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文史动态
 
书讯 | 《戴望舒年谱》出版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特别关注
 
从《四景山水图》中看南宋园林
白沙桥建设纪事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史林春秋
 
束景南自传(一)
来源: 浙江社科微信公众号  作者: 浙江社科   日期:2019-10-17

我于1945年12月16日出生在江苏丹阳县城宝塔弄10号的住屋。丹阳乡村有一个古老的三城巷,是束氏大族世代聚族而居的大村落,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村里建了一座大祠堂,村前竖起了一个大旗杆。我的父亲在二十年代从穷困的农村走出来当学徒学做生意,由三城巷搬进了丹阳县城,四处流浪,在我出生的那年才造起了这座自家住屋。宅旁边有一座“戴家花园”,1949年解放军攻打上海时,总前委指挥部就设立在戴家花园,陈毅住在这里指挥作战,我从小就看到了战马在小巷进出,哨兵站岗喊口令,解放军士兵进住各家的情景,留下深刻印象。丹阳县是一座古城,城里有一条乔家巷,据说就是当年三国东吴乔国老住的地方。城西有一大名闻天下的练湖,周回四十里,据说就是当年周瑜练水军的地方。近代以来丹阳文化风气大开,出现了“三吕一马”的文化名人:吕叔湘、吕凤子、吕澂与马相伯。吕凤子在家乡建了一座丹阳艺术师范专科学校,马相伯建了一座相伯农校,还变卖掉四千亩田,到上海建了一座复旦大学。练湖建起了全国第一家练湖国营农场,名闻全国。我从进小学起,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练湖农场参观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的生产与收获。

我在1950年进了丹阳白云街中心小学,这是丹阳最好的一座小学,小学旁边就是大画家吕凤子先生在家乡建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名闻全国。我经常到艺术学校里去玩,看到草场上一排钢琴房与教室里的雕塑绘画,激起了我对音乐、绘画与书法的爱好。1955年,我考进了江苏省丹阳中学,这是丹阳唯一的一座江苏省重点中学,坐落在原来的丹阳县学孔庙大成殿上。在这里我开始受到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印象最深的就是开学那天,班主任就带我们新生去参观学校的图书馆和实验室,回到教室里后,给全班学生每人发了一本苏联小说《小家伙》,叫我们在一学期内读完。这激发了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我就到丹阳县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以后每个星期都到县图书馆去借各种书读。1958年我又考上省丹中高中。在三年高中期间,我对文学发生了特别的兴趣,梦想当个作家,读了很多中国小说与外国小说,还有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文学理论著作。当时翻译过来的苏联小说,我几乎全读过。另外特别喜欢读西欧与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成了我心目中小说创作的两座顶峰,我都反复阅读,模仿写作。在诗歌方面,我精心阅读了拜伦的《唐璜》、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与歌德的《浮士德》,使我对写诗产生更强烈的兴趣,想当诗人。但是1962年我考上了南京大学历史系,当文学家的梦想未成,我开始转向了历史与哲学的学术研究。

我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读了六年书。南京大学历史系的师资力量很强,系主任韩儒林是法国伯希和的弟子,掌握六门外语,著名的元史专家,享誉国内外,他亲自给我们学生上元史研究课,使我学会了实证的历史研究方法。他要求学生在大学读书期间要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在一次会上号召学生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决无一字空”的治学精神,给了我很大感悟。其他如还有英国史专家蒋孟引,国际关系史专家王绳祖,近代史专家陈恭禄、王栻,史学史专家刘毓璜等老先生,都是名闻全国的大家,他们都从各个方面有形无形地影响了我,养成了我对文、史、哲的广泛爱好与通贯文、史、哲研究的治学路子。

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除了对文学与美学仍保持着强烈的研究兴趣外,我主要在历史与哲学上下了苦读工夫,勤奋自学,自求理解。在历史上,我主要想研究先秦两汉史(包括先秦诸子),为此我读了王国维、郭沫若等人的书,甚至还自学甲骨文、金文,提高自己的古文字识读能力,但都没有成功,半途而废。在哲学上,我主要想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为此我自学德语,看了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著作。当时学校大力号召青年学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系里也为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读”的课。我想正好可以从精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入手,进入到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用马克思的思想去观察批判德国古典哲学。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读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计划:要在大学五年期间读完46卷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与《资本论》三卷。可惜后来形势变化,1964年全校师生赴苏北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一年,1965年归来后又去南京大学溧阳分校参加勤工俭学劳动建校一年,到1966年文革爆发,我的读书计划中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只读了前五卷,《资本论》只读了第一卷,另外主要精读了马克思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以及恩格斯的四论——《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以及《德国农民战争》等。从学术研究上看,这几年阅读马克思的原著,极大锻炼提高了我的理论思辨能力与写作能力,多少为我后来有幸再走上学术研究之路打下了一个理论思想基础。

1968年9月,我从南京大学毕业,学校把我们毕业生分配到安徽大别山下的一座解放军城西湖军垦农场劳动锻炼。这解放军农场有40多万亩田,劳动力不足。全国各地大学的毕业生都送到这里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光我们南京大学的毕业生就组成了一个南大学生连。我们住在土坯搭造的茅草屋里,每天早上五点起身,六点出工;下午五点收工,晚上在煤油灯下再读红宝书到九点睡觉。我在城西湖军垦农场劳动改造了两年,最后评上“五好战士”毕业,我被分配到江苏的启东县工作。1970年2月,农场用一部军用卡车,把我们一行十四个大学生运到了苏北的启东县。这时县里正在开展“一打三反”的运动,工作组缺人,所以县里没有给我们分配工作单位,而把我们分派到下面各个公社的“一打三反”贫宣队,参加一打三反运动。我被分派到新港公社的贫宣队工作组,主要跟随工作组长做案件材料、会议记录、调查寻访的工作。在贫宣队里干了一年。1971年2月,县里组织部忽然来电通知,把我分配到王鲍公社的聚星中学当老师。

聚星中学距离启东县城六十余里,我去的时候连长途汽车都不到那里,偏僻闭塞,我是坐着出租的“二等车”(自行车)下去报到的(另请了一部二等车装我的铺盖)。聚星中学实际是一所民办中学(初中公办,高中民办),我也不是师范学校毕业,当地人对我这样一个南京大学的毕业生分配到民办中学当老师都感到很新奇。我在聚星中学当了八年的班主任与语文老师。没有任何书可读,每学期都要带学生下去学工学农,算是接触熟悉了农村生活,我的兴趣转向了文学创作,在杂志上发表了有生活气息的诗歌小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被认作是江苏省新一代崛起的诗人“新宿”。当时南通地区正在筹办一所大学,先称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分院,后称南通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南通大学),缺少师资力量,他们看到了我在杂志上发表的诗歌,南通地区宣传部亲自来人到启东县指名要把我调入南通分院。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在1978年2月从农村民办中学调进了南通分院工作。

我在南通分院只待了半年。因为国家在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招生制度。我在2月调进南通分院时,正逢这年研究生招生开始,我不自量力报考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专业。又经过一番曲折,经过三考,我终于录取。当时组织面试的小组由王运熙、顾易生、王水照三位先生组成,王运熙先生对我当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读过甲骨文金文很感兴趣,当场把我定为先秦两汉文学的研究生。1978年9月,我重返大学学习,走进了复旦大学,开始了我一生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生涯。这时我已三十三岁,还不知道复旦大学是我的丹阳乡贤马相伯所建立。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追求开放与有公信力的史学研究境界——陈红民教授访谈录 2024-05-13
文人视点|龚延明:我的宋代官制与中国科举研究 2024-04-30
“读什么书 如何读书”来夏新:书卷多情似故人 2024-04-03
观像|邓小南:“山水”之间“阅读”天下 2024-03-14
荣新江:去邓广铭先生家拜年的往事 2024-03-13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