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文史动态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特别关注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神秘广告背后的历史真相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学术纵横
 
石祥丨八千卷楼未刊题跋五则辑释
来源:书目文献微信公众号  作者:石祥  日期:2021-10-28

注:文发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此据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石祥老师授权发布。


八千卷楼未刊题跋五则辑释

石  祥

摘  要:本文从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八千卷楼藏书,逐一目验原书,辑录丁氏题跋五篇,均为此前未经刊布者,并对跋中所涉人物、文献、史事等加以考释。

关键词:丁丙 丁仁 丁申 八千卷楼 藏书题跋

 

杭州八千卷楼丁氏是清末著名藏书家,在藏书、刻书、著书等文献活动的诸方面均有显著成绩,在清代藏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藏书多经丁丙题跋,此外,丁申、丁立诚、丁立中、丁仁亦撰有相当数量的题跋。这些题跋大多关涉文献流布、藏书掌故与版本考订,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绝大多数迄今未经整理刊布。

1907年,八千卷楼藏书整体售与江南图书馆,绝大部分经丁氏题跋的本子今藏南京图书馆,但也有少数流入其他收藏机构。笔者兹从浙江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提阅丁氏旧藏,辑录丁氏未刊题跋数篇,加以考释,供学界同仁参考。

1.浙江图书馆藏清丁丙眠云精舍抄本《禅髓》《禅考》《禅警》《禅学》《禅偈》

莲池大师以六字真言□入佛海,不欲以语言文字之障,贻误后学,然偶然类记,以备遗忘,亦法门中之小止观也。右凡五类,曰禅髓,曰禅考,曰禅警,曰禅学,曰禅偈,未尝编入《云棲法汇》。明万历间,吾杭胡居士文焕汇刻于《格致丛书》中,三百年来流传绝罕,即缁流亦少挂眼。宏憙和上,固云棲之法乳也,清修梵行,绍振宗风,分主城西之龙兴寺、华邬之眠云室,虔请东瀛小字全藏刻本参观而礼诵之,余方外交之最挚者也。因依原刻写成五卷,奉充供养,庶与香光墨宝永镇山门。光绪丙申(二十二年,1896)秋九月,优婆塞丁丙合十记。(扉页,钤“丁”朱文小方印)

该本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版心下刻“眠云精舍”。

莲池大师,即明代高僧释祩宏。祩宏,俗姓沈,字佛慧,别号莲池,仁和人。久居杭州云栖寺,为莲宗八祖,撰有《阿弥陀经疏钞》《戒疏发隐》《净土疑辩》等数十种。《云棲法汇》乃祩宏圆寂后门人所辑,分释经、辑古、手著三类,收录祩宏著述三十一种。明胡文焕编刻《格致丛书》,收录祩宏《禅学》一卷,即丁丙此本传抄所据,故跋中称“依原刻写成五卷”。

丁丙曾刻祩宏《云棲纪事》《孝义无碍庵录》(以上光绪五年刊)、《武林西湖高僧事略续》(光绪七年刊),均收入《武林掌故丛编》。龙兴寺即杭州城西之龙兴祥符戒坛寺,始建于梁,初名发心寺,唐神龙间改名龙兴寺,吴越钱俶于此设戒坛院,遂称戒坛寺,北宋真宗时改名大中祥符寺。[1]丁丙倩张大昌纂《龙兴祥符戒坛寺志》十二卷,光绪十九年刊入《武林掌故丛编》。

微信图片_20211028093105.jpg

2.浙江图书馆藏清嘉庆爱日轩刻本《砚林诗集》

杭堇浦撰《丁隐君传》,有三子。查《集》中附录长子健诗,《把镜篇寄希曾致尧山甫诸弟》句云:“季也更小年,亦复弄柔翰。”乃第四子也。又《杭郡诗三辑》卷二十五丁兰诗《敬题五叔抱风遗稿后》五律一首,乃有五子也。兰为次子传之子,字孝通,号子鲁。《三辑》卷二十黄士珣诗《正月二十一日移厉木主》第三首诗注有“龙泓先生为先君师,予师先生孙兰谷先生。自兰谷师亡后,丁氏亦无人矣”云云。疑兰谷乃兰之别字,待考。抱风为老人五子,先叔祖撰兰之小传,中云:“按《府志·艺文》,有《抱风集》一卷、《夔斋杂文》一卷,丁仲夔斋撰。不知此子何名,抑先幼殇耶?恐即仲字,与健、传、佺、仲旁同也。四子字山甫,名则不知。”古稀老人丁辅之并记。戊子(1948)正月。(卷首《丁隐君传》后天头处,朱笔)

生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卒乾隆三十年乙酉,此《疑年补录》所辑,云见道古堂杭撰《丁隐君传》。此即是也,并无生卒之年,《疑年录》之辑不可为据。前年得老人书《乡里糕歌为汪荻江作》,乃丙戌春正四日,已在乙酉次年,甚讶。阅此集,后五年庚寅尚有两诗,《过忠天庙冬日》、《再有豆腐三绝》,此后无矣。辛卯无诗,乃以是年为卒年也。卒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年七十七。辅之记。(卷首《丁隐君传》后,朱笔)

同治十年,余家当归草堂刻《西泠五布衣遗著》,有老人自序,不知从何处钞得。此刻见数册,皆无自序。丁丑寇滔,八千卷楼烬于火,即重刻初拓亦无存者。寓沪得此本,乃假余家刻本补书之。余有《续补遗》,亦不可得,为之惘然。甲申(1944)三月,丁辅之记,时年六十六。(卷首补抄自序后,墨笔,下钤“丁辅之”朱白文联珠印、“鹤庐”白文方印)

题隐君书丙戌春正所作乡里糕歌藉正疑年补录广印人传之误兼改西泠印社碑刻误处

歌名乡里糕,砚林入卷一。七十二岁作,八分署丙戌。赠交汪荻江,一门咸占毕。嗣归石门蔡,所幸宝剞劂。劫馀出宣氏,因之补残灭。籀讽隐君传,道古文简洁。子孙约略言,又不明生卒。考诸疑年录,卒年云在乙。参广印人传,复又戊子说。计岁皆有误,铸错莫能诘。隐君共五子,三存二则佚。季也字山甫,健诗更明悉。五子字夔斋,名仲见著述。丁兰呼五叔,抱风题五律。或疑即兰谷,天年嗟早杀。为黄士珣师,杭郡诗可质。隐君集四卷,纪年好详察。奉香天竺山,庚寅重阳节。重游中天庙,七六岁冬秩。寒菹冻豆腐,咏此成绝笔。辛卯距乙亥,享寿七十七。祀社四十载,君传尚疑缺。我今跋此歌,印史补真实。

戊子(1948)二月,古稀老人簠叟丁辅之未是草。

《疑年补录》应改:生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卒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年七十七岁。

《广印人传》改同上。

西泠印社石刻小像加更正字。(卷末,朱笔,下钤“花桥水阁人家”朱文长方印)

此本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另有丁仁朱笔批校,并补录丁敬自序。钤“丁辅之”、“鹤庐”、“花桥水阁人家”、“潘尗坡图书印”、“王氏二十八宿研斋秘笈之印”、“灌园藏书”、“山阴傅氏”、“秀州王氏珍藏之印”、“潘氏桐西书屋之印”、“壶日斋藏书印”、“苍虬经眼”、“傅”、“山阴傅华梦斋收藏经籍金石书画印记”等印。可知其先后经潘介繁桐西书屋、傅华(傅以礼子)、王荫嘉二十八宿研斋等递藏。

丁仁字辅之(1879—1949),原名仁友,号子修,又号鹤庐,晚号簠盦、簠叟,丁立诚子。嗜篆刻,发起创办西泠印社,尊崇丁敬,曾辑《砚林集续拾遗》,另辑有《丁丑劫余印存》《西泠八家印存》。丁敬字敬身,号砚林,又号钝丁、龙泓,清钱塘人。精书画、金石、吟咏,尤擅篆刻,开浙派风气,为“西泠八家”之首。

此数跋对于研究丁敬晚年事迹及卒年,有重要参考价值。学界成说为丁敬卒于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寿七十一。丁仁据丁敬手书《乡里糕歌为汪荻江作》末署“丙戌(1766)春正四日”,及此集卷四有作于庚寅(1770)的《冬日重过忠天庙》《豆腐三绝》(丁跋录二诗诗题时略有歧误),以庚寅次年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丁敬再无诗作,推定其卒于是年,排比纪年,坚实不移,可称定谳。唯是时丁仁年届古稀,加之时局动荡,其说未得流布,使乙酉谬说沿袭至今,深可惋惜。

“杭堇浦”“道古堂杭”,指清人杭世骏,字大宗,号堇浦,道古堂为其室名,卒于乾隆三十八年。世骏精研经史,并有诗名,富藏书,著有《续方言》《诸史然疑》《石经考异》《礼经质疑》《道古堂文集》《诗集》等。《丁隐居传》,见《道古堂文集》卷三三,题作“隐君丁敬传”,如丁跋所云,文中未记丁敬生卒年。

《疑年补录》,指清钱椒《补疑年录》,是书为增补钱大昕《疑年录》、吴修《续疑年录》而作,卷四载丁敬生卒年,称年七十一,康熙三十四年乙亥生,乾隆三十年乙酉卒,并有案语称“《道古堂集》有传”。[2](P18)然未称生卒年系据杭世骏所撰丁敬传得出,则钱氏另有史源,此案语仅为提示丁敬传记情况。

“丁丑寇滔,八千卷楼烬于火”,则指1937年日军侵华,杭州沦陷。一般认为,八千卷楼藏书在1907年整体出售给江南图书馆,实际此后丁氏尚保有部分藏书。1937年初夏,浙江省立图书馆举办浙江文献展览会,丁氏以旧抄本《春秋上历表》(《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等多种善本参展,便是明证。[3]由此跋可知,八千卷楼藏书的彻底终结,是在抗战时期。

另案,《杭郡诗三辑》即《国朝杭郡诗三辑》一百卷,丁丙辑。“先叔祖撰兰之小传”,即指是书卷二五丁兰条下丁丙小注。《西泠五布衣遗著》,丁丙辑,收录清人吴颖芳、丁敬、金农、魏之琇、奚冈著述,同治光绪间刊行,中有丁敬《砚林诗集》四卷《拾遗》一卷《砚林印款》一卷。其中《诗集》乃翻刻嘉庆十二年杭州爱日轩刊本,《拾遗》《印款》系丁立诚辑录成书。

微信图片_20211028093122.jpg

3.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戊寅刻本《禁林集》 

光绪己卯秋八月二十日,从登瀛桥试市购得。审为陈春叔表叔先世旧籍,朱记犹新,因归藏弆,俾存手泽。丙遗书数万卷,劫后百计搜罗,无一还璧。今无意得之,而仍还君家。且己卯上距乾隆戊寅百二十载,甲子重周,天道好还,殆为依村表弟辈翔步禁林之兆欤?书此以俟。田家园生丁丙识。(在卷首扉叶,跋前钤“竹书堂”朱文长方印,跋后钤“丁松生”白文方印)

《禁林集》,清杭世骏辑,收录诸家应制颂圣之作。该本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十一字不等,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版心上镌书名。

陈春叔,事迹不详。据《松生府君年谱》,丁丙祖父丁国典元配陈氏,乃陈春叔伯祖修已之女。[4](P2)光绪五年(己卯,1879),行正科乡试,禁林为翰林院雅称,故丁丙赠此以为陈氏子弟得中之吉兆。

微信图片_20211028093125.jpg

4.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清抄本《群书序录》

 

此书从丛残帙中检出。卷面旧题“经籍考”,有朱印,文曰“茗柯有至理”,不知谁氏所录,中多引蒙叟《列朝诗集小传》,又“蒙叟语予”云云,当为康雍间人。每书各采篇首一序,颇似朱灌甫睦㮮《经序》,近海虞张氏《爱日精庐藏书记》即参援其例。惟随手杂钞,往往不分时代。今略为编排,得宋人集一册、元人集一册、明人集二册,其经史子三部当已遗佚,又四部序录,凡二册,所列经史子三类寥寥可数,必非全书,疑为续辑。今题曰“群书序录”,以备目录之一种云。同治七年七月七日,曝书偶记。(下钤“竹书堂”朱文长方印)

谨案《四库提要》,《全唐诗》九百卷,以明胡震亨《唐音统籖》为稿本,而益以内府所藏《全唐诗集》,又旁采碑碣稗史杂书所载补苴,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此录中有《全唐人诗》,为虞山蒙叟集,太兴季沧苇补成,共七百十七卷,得人一千八百九十有五,得诗四万二千九百三十一首。后注“徐健菴得之季氏,今已进呈秘阁”。微此目,几不能讨其源流,旧本之有用如此,又记。(以上均在卷前扉叶) 

此本用无栏格素纸写,每半叶行数字数不定。《八千卷楼书目》卷九史部目录类,著录此书为“群书序录不分卷不著撰人名氏 抄本”。[5](P16)“竹书堂”为丁申藏印,可知此跋为丁申所作。如跋文所述,此系丁氏从残书堆中检出,排比编成,拟定书名,装为六册,其书衣题写书名之字迹与题跋相同,亦当出自丁申手笔,后经衬纸重装,现为十二册。

丁跋称“每书各采篇首一序”,不确。今案原书,各书条目或繁或简,有抄录卷首序者,有并录多首序跋者,有录自赵希弁《读书后志》者(如《孔稚圭集》《陆宣公文集》),亦有自加案语者,如丁跋所提及“徐健菴得之季氏,今已进呈秘阁”即是。且字迹甚为潦草,多有圈改增删之处,似为读书时随笔抄记,后又经修改者,就其形态特征而言,不能排除稿本的可能性。

丁申据书中有“蒙叟语予云云”,判定作者为康雍间人,大致可成立。此外,此书抄录序跋且时加案语的体例,确与后世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记》、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等相仿,然则此书虽作者不详,但作为清初目录著作,在体例上的特点仍值得关注。

又,“朱灌甫睦㮮《经序》”,即明人朱睦㮮《经序录》五卷,四库入存目。该书抄录孔颖达《周易正义序》以下经部书原序120篇。朱睦㮮字灌甫,号西亭,明宗室,为明代嘉靖万历间藏书家,并治经学,著有《易学识遗》《五經稽疑》等。

微信图片_20211028093130.jpg

5.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舆地纪胜》

是书佚五百年。当乾隆朝,诏收天下遗书,仅以《舆地·碑刻》一类采入《四库》。嘉庆朝,阮文达抚浙,始得全书,进呈内府。是时藏书家争相传录,以夸秘珍。自粤东伍氏刊行后,抄本遂减值矣。然余丙寅秋在吴门绿润堂,尝见汪阆源家旧影宋抄二百卷,神采奕奕,真有中郎虎贲之肖。以价昂未购,今尚去来于心目间也。此残帙亦必嘉庆间传抄,喜其适为杭郡,欲讨古缘,一繙即得,未可以一鳞片甲视之。马二槎搜藏富有,观其所记,时在道光三年,文达已得此书进呈,而二槎犹未知之,洵乎博闻广见之不易矣。同治九年春,八千卷楼主人记。(在卷前扉叶,下钤“八千卷楼”朱文方印)

 

此本用无栏格素纸抄写,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仅存卷一至二,一册。卷前另有道光三年重九日马瀛题跋(后钤“二槎”朱文方印),卷末录钱曾《读书敏求记》“舆地纪胜”条。检《八千卷楼书目》卷六史部地理类,《舆地纪胜》仅有“伍氏刊本”(即清咸丰五年伍崇曜粤雅堂刊本),[6](P1)《善本书室藏书志》亦未著录,但丁跋确为真迹无疑。

马瀛,字二槎,浙江海宁人,清嘉道间藏书家,藏书处号汉晋斋、吟香仙馆。八千卷楼收得马氏旧藏甚多,见于《善本书室藏书志》,如卷六著录之宋刊小字本《晋书》,即为马氏旧藏。[7](P10)

“余丙寅秋在吴门绿润堂”,丙寅为同治五年(1866),绿润堂为苏州书坊,在玄妙观前。元刊残本《陆状元集百家注资治通鉴详节》丁丙跋对此次苏州访书之旅,也有描述,称:“同治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小游苏城卧龙街。……同时见于吴市者,尚有圆妙观前绿润堂南宋刻《资治通鉴》全帙、山塘文光堂元刻《资治纲目》五十九卷之四十三卷、道前街渊海堂陈桱《通鉴续编》元刊本,皆古色古香。”[8](P1)

又,绿润堂不仅贩售旧籍,同时亦自刻书籍,多为科举、蒙学、医籍等易于行销者,如道光二十四年刻《留茆盦尺牍丛残》、道光间刻《三家医案合刻》、同治元年刻《四书便蒙》、同治六年刻《养蒙针度》、同治七年刻《书经体注大全合参》《新订四书补注备旨》《七经精华》、同治八年刻《写法切要》、同治十年刻《诗品注释》等。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沈松勤 | 舒亶及其词新论 2024-04-30
民国沪杭帮会关系初探——以张啸林、杜月笙为中心 2024-04-17
杨时的余杭、萧山讲学及其政治实践(下) 2024-04-10
杨时的余杭、萧山讲学及其政治实践(上) 2024-04-08
心昭日月,忠耀千秋——龚延明《岳飞评传》 2024-03-29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