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文史动态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书讯 | 《卢文弨批校本仪礼…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讲座预告丨陈志坚:大禹与越人…
 
特别关注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郁达夫眼中的“秘藏之书”
学术纵横
 
南宋都城临安坊巷名称之由来
来源:《杭州文史》第七辑  作者:龚剑锋 温正灿  日期:2020-08-10

清河坊夜景.jpg

宋室南迁,定都临安府(今杭州)后,临安城涌人大量外来人口,城市工商业得到快速发展,原先的“坊、市”封闭、分开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以坊为名,以街巷为中心,以街巷两旁某一地段组成的住宅与商铺交错的新型的“坊、巷”聚居形式。城市的快速发展,工商业的繁荣所带来的城市格局的变化,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困难,为此南宋政府在临安城内增设“厢”级管理机构,将坊巷纳入其管理范围之内,到淳熙年间设立了九个厢,咸淳年间临安城内共有九厢八十五坊。本文将对有关坊巷名称的来历作一考析。文中所引的未注明出处的坊巷名称均出自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十九《坊巷》,见《宋元浙江方志集成》(杭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2册第550页至第553页。

 

因儒家教化而得名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文化,影响极为深远。南宋时期,随着理学兴起,儒家文化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更为文人所推崇。当时,整个社会都在提倡学习儒家经典,遵循儒家教化以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从而做到治国安邦。因而,临安城内众多坊巷的命名与儒家教化相关。

    修文坊:“官巷北,即旧将作监巷”。修文其解为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在《国语•周语上》曾载“有不卒则修文”。南宋时,将作监曾一度在此坊内,故此坊被称为将作监巷,后将作监移至保民坊。

    修义坊:“市西坊北,俗呼菱椒巷”。修义其意为遵循礼仪,《管子•君臣》中曾将其表述为“能上尽言于主,下致力于民,而足以修义从令者,忠臣也”。南宋时,此坊还是肉类交易市场,故又被称为内市巷。明时严州淳安人商辂应试科举,连中三元,故此建三元坊牌坊,又称三元坊巷。

    秀义坊:积善坊北,俗呼下百戏巷。南宋时此坊内建有祭祀唐代雎阳守将张巡的东平王庙,以彰显其大义,故称秀义。秀,可作优异理解。义即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德化坊:“旧系木子巷,今在对岸潘阆巷口”。德化其意为以德行感化,见于《韩非子•难一》“舜其信仁乎!乃射籍处苦而民从之,故日:圣人之德化乎!”又因北宋文学家潘阆曾居住在此巷之内,故又称此巷为潘闽巷。

    兴德坊:“盐桥下西堍”。兴德其解为振兴道德,发扬圣德。此坊内住有善人蒋崇仁,蒋崇仁死时嘱咐其二位弟弟多做善事,其弟谨遵兄训,广做善事。因而,他们二人得到朝廷的赏赐,坊内居民就为他们立祠,此坊因此被称为兴德坊。又因此坊在盐桥下,故被俗称为盐桥巷。

    积善坊:“银翁中酒库北,俗呼上百戏巷”。积善其意为积累善行。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曾写道“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南宋时,每逢元宵佳节,此坊内都会有各种傀儡戏表演,故俗呼上百戏巷。

    美化坊:“府学西入巷”。美化其意为美好的教化,《诗•周南•汉广序》中曾写道“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又因南宋时,此坊内有一小土丘被称为竹园山,所以此坊也被称为竹园山巷。

    教睦坊:“银翁中酒库南,俗呼狗儿山巷”。教睦其意为教化和睦。因狗儿山麓在此坊西边,故俗称狗儿山巷。

    教钦坊:“北酒库东,面南,俗呼竹竿巷”。教意为教化指导,钦即恭敬。南宋该坊是征收两浙竹木税的府衙所在,故俗称竹竿巷。

    孝仁坊:“和宁门外西”。又作仁孝坊。孝仁其意为仁爱孝顺,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孝悌是仁的基础。此坊西通清平山,故南宋时也被称呼为清平山巷。宋时,坊内住有一严姓医生,曾治好宋孝宗的痢疾因而被封官赐金杵臼,当时被称为金杵臼严防御家,也被后世称为严官巷。

    仁美坊:“俗呼石板巷,在通判北厅东”。仁即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仁美意为高尚的道德。坊内有流福水沟流经,水沟上盖石板,故称石板巷。

    里仁坊:“修文坊北,俗呼陶家巷”。在《论语•里仁》中曾写道“里仁为美”,郑玄解其意为“里者,仁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其意为居于仁者之里也。

    兴礼坊:“旧对清河坊,成淳四年建宗阳官,辟为御路,遂移入官墙之东,属右四厢界”。兴礼其意为倡兴礼仪。

    纯礼坊:“俗呼后洋街巷”。纯,意为纯洁,单一无杂。礼即为礼仪。此坊在南宋时为王府集中地,纯礼之称应与此有关。又因古时此地为江河码头故俗称后洋街巷。

    清风坊:“庄文府南,俗呼活水巷”。清风多喻意高贵的品格,体现出淡泊名利的志向。此坊有河经过,活水出于此,故俗名为活水巷。

    怀信坊:“保民坊对,俗呼糍糰巷”。怀信其意为怀抱忠诚,在《楚辞•九章•涉江》曾写道“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蒋骥注解为:“怀信,怀抱忠信也。”糙团即为吴人在“稻稿日”煮新糯米和赤豆作团祀炤,此俗称应与此习俗相关。

中和坊:“楼店务巷,旧名净因坊”。中和,取自《中庸》一书,“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此坊内原有一座净因寺塔,故旧称净因坊。南宋时,净因寺被扩建为府衙,内有中和堂,故后人就将净因坊改称为中和坊。又因坊内有一政府机构楼店务,所以当时也将此坊称之为楼店务巷。

 

因追求吉祥而得名

    中国使用吉祥语的传统自古有之,吉祥语是具有吉祥意义、表示祝福的词语,是人们渴望平安、希望富裕、祈求幸福、热爱生活的具体体现。因而,南宋临安城内就有许多坊巷的名称与吉祥语相关。

    怀庆坊:“秘书省相对”。怀庆有感怀庆祝之意。此地通宝月山,所以也被称为宝月山巷。

    兴庆坊:“结缚桥西,俗呼前洋街”。兴庆其意为呈现吉庆之兆,北周庾信在其《周宗庙歌》之七中曾写道“月灵兴庆,沙祥发源”。

    长庆坊:“朝天门里,西入忠清庙路”。长庆其名有长久庆祝之意。

    常庆坊:“都税务南,俗呼柴垛桥巷”。常其意解为长久不变,庆即为祝贺之意。

    康裕坊:“御史台西,俗呼八作司巷”。康裕其意为健康丰润。

    泰和坊:“安荣坊相对,俗呼糯米仓巷”。泰和可以理解为安泰和睦。宋时有糯米仓在此,故称糯米仓巷。

    融和坊:“俗呼灌肺岭巷”。融和其意为融洽和谐。

    丰禾坊:“崇新门内。旧面西,成淳三年建今上皇后家庙宅第,遂移稍东,面南”。南宋时,此坊内建有丰禾仓,故称此名。此坊面积较大,坊内多贵族府邸。丰即为多、充足之意,禾代指为谷类植物。丰禾表达了希望农业丰收的愿望。

    丰豫坊:“凌家桥西,府学在此坊内”。丰豫其意为富盛安乐。

    寿域坊:“太庙南,俗呼粮料院巷”。“寿域”意出《汉书•礼乐志》“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是说以仁义礼制治理天下,使百姓沐浴恩泽,安逸而长寿。后人遂以寿域来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又因南宋时,寿域坊是各司、各军的粮料院府衙所在地,故而俗称粮料院巷。

    普宁坊:“观桥北,俗呼清远桥巷”。普即为全、遍之意。宁,意为平定,安定。该坊俗称得名与其坊前有一座清远桥有关。

    富乐坊:“修义坊北,俗呼卖马巷”。其意为富裕安乐。《汉书•食货志上》曾有表述“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

    众乐坊:“富乐坊北,俗呼虎跑泉巷”。南宋时坊内有著名的酒楼中和酒楼,同时又有政府的一个酒库。其意为众人皆乐。

    太平坊:“通和坊相对”。太平其意为天下太平,指盛世。南宋大将张俊曾在坊内开办酒楼太平楼,因而得名。

    昌乐坊:“蒲桥东”。昌乐其意为兴盛康乐。

    安荣坊:“泰和坊相对”。南宋国史馆就在此处。其名为安定繁荣之意。

    福德坊:“保和坊内,成淳元年,居民建”。其名为有福有德之意。

    富乐坊:“荐桥西”。其名有富裕而安乐之意。

    清平坊:“朝天门外,面南,俗呼沙皮巷”。其名有太平之意。

    贤福坊:“市西坊对,俗呼坝东巷”。贤即为多才之人。市西坊俗称呼坝巷,两坊相对,故贤福坊俗称呼坝东巷。

    兰陵坊:“贤福坊北,俗呼水巷”。兰陵,原为古代名邑之名,据传由屈原命名,兰,有圣王之香,陵为高地。因而兰陵坊有“圣地”的喻意。

    同德坊:“祥符寺西,俗呼灯心巷,在御街北”。其名有同心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的意思。

    嘉新坊:“北酒库东,面北,俗呼七郎堂巷”。嘉,有美好、赞许、吉庆等意。新即为新气象之意。南宋时,此坊内有座将庙,祭祀神灵蒋崇仁。蒋崇仁在其家中排行第七,大家称呼为七郎,于是后人将七郎堂为巷名,俗称七郎堂巷。

 

因政治理念而得名

    中国古代大多按照儒家思想统治社会、管理国家,许多执政理念也体现在坊巷名称上。如:

    招贤坊:“旧在仁和县巷”。招贤即为招揽贤人之意。仁和县府衙原本不在此处,后迁于此,故又称为仁和县巷。

    登省坊:“仁和县前,咸淳五年,知县郭应酉买民地立”。此坊名称来源与仁和县学在此有关,其名有登科及第,掌管三省六部权利之意。

    近民坊:“府治东,由左司理院前出河下”。近民其意则为贴近百姓。南宋时,左司理院曾在此坊之内,故又被称为左院前巷。

    定民坊:“戒民坊相对,俗呼中棚巷”。定,意为安定,定民即为安定百姓。此坊因其位于中棚桥西,故俗呼中棚巷。

    延定坊:“纯礼坊对,俗呼鹅鸭桥巷”。延,意为长久,延定其意为长久的安定。此坊俗名来历也是因其坊前有一座鹅鸭桥,故得此名。

    戒民坊:“定民坊相对,俗呼棚桥巷,今为市曹”。戒,意为警戒、告诫。此坊被称之为戒民坊,与其在南宋时此地曾是行刑之地,内合有戒民之意相关,市曹在古时多为处决犯人之地。又因此坊之前,有座棚桥因而也被称呼为棚桥巷。

    羲和坊:“寿安坊对,俗呼炭桥巷”。羲和为远古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其掌握时间的节奏和制度。此坊俗称也与桥名相关,因坊前有座炭桥,故得此俗称,

    钦善坊:“井亭桥南,俗呼闻扇子巷”。钦,其意为皇帝亲自所做(有时也指代表皇帝做事)。

    善履坊:“芳润桥东”。善,意为完美。履即为履行职责。

    保信坊:“里仁坊北,俗呼剪刀股巷”。其意为确保守信。

    睦亲坊:“定民坊相对,俗呼宗学巷”。睦亲其意为对宗族和睦、对外亲友好,此坊正是因南宋朝廷为南渡来杭的宋室宗亲而建的睦亲宅而得名。又因坊内建有专门为培养宗室子弟的学校——宗学,而被俗称为宗学巷。

    通和坊:“太平坊对,俗呼金波桥巷”。通和解释为互相往来和好。此坊前面正好有座金波桥,故俗称为金波桥巷。

    保和坊:“安国坊相对,俗呼砖街巷”。保和其意为保持心志和顺,身体安适。此坊内巷道多用砖块铺成,因而有此俗称。

    字民坊:“钱塘县前”。字民其意为抚治、管理百姓。在《逸周书•本典》中曾写道“字民之道,礼乐所生”。此坊名称因当时知府潜说友将宋度宗亲笔题书《字民》《牧民》二训之事作记,故在府衙前立字民坊。

    平易坊:“钱塘县前”。平易坊与字民坊同在钱塘县衙之前,二者相连。其名意为平和简易。

怀远坊:“安国坊北,俗呼军头司巷”。怀远意为安抚边远的人。怀远即希望边关和平、宁静。此坊因其坊内曾有怀远驿而得名。怀远驿是南宋初年接侍外国宾客和使者的地方。又因当时的军头司也在此坊内,故而俗称军头司巷。军头司是宋时主管文思院、御辇院保卫工作的政府机构。

 

  因名人居住而得名

    名人作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享有高度知名度的人,有着超越常人的影响力。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文人骚客一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其影响力就会体现在各个方面,从古至今,就有许多名称的来源与名人相关。南宋临安城内就有不少坊巷的名称与其坊内居住的名人相关。

    大隐坊:“都酒务西,新房廊巷口相对”。宋时有隐士徐夷居住于此,宋徽宗曾征召他入朝为官,他都不愿出仕,因而定名为大隐坊。大隐有大隐隐于市之意。

    清河坊:“宗阳宫御路对”。南宋定都杭州后,筑九里皇城,开十里天街。于是,在宫城外围,天街两侧,皇亲国戚,权贵内侍纷纷修建宫室私宅。而清河坊的得名,与当时的太师张俊有关,建炎三年( 1129),张俊在明州(今宁波)击退金兵,取得高桥大捷,晚年封为清河郡王,倍受宠遇。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这一带就被称为“清河坊”。

    清和坊:“洪福桥西,杨和王府巷”。杨和王府在此坊内,故称杨和王府巷。宋高宗时,杨沂中官拜殿前司都指挥使,被封为杨和郡王。

武志坊:“羲和坊北,俗呼李博士桥巷”。关于此坊名称来历,却是与一人相关。据史书记载,宋宁宗时此坊内住有一人,名叫李性傅,他曾参与编修《武志》一书,故将此坊名称呼为武志坊。又因其中进士之后,先后被封为武学博士及太常寺博士,因而坊前之桥被称呼为李博士桥,故而此坊也被俗称李博士桥巷。

 

  因商业市场而得名

    南宋时期,临安城内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因而商业活动的痕迹,对于坊巷名称的命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市南坊:“太平坊北,俗呼巾子巷”。杭州在成为南宋都城之前,仅有一个“市”作为城内的贸易市场,此坊就在“市”的南边,故称此名。当时坊内有家著名幞头铺,所以此坊俗呼巾子巷。南宋和元朝时都曾在此坊设立惠民药局,因此此坊也被后世称为惠民巷,沿呼至今。

    市西坊:“俗呼坝头,又日三桥街,今为市曹”。此坊也是因其在杭州旧“市”之西,故称此名。“钱塘旧治武林山,犹云逼江,则今之湖固与江通也。华信筑塘,乃徒平地,则已渐为陆矣。若沙河、漾沙坑与所谓坝头之类,皆古水所及也”。据书记载此处为江海坝头,因而俗呼坝头。

    后市街:“吴山北坊相对”。后市即其位于杭州旧“市”之后故而得名。后周时有街,前为朝廷,后为市肆,称前朝后市。宋时此地亦面向万松岭皇宫所在,本身为闹市,故名后市

 

因山而得名

    古时,文人骚客多喜欢咏山咏水,寄情于山水之中。对于山水总有着莫名的情感,喜欢用山水来命名,临安城内就有几处坊巷的名称因其临近的山而得名。

    吴山坊:“俗呼吴山井巷”。因其地处吴山东麓故得此名。坊内有口大井,为吴越国时期开凿,被誉为“钱塘第一泉”。

    吴山北坊:“后市街对”。因其地处吴山北麓而得名。

寿安坊:“羲和坊对,俗呼官巷”。北宋时,西京河南府治洛阳有寿安山,遍植名花。后宋高宗来到此处,见此地各色名花云集相似于寿安山,故称此处为寿安坊。至于官巷之名的来历则有多种说法,其一杭州成陆时间较晚,此地到羊坝头一带原是海湾边上的渡口,称为官涧口,后讹为官巷口。另一说法为宋时“冠子衍”设于此,因而被称为冠巷,后被讹传为官巷。

 

因桥梁、水井、小河而得名

    临安城背山面海,城内河流密布,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临安城内有着众多桥梁、水井,同时这些桥梁、水井、河流又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对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临安城内不少坊巷的名称就与这些桥梁、水井、河流相关。

    天井坊:“天井巷,旧名通浙坊,稍西为龙舌头”。此坊内曾有一黑龙潭,相传与浙江(钱塘江)相通,故旧称通浙坊。关于天井巷之称有两种说法,其一为自居易为杭州刺史时曾祭祀此黑龙潭龙神,改称此潭为天井,故而得名。另有一说,此巷口曾有一后唐清泰二年所开的大井,故称此名。

    甘泉坊:“相国井巷口,与井亭桥对”。甘泉其解为甜美的泉水。坊内有口大井为唐时杭州刺史李泌命人开凿,后因李泌升为宰相,此井也被称呼为相国井,甘泉坊也被称呼为相国井巷。

    宁海坊:“荐桥东,面北”。宁,其意为平定、安定。南宋时,坊内有口四眼井,据传“水宜染紫”,因此也被后人称之为宜井巷,后被讹传为义井巷。

    登平坊:“和宁门外东”。登平其意为谷熟年丰,指升平、太平。登平坊内有座登平桥,因而得名。此坊在成淳年间才开始称呼登平坊,南宋初年,曾因相国府在坊内,被称为相国府巷。

    新安坊:“戒民坊北,俗呼新桥楼巷”。此坊坊前有一座新安桥,故称此名。

    流福坊:“府治前西”。福,意为幸运、福气,流福即为有福气经过。宋时,曾有小河流福沟流经此坊,故称此名。

    东巷坊。又名中沙巷,因位于中沙河西岸而得名,中沙河唐前称茅山河。

西巷坊:“并在荐桥东,面南,俗呼上中沙巷”。此坊俗名与流经此处的中沙河相关,因位于中沙巷上方,故称为上中沙巷。

 

因宗教建筑而得名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使信众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宗教建筑作为宗教的外在延伸,有着其独特的灵魂。南宋时临安城内就有不少寺庙、道观,其中就有不少的坊巷名称与这些宗教建筑相关。

    报恩坊:“保和坊北,俗呼观巷”。报恩意为报答恩情,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坊内旧有开元官,后改称为报恩光孝观,此坊因此被称为报恩坊。

    天庆坊:“天庆观巷,在宰执府北”。天庆意为上天的赐福,在《仪礼•士冠礼》中写道“黄者无疆,受天之庆”。坊内建有天庆观,故而称呼此名。此坊还是南宋宗正司(掌管皇族的机构)所在地。又因南宋政府在此建太庙,因而此地也被称之为太庙巷。

    保民坊:“天庆坊北,俗呼庙巷”。保民其意为保护人民,《左传•昭公十八年》“子大叔日:‘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其保民二字应与一件传说有关,据传当时杭州城内大火,空中出现上面写有乔、陆两字的旗帜,而后大火即熄灭。恰巧,保民坊内建有昭节庙,祭祀的正是乔元、陆机二神,百姓对此深信不已。

安国坊:“保和坊相对,俗呼北桥巷”。安国其意为使国家安定。此坊之内有座安国寺,故称此名。又因坊内还有座北桥,故也被俗称为北桥巷。

 

因新近开建而得名

    临安城内的坊巷在南宋定都临安城后基本已经形成定局,但是随着经济活动不断深入,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原先的坊巷安排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需要。因而在南宋定都临安到咸淳年间之前,又有不少坊巷被新开出来,而这些坊巷的名称也大多带有新字。

    新街:“融和坊北”。此坊顾名思义,因其是在南宋中期从融和坊与太平坊之间分出来的一条街,故而称为新街坊,也被称为太平坊大街。此坊虽是后分出来,但是十分繁华,商铺林立,更因坊内有“五间楼”,故俗祢“五花儿中心”。

    南新街:“清河坊里,御史台对”。此街巷是南宋后期才新开辟出来的,故称南新街。

    新开坊:“朝天门外,清平坊内转东”。此坊名称来历相对简单,因其是南宋中期新开的坊,故称此名。又因此坊在南宋时,是交易布匹的场所,因此也被称呼为布市巷。

    新开南巷:“荐桥、富乐坊对”。此巷因是南宋中期新开的,故称此名。

    新开北巷:“日新桥东”。此巷与新开南巷相邻,其名应该也与其新开有关。

    南宋都城临安,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以坊巷为主的聚居形式,这种新型的聚居形式因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同时又反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临安城内的经济繁荣。通过考析临安城内的坊巷命名的来历,我们发现其命名与儒家教化、追求吉祥、政治理念相关,也同名人居住、商业市场、山川、小桥、水井、宗教建筑等密切相关。从这些坊巷名称中,我们也能够窥探到当时临安城内城市空间布局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状况,可以说坊巷名称也是当时临安城自然、社会状态的一个缩影。

相关内容
民国沪杭帮会关系初探——以张啸林、杜月笙为中心 2024-04-17
杨时的余杭、萧山讲学及其政治实践(下) 2024-04-10
杨时的余杭、萧山讲学及其政治实践(上) 2024-04-08
心昭日月,忠耀千秋——龚延明《岳飞评传》 2024-03-29
西泠印社百年撰志修史及其文化影响述论 2024-03-2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