宪康  日期:2019-02-20

 

萧山县令杨时.jpg

杨时(10531135),福建将乐人,北宋学者。字中立,号龟山。熙宁九年(1076)中进士,此时他才二十三岁。朝廷让他当官,他婉谢不赴,潜心求师深造。先是到颍昌(今河南许昌)师从理学家程颙深研孔孟绝学。后来,程颙去世,他又到洛阳师从颙弟程颐。求师第一天,杨时和他的同乡好友游酢一起去拜见程颐,正碰上他坐着小睡,他们怕惊动老师,便站在门外等待。到程颐醒来,门外的大雪已下得一尺多深。这个“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是这么来的。杨时为做学问,杜门不仕达十余年。这之后,他先后“历知浏阳、馀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

 

杨时是宋政和二年(1112)被任命当萧山县令的。此时,年已“望六”(59岁)的他,不仅早已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二程”洛学的知名传人,而且已有多年主持县政的实践经验。他奉调告别馀杭,和友人“持杯擘蟹”饯别后,即到萧山履任。在《过钱塘江遇潮》一诗中,他记述了目睹“银潢翻空际天白,鲲怒鹏骞海波击。湧云噫气声怒号,万马驰车随霹雳”的涌潮奇观,退潮后,渡船抵达南岸萧山;亲历怒涛过后的一江之渡,使他憬悟到“人生触处有万险,岂必此地多风涛。”他在诗中自励:“愿言夷险不须问,莫负对酒持霜螯。”他对迎战困难有充分准备,决心到萧山任所后好好有一番作为。

 

在萧山任内,杨时关心民瘼,倡导勤业,公正廉明,裁决如流,得到百姓好评。而他在萧山“有惠政,民思之不忘”,并被载入史册的,主要是他在任内办了两件大事。

 

修筑湘湖

湘湖的前身西城湖,原先是个和钱塘江相通的澙湖,湖水略咸,不宜灌溉和饮用,且湖体很不稳定,时溢时涸,一些私占滥垦形成的湖畔“黑田”,土质瘠薄,收成极差,而湖民为此纠葛不断。筑堤治湖,县民早有强烈诉求。早在宋神宗时,朝廷就准奏颁谕,许可筑湖。由于多种矛盾交织,实施不易,几任县令一直拖着不办。杨时到任后没几天,他就把筑湖这件事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他“集耆老会议”、躬历其所、制订了“度地筑堤”计划,研究并推出了“均税于得利田”和“以工代税”的办法,在经过宣传、“民乐从之”的基础上,按计划于当年动工筑堤。共组织沿湖九乡民工近万人,“就其形势,傍山为湖,其无山可依者,筑土为塘,分设穴口十有八处,以司启闭”;湖筑成后,周八十余里,水面约二千顷,“蓄水溉崇化等九乡田十四万六千八百余亩。”历一年零七个月竣工。原先那个湖水略咸的西城湖,终于被改造成了钱塘江南岸一个比当时西湖还大的淡水湖,成为一个惠及万民的蓄泄灌溉之湖、鱼莼丰饶之湖、供人游弋之湖。

 

1925年绘制古湘湖图.jpg

新湖筑成后,杨时非常高兴。由于白天处理政务、讲学,一时忙不过来,他就安排在夜间浮舟游观。他在船中看湖、观山,仰望星空,暮霭见归鸦,深夜闻落雁,和山水烟岚零距离接触。夜沉了,就干脆泊船于近荒坡之岸歇宿。有《新湖夜行》记其事:

 

平湖静无澜,天容水中焕。 浮舟跨云行,冉冉躐星汉。 烟昏山光淡,桅动林鸦散。 夜深宿荒陂,独与雁为伴。

 

夜晚视野不宽,他还要聘目眺望一下整个湘湖。于是,在一个下午,他登临望湖楼。那时,太阳尚未西坠,一弯新月(玉钩)早已东升,夕晖照耀下的湖光波影,甚至折射到了望湖楼楼顶的檐上。他凝视着潋滟湖面,诗兴顿发,作《望湖楼晚眺》:

 

斜日侵帘上玉钩,檐花飞动锦纹浮。 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 翠鹬翻风窥浅水,片云随意入沧州。留连更待东窗月,注目晴空独倚楼。

 

湘湖荷塘小景 傅金祥摄.jpg

杨时筑湖,在萧山广为人知。不少萧山老人,包括好些读书不多的老农民,他们没有见过摸过《康熙字典》,却口口相传,晓得“‘湘湖’是上了《康熙字典》的。”他们没有读过宋史,甚至也没有翻阅过县志,却晓得“湘湖是宋朝当过萧山县官的杨时发心造的。”可见,杨时筑(湘)湖在萧山人中知晓率之高。然而,对于杨时在萧山办过的另一件事,萧山人的知晓率就相对要低得多。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是一桩渺渺远去的史事,史书虽不乏记载,但它在今日萧山已罕有踪迹可寻了。

 

广兴儒学

杨时到萧山上任之前,“程门立雪”的故事早就传遍全国,他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他一到萧山履职,四方之士慕名前来从学的络绎不绝,到萧山来从学杨时的弟子达千馀人。他来者不拒,热情讲学。在此期间,他选了《尚书》、《论语》、《孟子》和《诗经》等经典著作中一些他认为最重要的论点,写了一系列提纲挈领、类似“语录”解析的《经筵讲义》, 如他讲《孟子》,就有《巧言令色章》、《吾日三省吾身章》、《道千乘之国章》、《君子不重则不威章》、《贫而无谄章》等讲义,一讲接一讲的讲授。他注重联系时事,温故而不泥古,把对古典的文本诠释与研析孔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命题结合起来,在当时儒界,可谓耳目一新。 杨时有个福建同乡罗从彦,原来他们并不认识。罗在广东博罗县当主簿。当他得知杨时为萧山县令并正在萧山讲学的消息后,“慨然慕之”, “徒步往学”,不远千里从广东赶到萧山从学。罗从彦经过听讲,和杨时切磋论道,两人都发现,他们真正是志同道合。从彦说:“我如果不到这里来,就有可能虚度一生哩!”结业后,罗从彦成了道南理学的主要传 人之一。所以《宋史》载:“道南之派实肇始于萧山,盖自游定夫(游酢)、杨中立(杨时)先后官此,而罗从彦又从而学焉。”

 

杨时传道.jpg

杨时在萧山任职时间不算长,首尾才三个年头,但他政绩斐然,口碑极佳。筑湖、兴学两件大事永载史册。离开萧山后,他一度被任命荆州教授,后官至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辞官告老后,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卒年八十有三。

 

为纪念杨时,明成化三年(1467),萧山县令窦昱在萧然山西北麓的德惠寺之旁建造了一座“道南书院”,正厅竖杨靖文公之位的神牌。书院为四合院式,大门对湘湖,除门厅、正厅外,左右厢房可供读书、奕棋,以彰当时四方学者从学之迹。明代萧山八景之一的“书院遗香”,指的就是道南书院,惜在清末毁圮。

相关内容
红色人物:唐敦禄——中共下浙皖特委委员 2024-03-27
红色人物:茅丽瑛 “孤岛”抗战女杰 2024-03-22
史话杭州·名人杰士:东汉著名隐士——严光 2024-03-20
余杭人物春秋:余杭谪滇名幕平显小考 2024-03-15
余杭人物春秋:柔道鼻祖陈元赟 2024-03-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