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惟学讲座】第四十二讲 彭国…
新书 | 《杭州,1938》…
包伟民教授四十年集大成之作《…
“三全本”上新|《梦粱录》:…
 
特别关注
 
良渚申遗的“五子登科”路
墨韵书香
包伟民教授四十年集大成之作《…
关于在杭州高级中学建立中国共…
文史动态
 
浙江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遗址群出土较完好人骨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童笑雨 沈烨冰  日期:2022-09-02

  8月30日,记者获悉,位于浙江湖州雷甸镇杨墩村的中初鸣制玉作坊遗址群小桥头遗址点考古发掘现场,出土了保存较为完好的良渚时期人骨。

微信图片_20220902105922.jpg

发掘现场 图片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生产规模来看,中初鸣制玉作坊遗址群是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良渚时期最大的制玉作坊遗址群。

  “目前,良渚时期的墓葬中人骨保存较为完好的,比较少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初鸣遗址现场负责人朱叶菲对此十分惊喜。

  她介绍,该墓葬长宽分别约为170厘米和70厘米,根据人骨的牙齿和骨盆形态,考古人员判断这是一副成年人的骨架。

  “墓葬中的随葬品只有一个陶豆和陶鼎,这都是良渚时期常见、常用的生活用品。”朱叶菲说,由此可以推断这是一座较为低级的墓葬,该人骨的身份可能是制玉作坊的工匠。“保存完整的人骨对我们后期体质人类学领域的一些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方便博物馆做展示,让大众更加了解良渚时期的人类基本体格。”

(图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惟学讲座】第四十二讲 彭国忠:一个杭州知州的端午词 2025-07-04
新书 | 《杭州,1938》:打开尘封的共有城市记忆 2025-07-04
包伟民教授四十年集大成之作《史学问津》出版 2025-07-02
“三全本”上新|《梦粱录》:全方位展现南宋都城临安的繁华盛景 2025-07-02
讲堂实录 | 宋书“尚意” 2025-07-0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