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得太过突然,5月的杭州已经高温火力全开。 18日,杭州市政协文史委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及文史、文保、城建和旅游等领域专家,冒着高温和烈日,开展第二次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实地调研。 第一站 浙江工商大学1号科研楼 该楼位于教工路149号,浙江工商大学校园内,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一幢三层,局部带阁楼的砖混结构建筑。
该教学楼建筑体量较大,对称布局,外观简洁,坡屋顶,外墙除西立面后期改涂成绿色并嵌白色涂料线,其余仍保持原有的清水砖墙墙面,建筑内部房间宽敞,保留着原有的混凝土楼梯。目前仍作为教学楼使用,保存状况良好。 第二站 浙江教育学院建筑群 位于文三路140号浙江教育学院内,包括艺体楼(现为文科楼)和河西学生公寓(5号楼)
艺体楼呈凹字形对称布置,防潮层较高,现状保存完好;河西学生公寓目前作为学生宿舍使用,青砖墙面与窗台上下墙面色调搭配具有特色,建筑的外立面较好地保持了时代特征。保存状况良好。 第三站 春 润 庐 位于北山路54号,建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内有两座砖木结构西式花园别墅。 春润庐的业主为当时先后在北大、清华担任教授的著名戏剧理论家宋春舫和他的好友朱润生。别墅建成后曾吸引大批文化名人在此长居短住,如蔡元培、谭熙鸿、马寅初等,被戏称为不挂牌的“北京大学招待所”。 春润庐之前作为民居,多户居民在此居住,目前大部分已经搬出。主体建筑保存完好,围绕主楼有多处搭建建筑,庭院内杂草荒芜,需要进一步整修和合理利用。 第四站 穗 庐 又称鲍庄,位于西湖区北山路94号,始建于1922年,占地2.1亩,是一座集住宅、坟庄、园林于一体的山地园林式花园别墅。
穗庐主体建筑为两层三开间西式别墅,具有浓郁岭南风格。后院园林和八角亭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体现中西合璧的时代特点。 穗庐的主体建筑和不同年代修建的附属建筑均保存完好,但利用不够充分。 参加本次调研的有: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利民、副主任王英, 市政协委员、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主任王恺华,市政协委员、杭州画院副院长缪宏波,文史专家、市政协文史委原副主任王其煌,城建专家、市政协城建委原副主任张和平,旅游专家、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方龙龙,文史学者、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楼毅生,杭州历史文化研究专家丁云川。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第一批10个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在现代大都市的高楼掩映之下,还有许多历史建筑需要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行走之间,总是充满惊喜,你身边有这样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吗,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