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夏季炎热,但江南也多湖泊河川,是以畔水纳凉也成为宋画中多见的一种题材。南宋佚名《宫沼纳凉图》,描绘盛夏时候一名着唐人服饰的后妃,其妆容稍显微胖。她在宫女侍从的陪伴下,选在柳荫荷池边乘凉,身旁方矮几上有一硕大的冰盆,里面冰镇着饮料和水果。当时富贵人家夏天避暑,都有类似的贮放冰块以供冷饮和鲜果的器皿。 
▲南宋佚名《宫沼纳凉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宫中避暑,又以建筑中的水殿更显华贵和精巧。 “凉生水殿乐声游,钓得金鳞上御钩。圣德至仁元不杀,指挥皆放小池头。”“水殿钩帘四面风,荷花簇锦照人红。吾皇一曲薰弦罢,万俗泠泠解愠中。”杨皇后的这两首《宫词》描写了大内夏天避暑纳凉时的景象,里面提到的水殿会是怎样形状的建筑呢? 我们来看李嵩的杰作《水殿招凉图》。画中水殿构造非常精巧,为十字脊顶。因是盛夏季节,水殿四周原有的木格子长窗俱已撤去,成为四面通透敞开的凉亭,宜于避暑。水殿之所以称“水殿”,是因为它临靠一座有桥横跨的水闸。当开闸泄流之时,附近一带水气风气必盛,极易带走暑气而取得纳凉的效果。同时水殿基座在建造时被架空,透风排湿,也宜于整个基座保持一定的干燥。 
▲南宋李嵩《水殿招凉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水殿当中的一名白衣女子应是后妃一类的人物,她背后数位侍女环拥,其中两名宫娥各执一把雉扇侍立其后。她看着水殿外两名小儿(小皇子)在泄流中放行两艘帆船模型,与杨皇后《宫词》描写皇帝在水殿放生不同,但临流放舟正是顽童夏日喜好的游戏。在德寿宫的现代考古中,曾发现水闸遗迹,可见当时宫中是有可能存在类似纳凉水殿的。 这幅画上在此出现造型别致的十字脊顶水殿。在宋画中,如北宋《金明池争标图》中的湖中岛上,也有一座十字脊顶建筑。李嵩所画构造非常精美,描绘非常精细,水殿及其水闸和周边环境浑然一体,极富美感,因而也成为不少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时的关注对象。 
▲《金明池争标图》天津博物馆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