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信笔钱塘,回首…
浙江文丛0857-0862:…
《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二辑…
【遇见·宝藏】活动招募丨走进…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信笔钱塘,回首…
半个世纪九堡人写在纸片上的历…
皋亭万树桃花红
一篇“石破天惊”的报道
史林春秋
 
纪念︱郭汉城先生访谈录(下)
来源:文艺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10-21

“海天浩思正漫漫”

——耄耋之年对当代戏曲研究的期待与展望

  李小菊 您现在虽然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但是仍然很忙。2008年您出版了《当代中国戏曲轨迹》一书,2009年您的诗集《淡渍诗词钞》又出版。您现在平时都做些什么?

  郭汉城  我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是仍然很忙。一个是整理自己旧的和新写的文章,另外就是经常写写诗词。我写诗词已经成了一个习惯,尤其是现在,睡眠时间很有限,凌晨醒了之后,就酝酿新的诗词。我新创作了一首《水龙吟·春至》的词,可以拿给你看(郭老把新创作的词拿给我):

  几番雨雨风风。等闲到得春时节。绿杨摇影、桃花喷火、李花吟雪。路畔引人,有迎春客,黄金簇叠。算人生何事,高情热血,能民富,真豪杰。  老去心肠无别。又何伤斑黄思咽。无私朝曦,殷殷临照,有情耄耋。梦里依稀,孤悬云磴,天边足迹。拾星辰,恰被娇声唤醒,依依绕膝。

  这里的“斑黄”指的是我的眼睛不好,“思咽”是指我的思维能力已经不如从前了。

  李小菊 您的思维非常活跃,思路也非常清晰。“娇声唤醒”、“依依绕膝”的就是您的小重孙女了(这是最后一次访谈时补充的内容,访谈刚刚开始,郭老三岁的小重孙女此时恰好依偎在他身旁)。除了含饴弄孙,安享晚年,您仍然关心和思考着中国戏曲的命运和前途。目前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郭汉城  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国戏曲现在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怎样解决戏曲危机?张庚先生去世之前就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他认为解决戏曲危机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培养高境界的戏曲人才,包括戏曲演员、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的人才。

  李小菊 您说的这一点确实是现在戏曲面临的问题,近些年来优秀的戏曲剧本比较缺乏,真正的戏曲导演比较少,许多话剧导演来导戏曲,造成了戏曲“话剧加唱”等许多问题。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在进行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课题,您对这个问题也非常关注,您能谈谈这个问题吗?

  郭汉城  这是中国戏曲研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有了戏曲艺术表演体系,就可以使现实存在的许多思想问题、理论问题迎刃而解,可以大大推动、指导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11021102243.jpg

1999年,《文艺研究》创刊二十周年,郭汉城先生为本刊题词


  李小菊 这个课题是张庚先生和您一直非常希望能够开展的,您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郭汉城  建立中国戏曲表演体系是张庚先生的遗愿,也是戏曲研究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以前虽然有过一些零星的研究,但是整个戏曲表演体系还有待戏曲学人建立与深入研究。但是做起来很困难。中国戏曲是一个大的、复杂的大家庭,从原始形态到最高水平的京剧、昆曲,乃至民间小戏,都需要认真地研究。这恐怕不是少数人能够完成的。要做这个课题,一方面需要大量懂戏曲的人才,另外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要全面掌握资料,了解情况。可不可以这样来进行这项工作:一,适当地、一定程度地与地方合作,比如剧种中的昆曲、高腔系统、梆子系统、京剧也就是皮黄系统、民间小戏等,先分别了解情况,进行研究,有了这个基础,将来再集中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二,要搞专题。如声腔系统、表演、每个剧种或同一个声腔系统等,认识其相同和不同,总结它们的基本规律,然后才能概括出戏曲表演原理性的东西。现在有许多资料可以参考,像各地的剧种史、《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等,都是很好的资料,要分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三,我们应该对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的表演特点进行总结研究,在这方面已经有过一些成果,一些著名戏曲演员的回忆录和访谈录已经整理出版,这是很好的基础,也是很好的资料。四,不但要研究中国当代的戏曲表演体系,还要研究古代戏曲的表演体系,古代戏曲表演体系的研究会更加困难一些,不过我们可以从史料、文物等资料入手来研究。像昆曲的表演体系研究,除了对当代昆曲进行研究,还可以从曲谱、身段谱等入手进行研究。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应该对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进行总结,把中国戏曲艺术的特殊规律阐释清楚。

微信图片_20211021102327.jpg

2019年,《文艺研究》创刊四十周年,郭汉城先生为本刊题词


  李小菊 访谈已经先后进行了五次,您的精力始终非常充沛,思维逻辑也非常清楚,感谢您,也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

  郭汉城  你辛苦了,感谢你,也感谢《文艺研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



*本文标题全部取自郭汉城先生诗词作品。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观像|邓小南:“山水”之间“阅读”天下 2024-03-14
荣新江:去邓广铭先生家拜年的往事 2024-03-13
吴宗国先生纪念专栏|邓小南:​忆念吴宗国老师 2024-02-02
戴逸 | 治史入门:我的学术生涯 2024-01-25
史学人生|孙达人教授 2024-01-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