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特别关注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神秘广告背后的历史真相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文史动态
 
书单  2019年历史学新书(22)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19-06-21

1

道家與古之道術

1.webp.jpg 

作者: 楊儒賓

出版社: 台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

页数: 512

定价: NT650

「道家」是秦漢後追溯出來的,先秦無此學派,「道家」一詞是神話,但後世所謂的道家諸子的源頭確實可溯源至神話。本書上溯老子、莊子、黃帝、屈原的思想直到今日所說的神話主題――莊子稱之為「古之道術」。道家諸子所繼承的古之道術各不相同,老子與大母神神話、莊子與升天神話、黃帝與天子原型、屈原與崑崙神話,關聯極密切,原始的神話主題形塑了後世的道家諸子的性格。本書可視為「從神話到哲學」的道家版。

 

楊儒賓,1956年生於臺灣臺中。台湾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台湾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爲先秦哲學、宋明理學、東亞儒學等。著作有《儒家身體觀》、《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從《五經》到《新五經》》、《1949禮讚》、《儒門內的莊子》、《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編著有《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東亞的靜坐傳統》、《自然概念史論》、《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等書;譯有《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孔子的樂論》、《冥契主義與哲學》、《宇宙與歷史:永恒回歸的神話》等書。

 

 

2

为历史而生

2.webp.jpg 

作者: []卡萝尔·芬克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谭徐锋工作室

副标题: 马克·布洛赫传

译者: 郑春光

出版年: 2019-6-15

页数: 459

定价: 79.80

关于马克•布洛赫(1886-1944)的第一部传记。布洛赫是一名历史学家,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士,抵抗运动的领袖,被逮捕后遭到严刑拷打,最终英勇就义。本书以大量私人书信、日记和资料为基础,参考众多尚未公开的档案,呈现了这位爱国者在第三共和国下的光辉一生。作为历史学家,布洛赫最为人熟知的或许是《历史学家的技艺》——对自己的人生事业所做的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思考——以及《社会经济历史年鉴》杂志的联合创办人。他生活的时代阴云遍布,两次世界大战、反犹主义和集权主义使他深受影响。他勇于直面这些事件,最终成为某种智力型的英雄,他的一生则是竭力捍卫自由批判探索精神的缩影。

 

卡萝尔•芬克(Carole Fink),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捍卫他者的权利:超级大国、犹太人与国际少数族裔保护(18781938)》《西德和以色列:外交、内政与冷战,19651974》《冷战:一部国际关系史》等,译有马克•布洛赫的《战争记忆》。

 

 

3

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

 3.webp.jpg

作者: [] 莫伊舍·普殊同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再阐释

原作名: Time, Labor, and Social Dominati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译者: 康凌

出版年: 2019

页数: 488

定价: 85.00

在《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一书中,普殊同对马克思的成熟期批判理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重新阐释。他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分析提出了许多质疑,并给出了对马克思的核心论述的全新阐释。为此,他发展出了一系列概念,旨在把握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发展,并克服结构与行动、意义与物质生活等熟悉的二分法。  这些概念引向了他对资本主义的性质和问题的原创性分析。根据这一全新阐释,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不仅在于市场机制和私有财产,而在于一种由劳动本身所产生的非个人的社会统治形式。无产阶级劳动和工业生产过程被描述为这种统治的表现方式,而非人类解放的手段。这一再阐释带来了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历史运动特质的批判性分析。它将现代社会中的经济发展形式和社会劳动结构与居于资本主义心脏处的异化和统治联系了起来。普殊同指出,这样一种重构将为一种更加适用于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批判性社会理论奠定基础。

 

莫伊舍·普殊同(Moishe Postone, 19422018),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社会理论家、政治思想家。曾任芝加哥大学现代史教授、芝加哥当代理论中心联合主任之一、犹太研究中心委员会成员。长期从事19 世纪至20 世纪欧洲思想史与批判理论的研究,专注于对资本主义、现代反犹主义以及战后德国的记忆与认同问题的批判与研究。他的成名作《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代表了近年来西方左翼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创造性理解。又著有《马克思重装上阵: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再思考》《历史与他律性:批评性短评》等书。

 

 

4

盟友背信:一战中的中国

 4.webp.jpg

作者: []吴芳思 / []克里斯托弗·阿南德尔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一战中的中国

译者: 张宇扬

定价:48

出版时间:20196

本书为专题研究一战期间在欧洲参战的中国劳工命运的学术专著,揭示了《凡尔赛和约》的签订过程及和约对中国权益的漠视。一战期间,赴欧洲参加一战的中国劳工约14万人,大 多来自中国山东等北方省份,其中有5000名中国劳工阵亡,战后少量留在法国,其余全部返回中国。阵亡中国劳工的命运,较少得到学界的关注。本书用详实的资料和图片再现了 这些阵亡劳工在欧洲的经历和命运,并为《凡尔赛和约》签订过程,提供了大量一手史料佐证。

 

吴芳思(1948- ),英国图书馆馆员、汉学家、历史学家。曾在剑桥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1977年进入伦敦大英图书馆工作,负责管理中国典藏,并出任中文部主任, 2013年退休。

 

 

5

民国社会生活史

5.webp.jpg 

主编: 左玉河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6

民国时期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鼎革和经济发展导致民国时期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民众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娱乐休闲、宗教信仰、节日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变动。这种变化呈现出怎样的总体特征?本书通过12章的内容对此进行了深刻描述。本书认为,延续不变的传统生活方式与剧烈变动的近代生活方式,同时并存,从而使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并呈、中西杂糅、多元发展”的复杂图景,并且民国社会生活变革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左玉河,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河南大学黄河学者,兼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社会文化史及口述史的研究。

 

 

6

鲁迅精神史探源

 6.webp.jpg

作者: 李冬木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

副标题: 「進化」與「國民」

出版年: 2019-5

页数: 382

定价: NTD450

魯迅原名周樹人,因1918年在《新青年》上以「魯迅」的筆名發表短篇小說《狂人日記》而蜚聲文壇,並在此後生涯所餘的十八年間一直居於中國文壇的核心,直至今日,「魯迅」仍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家。然而,周樹人何以成為「魯迅」?其精神史的來源和過程是怎樣的?就不僅僅是「魯迅」作為一個作家的個人成長史問題,而是關係到中國近現代思想和文學的根本問題。  本書收論文十二篇,主要從「進化論」和「國民性」思想兩個方面探討魯迅(1881-1936)精神史源,以實證研究的方式,具體考察在日本明治三十年代的思想文化背景下,留學生周樹人如何確立起其作為近代思想基礎的「進化」與「國民」的觀念,並將其反映到後來的創作當中的思想歷程。書中著重探討了以加藤弘之和丘淺次郎為中心的日本明治進化論和澀江保日譯版《支那人氣質》為中心的明治時期與國民性思想相關的出版物與魯迅之關係;並著眼於魯迅(那時他還叫周樹人)留日時代的閱讀,及其精神形成與日本書籍的關係。就當時中國人大規模留日這一時代背景而言,魯迅與日本書的關係,或許會為中國知識人的近代閱讀史呈現某種典型的案例。

 

李冬木,1959年生於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本科,吉林大學碩士,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中國文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修滿學分。佛教大學文學部中國學科教授。主要研究課題為「明治日本與中國近代文學」。主要論文有〈明治時代「食人」言說與魯迅的《狂人日記》〉(《文學評論》,20121期)、〈「天演」から「進化」へ──魯迅の進化論の受容之その展開を中心に〉(《近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翻訳概念の展開》,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131月)〈明治時代的「狂人」言說與魯迅的《狂人日記》〉(《文學評論》,20185期)。主要翻譯有《魯迅與日本人──亞洲的近代與「個」的思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魯迅〉(收錄於李冬木、趙京華、孫歌合譯:《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魯迅 救亡之夢的去向──從惡魔派詩人論到〈狂人日記〉》(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等。

 

 

7

紫罗兰的魅影

7.webp.jpg 

作者: 陈建华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周瘦鹃与上海文学文化,1911-1949

出版年: 2019-1

页数: 724

定价: 128

周瘦鹃是民国时期通俗文学“礼拜六派”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出版家和电影评论家。在思想上他实践“新旧兼备”的改良主张,将国粹与西化熔于一炉。其小说创作颂扬“高尚纯洁”的爱情,同情妇女与弱势群体;形式上文言与白话并重,传承中国抒情传统,借鉴西方小说技巧,具有雅俗共赏的美学价值。他通过“影戏小说”等引进西方电影观念,为中国早期电影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瘦鹃与紫罗兰的爱情传奇,事实与虚构交错,反映了民国时期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复杂性。同时,周氏及其同人把紫罗兰打造成文学杂志的品牌,以传统名花美人的审美意趣打造时尚女郎的形象,藉以传播现代物质文明,给市民大众带来美好明天的憧憬。  本书凝聚了陈建华教授多年研究成果,材料扎实,角度新颖,方法上将微观与宏观、实证与理论相结合,充分体现海内外关于民国文学与城市研究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学术传统的优势,不仅对于周瘦鹃研究具国际前沿性,对于民国通俗文学与都市大众文化的研究也具示范意义。

 

陈建华,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美国欧柏林学院、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与台湾中研院访问学者。现任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著作有Revolution and Form: Mao Duns Early Fiction and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 (Brill, 2018)From Revolution to the Republic: Chen Jianhua on Vernacular Chinese Modernity (M. E. Sharpe, 2013)、《中国江浙地区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帝制末与世纪末——中国文学文化考论》《雕笼与火鸟(三十年集)》《古今与跨界——中国文学文化研究》《文以载车——民国火车小传》《陆小曼•1927•上海》等。诗文创作有《陈建华诗选》《乱世萨克斯风》《去年夏天在纽约》《灵氛回响》《凌波微语》等。

 

 

8

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8.webp.jpg

作者: 皮国立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9-6

页数: 438

定价: 58.00

本书从医学史出发,聚焦中西医激烈冲突、论战的近代中国社会,力图重现一段中医在西医的科学实验和一步步占据国家卫生主权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自身的外感热病知识体系,来构筑一套中医式的传染病学,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医药可以发挥的空间。 作者不盲从西方理论,从传统文化中构思,创造从“重层医史”的视角出发的新研究。先铺陈出中西医论争的时代氛围,并细心地关照了近代中医在古典文献、日常生活养生抗病、医者志业和中西疾病观的对话等各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全面的视角。受现代医学影响,传统中医虽仍为民众信任,但其实有很多论述与临床技术其实是处在一种“准失传”的状态,多数中医不去重视,民众也不知道传统中医有何更强的能耐,国家投入也很薄弱,遂使传统医学的理论、技能的运用范围,愈来愈窄,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历史学研究不能与现实生活脱节,作者透过医史的研究,希望能唤醒中医们对自身体系的认识与自信,并期待更多民众与知识分子(包括现代西医与科学家)了解中医文化之价值,走出百年来“废中医”的阴影,扬弃刻板的印象,也为自己的实际治疗与日常养生,提供另外一种思考的可能性。

 

1976年生于台湾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历史组专任助理教授。出版过《医通中西—唐宗海与近代中医危机》、《台湾日日新—当中药碰上西药》、《近代中医的身体与思想转型——唐宗海与中西医汇通时代》等学术专书,另与其它学者合编有高中历史、大学历史经典阅读等教科书。

 

 

9

国家的科学

 9.webp.jpg

作者: []皮特·J.T.莫里斯 主编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历史透视

原作名: Science for the Nation: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Science Museum

译者: 冯秀梅 / 曹高辉

出版年: 2019-4-1

页数: 479

定价: 128.00

《国家的科学: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历史透视》讲述了伦敦科学博物馆的百年历史。伦敦科学博物馆由1909年一个缺乏地址、前途渺茫的初创机构,成长为如今拥有好的参观场地、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组织。伦敦科学博物馆并不只是进行展览的屋子,它涵盖的内容从实体文物到数字媒体新世界,从古典科学到来自未来世界的威胁和机遇。 《国家的科学: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历史透视》将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历史与该领域更广泛的变革背景、技术科学、创新政策的改革、意识形态等联系起来,让读者能够了解到公共科学和现代社会博物馆的“命运”。

 

彼得 J. T. 莫里斯(Peter J. T. Morris)科学博物馆项目管理者。在化学史和化学工业方面著述颇丰。由于他在化学史方面的卓越成就,2006年,他被美国化学系会授予埃德尔斯坦(Edelstein)奖。

 

 

10

亚洲世纪

 10.webp.jpg

作者: []帕拉格·康纳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标题: 世界即将亚洲化

出版年: 2019-6-1

页数: 369

定价: 59

本书在大历史、政治的视角下全面深入解读了亚洲的过去与未来——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秩序即将终结,亚洲世纪已经来临。历史上的亚洲拥有多元化的璀璨文明,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勾连下,文明交流持续了数个世纪,对西方和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崛起,亚洲诸国接连沦为殖民地,二战后,亚洲国家虽获得民族独立,但现代化程度仍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秩序为西方所主导——西方法律、西方干预、西方货币、西方文化统领世界。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加深,现代世界也逐渐陷入文明冲突之中,民族主义、反全球化和宗教运动风起云涌,经济发展放缓,面对全球发展问题,西方秩序面临的挑战和危机越来越明显。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多方的经济政治合作中,现代亚洲正在加速融为一体,形成全新的地缘政治力量,尤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洲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深,亚洲幅员广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经济形态多样,虽然在过去争端不断,但这种多样性在今天却也是促进国际合作、解决全球问题的基础。亚洲不仅是世界工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输出地,还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新加坡人、印度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投资,各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不断开疆拓土,它们是世界经济的支柱,也是推动后发国家发展的重要助力。  亚洲的崛起将为解决世界发展难题带来新思路,为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新模式,这也是作者所述“亚洲世纪”的核心要义,亚洲和亚洲人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重塑世界,西方国家将不得不将亚洲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纳入考虑,重新认识亚洲!

 

帕拉格·康纳,是著名的全球战略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2007年出任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高级地缘政治顾问。他也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全球知名媒体的特约撰稿人,著有《第二世界》《超级版图》《混合现实》等,被《时尚先生》杂志评为“21世纪有影响力的75位人物”之一,入选美国著名杂志《连线》“智慧人物”排行榜,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青年领袖”。

 

 

11

真主大道上

11.webp.jpg 

作者: 羅伯特.霍伊蘭(Robert G. Hoyland)

出版社: 廣場

副标题: 阿拉伯大軍征服與伊斯蘭帝國的創立

原作名: In God's Path: The Arab Conquests and the Creation of an Islamic Empire

译者: 周莉莉

出版年: 2019-6-12

定价: NTD 550

《真主大道上》,對中東史上這段充滿變革的百年歷程提供一個全面的、令人折服的、切合時宜的觀點。不論是否專攻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都會感興趣。

 

羅伯特霍伊蘭 ( Robert G. Hoyland )  羅伯特霍伊蘭是位歷史學者,專門研究中東地區中世紀的歷史。他是知名歷史學家派翠西亞克隆博士(Patricia Crone)的學生,曾經在英國牛津大學彭布羅克學院取得萊弗爾梅信託基金會的研究學者身分(Leverhulme Fellow)。他目前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古代世界研究所,教授古典時代晚期和伊斯蘭早期的中東歷史。在此之前,他曾經擔任過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教授,教授伊斯蘭歷史,也曾在英國蘇格蘭東海岸古鎮聖安德魯斯公立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擔任歷史教授,還曾經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歷史。

 

 

12

日本的“近代”是什么?

12.webp.jpg 

作者: [] 三谷太一郎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问题史的考察

原作名: 日本の近代とは何であったか――問題史的考察

译者: 曹永洁

出版年: 2019-6

定价: 69

本书考察日本近代化的真实历程,分析近代日本的核心要素——政党政治,资本主义,殖民帝国,近代天皇制——为什么,以及如何形成。尝试解答日本近代化存在的问题,政治实践的成败,以及日本将去往何处。

 

三谷太一郎,1936年生于日本冈山市。196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现为日本学士院会员,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外交史。已出版著作有《日本政党政治的形成》《学问如何关联现实》《我们如何看待战后民主主义》《近代日本的战争与政治》等。曾获第九届吉野作造奖、2011年日本文化勋章。

 

 

13

人们为何造反

13.webp.jpg 

作者: Ted Robert Gurr

出版社: 南天書局

原作名: Why Men Rebel

译者: 馮威

出版年: 2019-4

页数: 640

定价: NT$1000

《人們為何造反》創作於1960年代末期,旨在系統化地透過「以人為中心的方式」,理解政治抗爭和叛亂的根源。作者泰德羅伯特格爾著眼於大規模的抗爭運動,如:美國反對種族歧視的黑人民權運動,與反對干涉越南的反戰運動,意在幫助我們理解後來社會內部暴力衝突的風潮。泰德將「相對剝奪感」定義為「行為主體的價值期望,與其價值實現力之間的一種感知性差異」,並以之作為分析政治暴力的起點和工具。其論點在政治衝突研究領域間,引起巨大反響。 為了從宏觀上和具體案例中來理解抗爭和叛亂,泰德分析了三項總體因素:第一項是公眾不滿(相對剝奪感)及對其原因的分析;第二項則是人們關於政治行動合理性和功利性的辯護理由或觀念;第三項是不滿人群的行動能力(即他們所組織的形式),與既有政權壓制或疏導他們怨憤的能力之間的平衡情況。並以具體事件做為案例對應於此研究模型中,進行詳盡的分析,力求將理論模型修正至完備。

 

泰德羅伯特格爾(Ted Robert Gurr)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傑出教授、榮休教授,同時也是該校國際發展和衝突管理研究中心「保護少數族群計畫」的創始主任。 著有:《人們為何造反》、Violence In AmericaHandbook of political conflict: Theory and researchPeoples Versus States: Minorities at Risk in the New Century ...等學術著作。

 

 

14

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14.webp.jpg

作者: []林佳世子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副标题: 跳脫土耳其視角的非伊斯蘭帝國

原作名: オスマン帝国500年の平和

译者: 林姿呈

出版年: 2019-6-5

页数: 384

定价: NTD 550

十四世紀初葉,在安納托利亞邊境誕生的小國――奧斯曼公國,發展成覆蓋巴爾幹、安納托利亞、阿拉伯世界、北非的大帝國――鄂圖曼帝國。至十九世紀為止,鄂圖曼帝國在橫跨約五百年的時間,管理多民族與多宗教,實現長期的安定,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爾後,鄂圖曼帝國又延續了近百年,直到一九二二年方才落幕。  本書追溯的是這當中以獨特的治國機制崛起、運作,最終走向衰頹的前近代鄂圖曼帝國的五百年歷史。該機制的特性可稱為「鄂圖曼體制」,如同歐洲蔚成一大體系一般,獨一無二,且在十九世紀前的世界各個角落裡,或許都能找到類似體制的蛛絲馬跡。

 

佳世子  東京外國語大學研究院綜合國際學研究所教授,專長西亞社會史、鄂圖曼王朝史。御茶水女子大學文學教育學部畢業,東京大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班課程中退。著有《奧斯曼帝國的時代》(山川出版社,1997);共編著有The Ottoman State and Societies in Change: A Study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emettuat Registers (Kegan Paul, 2004)、《記錄與表象:史料訴說的伊斯蘭世界》(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伊斯蘭世界研究手冊》(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8)、《伊斯蘭書籍的歷史》(同前,2014)。

 

相关内容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到会稽康氏——兼说古代浙江的外来文明 2024-05-14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系列活动暨第三届杭城悦读文化节”启动 马卫光出席 2024-05-10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古四记》边上 2024-05-06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约研究员)全体会议 2024-04-30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全网首发】 2024-04-3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