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讲座预告丨陈志坚:大禹与越人…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去世,他…
郑嘉励全新力作《考古四记:田…
 
特别关注
 
郁达夫眼中的“秘藏之书”
三百文买一枝花?
清末民初杭州灵隐寺大殿的复建
上泗山歌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杭州天堂,如你所愿
来源:杭州文史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05-26

微信图片_20220526140057.png

主讲人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陈志坚
主讲人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陈志坚
讲座时间

2022年5月17日

01“下有苏杭”其实是“下有江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语,是杭州千年广告词。但这句广告词并不是某个人灵光一现的创意,并没有知识产权——而是一句谚语,而谚语成于众人之口,具有真实性和通俗性的特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作为顶流谚语,除具备一般谚语的特点外,更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大多数谚语只是在小范围流行,但天堂谚语说是家喻户晓一点不夸张,是个中国人都知道;谚语一般也具有时效性,好像热搜不会一直热,比如天堂谚语的前身,几乎一模一样的“上有天堂,下有员庄”一句,恐怕早就死在了唐朝。但天堂谚语却从宋一直传到今,真可谓击败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谚语。广告词好是表面现象,关键还是质量好,有内涵——持久广泛的流传,说明中国人对“苏杭是天堂”有着持久的、强烈的认同。

那么,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呢?必然是富饶和美丽的。高富帅的标准,那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让中国人投票选最符合高富帅的地方,会在哪里?第一选项应该就是——江南。所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语,反映的内涵其实是——“上有天堂,下有江南”。

天堂谚语萌芽于唐、形成于宋,流传于今的历程,反映的正是江南在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自唐开始形成、并一直保持到今天的史实。其次,而从六朝开始,“江南佳丽地”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杏花春雨江南”成了中国美的经典代表。而杏花、春雨何处没有?何以非要和江南绑在一起?很简单,因为大家觉得江南最美,江南最配。

再问一句,江南的城市很多,何以“苏杭”?实则因为苏、杭乃是江南的代表。放大一点说,苏杭也长期是全国“一线城市”。这是谚语形成的必然性。当然,“苏杭”并称,成为一个组合概念,也具有一点偶然性。而这,就要归功于大诗人白居易了。

02简单回顾“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谚语的发展史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一语精确表达的最早出处,来自元代奥敦周卿(这是一个女真人,姓奥敦)的《双调蟾宫曲·咏西湖》: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最广为人知的谚语出处,是在南宋著名文人范成大的《吴郡志》里记录的谚语: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而目前为止,能追踪到谚语的最早的形式,还可以上溯到两宋之际。曹勋上书高宗的《进前十事札子》中:
臣在虏寨时,具闻虏人言金国择利便谋江南。又曰:“上界有天堂,下界有苏杭”。其势欲往浙江。
杭州学者姜青青在《龙飞凤舞到钱塘》中专章探讨了这一谚语的历程,可资参考。除了这条明线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踪谚语源头的暗线,也就是谚语的雏形。这又有两个线索,一是内容上的,二是形式上的。
内容上的谚语雏形,可以追踪到北宋初年的陶谷,他在《清异录》中论及杭州:
轻清华丽,东南为甲;富兼华夷,余杭又为甲;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余杭”,并不是余杭县,而是余杭郡——杭州的别称。而“地上天宫”显然和地上天堂是一个意思。所以,这句话应该算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滥觞了,只不过形式上还有待发展。
至于这条谚语的成熟形式,其实很早就出现了。据北宋人刘焘的《树萱录》记录说:
员半千有庄在焦戴川北,枕白鹿原。莲塘、竹径、酥酸架、海棠洞会景堂、花坞、药栏、碾磨,麻、稻垄塍鳞次。里谚曰:“上有天堂,下有员庄”。
清代翟灏的《通俗编》也提到了这点:“员半千有庄在焦戴川,极风景之胜,谚曰:‘上有天堂,下有员庄。’苏杭之谚乃仿于此。”    员半千是唐高宗、武则天时代的官员,是唐朝前期人物。可知,这一谚语至少在唐前期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谚语,已经成熟了。需要的只是把员庄的指向,改为“苏杭”。
从元词到南宋范成大,再到北宋曹勋——这是谚语明线的反向追踪。如果说谚语的发展史是一棵树,这部分都是可见的树干。而追踪到陶谷、员半千这两个源头,则开始进入暗线。但还可以进一步,我们要挖出这棵树的根部来看看——追踪的线索就是“苏杭”并称是怎么出现的。时间应该就是在唐代,在五代之前。
03唐人意象中的江南

唐代的“江南”,在唐人心目中已经非常光辉,“上有天堂,下有江南”可谓呼之欲出。

复旦大学张伟然教授《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一文提出了“感觉地理”的概念。地理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认识,还有一个角度,是人们的“感觉”,就是人们对某地方的普遍认同。比如江南,按道理讲,长江以南都是字面上的江南,但是,凭什么人们提起江南,想到的就是太湖流域呢?这就是大家长久形成的认同。看似不科学,但挡不住我喜欢。

唐代时,“江南”几乎已成为好山水的代名词。而且“当时的北方人在描述江南的生活方式时,一如其对江南的自然风光,总带有某种欣赏、赞叹乃至向往的口吻。”比如,在唐人的笔下,江南是与“佳丽”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几乎有以之为别号的趋势。入唐以后,它似乎已成为江南的专利。这指向江南的一个特质:美丽。

唐代地理意象中,还形成了一个“两极”观念——“秦吴”对称,如韩愈“秦吴修且阻,两地无数金”等等。原因就在于:江南特殊的经济财赋地位。因为安史之乱后,“东南八道”成了唐朝的 “财赋之地”(甚至夸张地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江南意象中又有了另外一个特质:富裕。

可以说,“硬实力”的提升,是“江南意象”地位急速上升的根本原因,以致于“当时江南在文化上也隐隐然已成为天下的轴心。”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江南的这种在全国具有的经济、文化等优势地位,自唐以后,一直保持到了今天。这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有长久不衰生命力的真正来源。

04白居易塑造的江南双子星:杭、苏
江南的诸多城市中,杭州在唐代可谓是突飞猛进,原因有很多:1、隋朝杭州立州。2、大运河开通,以杭州为端点。3、杭州是新型的工商业城市:城市人口占比大,城市经济发达,城居规模不断扩大。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夸奖道:“咽喉吴越,势雄江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所以,世家子弟的杜牧也一心谋求杭州刺史一职,为此特地写了《上宰相求杭州启》,堪称是用脚投票。
苏州更是东南地区唯一的“雄州”(雄州在唐后期全国只有十个,相当于今天的一线城市地位)。白居易《苏州刺史谢上表》说:“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兵数不少,税额至多。”唐代的苏州,俨然是江南的老大。
那么,属于后起之秀的杭州,为什么能超过南京、绍兴、镇江(润州)这些中心城市,最终脱颖而出,与苏州组成了一对并称的CP城市呢?第一推手自然要数白居易。
先来看白居易著名的《忆江南》:
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分别咏的是江南、杭州、苏州。显然,白居易诗中,已经将苏杭二州当作了江南的代表来称颂(悄悄的说一句,白居易眼里,杭州在苏州前面)。而这显然是与白居易曾任杭、苏二州刺史有关。
白居易少年时避乱江南,在《吴郡诗石记》提到当年的向往:“贞元初,韦应物为苏州牧,房孺复为杭州牧,皆豪人也。韦嗜诗,房嗜酒,每与宾客一醉一咏,其风流雅韵,多播于吴中。或目韦、房为诗酒仙。时予始年十四五,旅二郡,以幼贱不得与游宴,尤觉其才调高而郡守尊……翌日苏、杭苟获一郡足矣!”
后来有幸实现儿时梦的白居易,“两地江山游得遍,五年风月咏将残”,在二州任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情,诗篇无数。任杭州刺史时,夸口说:“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余杭尽不如。”后来他任苏州刺史,又说苏州“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充满了自豪感。
此后,白居易常将苏杭并称,居然自称是“苏杭两州主”。对苏、杭二州是念念不忘。曾在诗中写道,“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还有“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最好官”,等等。
其实,苏杭也是略有差别,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就说过:“杭土丽且康,苏民富而庶。”苏杭其实都是美丽和富饶的,不过苏州重于富庶,杭州则胜在美丽,是这对组合中的颜值担当了。
对于苏州,白居易的贡献基本上属于锦上添花。而白居易对杭州的品题和广告,可算得上是让杭州脱胎换骨,真正名扬四海。不得不提醒一下的是,白居易的诗名,在唐后期非常之大,乃至于被人评为“广大教化主”,是诗人中的顶级流量明星。杭州算是免费请到了这么一位超级明星当代言人,效果自然是满分。就说“西湖”吧,在白居易之前,诗人提到杭州,集中在两个对象上,灵隐天竺、钱塘潮。西湖则默默无闻,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白居易之后呢,可以说,西子湖几乎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不仅种下了种子,还给种子施了肥,浇了水。白居易对杭州、西湖做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最主要的政绩是为西湖修了长堤。白居易在《钱塘湖石记》一文中说:“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这条长堤,后人称“白公堤”,但并不是今天的白堤(白沙堤)。很明显,白公堤就是横亘于西湖东岸的一条长堤。因为长堤的修建,相当于是给自然湖泊的西湖建造了一条堤坝——目的是为了大大提高蓄水量。白居易的改造,让西湖在农田灌溉、城市供水、运河供水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此后,西湖就成了杭州的生命源泉,不可或缺。白居易所写的《钱塘湖石记》,今天的杭州人,也就恭恭敬敬地将其抄录在圣塘闸的白墙上,感谢和纪念白居易。
向播种者白居易致敬最后,可以总结一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谚语的内涵有二:1、中国人认同的其实是“上有天堂,下有江南”,江南在中国历史后半期的地位是谚语流行的底气所在,是认同的基础。2、苏、杭是江南的最佳代表——美丽、富饶的典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根,扎在唐代,唐后期是谚语形成的萌芽期。而正是白居易,恰逢其时地将“苏杭”打包成了一对cp,并进行了包装推广,我们不妨说,正是白居易,给天堂谚语埋下了一颗种子。
人们常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杭州,没有放过这次机会,让自己长成了人间天堂。杭州要感谢白居易,也没有辜负白居易。今天的杭州人大概可以对白居易说一句不心虚的话:杭州天堂,如你所愿!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本《遇见唐宋八大家》出版 2024-04-19
讲座预告丨陈志坚:大禹与越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典范 2024-04-19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去世,他是良渚文化研究的引路人 2024-04-16
郑嘉励全新力作《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重磅上市 2024-04-10
牟永抗先生藏书和资料捐赠仪式暨《中国史前玉器》首发式活动 2024-04-03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