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之美,美在山水之间,更美在山水与人文水乳交融而形成的独特韵味。 西湖湖滨景区 “三面云山一面城”。湖滨是城湖相融的“明珠”,是文化景观的“荟萃”,也是迎接中外游客的第一抹城市印记。在这条翡翠长廊,多少人对西湖一见倾心?又带走了怎么样的魂萦梦牵? 本期开始,我们带您漫步湖滨景区,于一步一景之间,领略诗画胜景背后那些荡气回肠的精彩传奇。 在湖滨六公园附近,有一座志愿军雕像高高矗立,吸引着来往游人驻足瞻仰。走近细看,只见一位昂首挺胸的年轻战士一手握枪,一手握弹夹,目光坚定的望向远方,似乎早已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保家卫国。 历史背景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也介入战争,因此,朝鲜战争由内战升级为世界性局部战争。为了民族存亡,为了新中国未来的发展,党中央随即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侵略者。 历经三年的殊死战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此次战争的胜利,虽然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新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血洒战场,壮烈牺牲。 雕像创作背景 1953年2月,正当抗美援朝激战正酣之际,为了宏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斗志,当时正在筹建中的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创作三件雕塑任务,其中一件就是《志愿军》。 该雕塑由青年教师叶庆文和他的老师程曼叔先生共同完成,在创作过程中,他们严谨构思、反复推敲,力图表现出志愿军战士英勇的气概和屹立在天寒地冻的前沿哨所严阵以待,保家卫国的主题。 雕像轮廓清晰有力,形体饱满,身上的军用雨披随风飘起有如雄鹰展翅,显示出志愿军战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威武神态。 图为:1953年的志愿军像 1954年,杭州市政府将这座纪念性雕像安放在西湖边的湖滨六公园。2003年,新湖滨景区提升改造时,在叶庆文先生的指导下雕像进行了铸铜翻新,使这尊雕像得以永久保存。 作为历史的产物,这尊雕像已成为西湖边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它时刻提醒着人们战争虽已远去,但那段弥漫着硝烟的峥嵘岁月将深深地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激励吾辈牢记历史、缅怀先烈。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