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杭城旧影
 
民国时期杭州的西湖园林(上)
来源:《民国杭州历史遗存》  作者:姚毓璆 郑祺生  日期:2018-06-15


杭州西湖自清嘉庆五年(1800)阮元治理后,长期失修,至民国初年,湖水淤浅,荒草丛生,里西湖、汪庄一带全是芦苇。外湖要以竹竿标出航道才能通行,船工谓之“打竿儿”。如遇大风,游船误入淤地,就得“打浅滩儿”,进退两难。杭州建市后,当局捞取水草,情况渐有改变。西湖四周新墅陆续建立,主要祠庙也不断修葺,阶桥改成平桥,苏、白两堤及南山、北山两路陆续建成马路。1937年12月24日日军占领杭州,西湖蒙辱,钱王祠成为马厩,玉泉鱼全被日军吃光。湖之四周萑苻遍地,虽春秋佳日,游客亦甚稀少。人民没有柴火烧饭,只得到西湖群山,远至瑯珰岭、梅家坞等地砍柴挖根。南北两山竟成童秃,万松岭、九里松的松树也被砍光,水土大量流失,西湖更加淤塞。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无暇顾及西湖建设。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期,湖水平均深度仅0.6米,游船过处泛起阵阵泥浆,苏、白两堤桥梁损坏,堤基塌陷,一遇汛期,湖水漫至堤上,花港观鱼景区仅存3亩;曲院风荷更只一亭一碑半亩地;柳浪闻莺荒草遍地,垃圾成堆,整个景区只剩下一处祠庙、一座牌坊、一块诗碑、一株沙朴树、一个石亭子。全市惟有一个花圃在松木场,花的品种仅131种,职工21人,总面积33.43亩,其中培育花卉的只14亩,仅有一座186.5平方米的破烂土温室。到1949年,全市行道树只有5000余棵。

 

曲院风荷

 

民国时期,杭州的公园建设,最早的是湖滨公园。1912年由浙江军政府政事部主持拆除钱塘门至涌金门城墙和旗营城垣,辟新市场,沿湖筑湖滨路,离湖20米处设栏,内杂莳花木,称湖滨公园。南自民众体育场起,迤北一里许,分为一至五公园。1928年,浙江省政府在第三公园码头建立陈英士铜像,像身着戎装,披风飞舞,骏马仰首疾奔,十分英武。设计者为周天初。次年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于第二码头建“北伐阵亡将士纪念塔”,塔顶用炮弹造型,塔型庄严。1930年春,杭州市政府在长生路之北至钱塘门头,用浚湖之泥填为平地,约21亩余,辟为第六公园。1933年开始在第五公园码头,筹建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碑顶有军官士兵两人像,军官持望远镜,手指东北作指挥状,士兵持枪作冲锋状,像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制作。上述诸塑像,沦陷时均被敌伪抛入湖中,公园亦被破坏,抗战胜利后,由市政府重新安置,公园亦重作整治。

 

640.webp (2).jpg

湖滨公园老照片

 

从湖滨公园到断桥,民国时有海宁徐氏的“摹烟别墅”、杭人曹振声的“来音小筑”、周氏的“友常别墅”、粤人邓炽昌的“南阳小庐”、浙江都督杨善德的“云樵书屋”、徐氏的“林荫草堂”、上海药商黄楚九的“九芝小筑”;原清朝王文韶的“停云湖舍”,民国时为沪上颜料商贝润生所得,改名为“味莼湖舍”;至断桥东还有清吴兴张石铭的“绿柔湖舍”,又名“志水堂”。

 

孤山,民国时已形成目前格局。辛亥革命后辟清行宫一部为公园,1927年改称中山公园。次年建中山纪念亭。进公园有“孤山”两字,据说为宋人书写。两字旁有石亭二,为20世纪30年代纪念南洋华侨捐款救济浙江水灾而建。公园东首盘谷中有“西湖天下景”亭,此乃清御花园一角,风景独秀。1932年有黄文中题叠字格联悬于亭,曰:“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并有亭额跋语:“康南海题西湖联,有‘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之语,弥觉坡仙此句可珍也,书额张之。二十一年陇右黄文中。”公园左有浙江忠烈祠,以圣因寺残存屋宇祀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祠前有纪念碑。再东,有1912年迎葬来此的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三烈士墓。其旁有竺绍康烈士墓。公园西有青白山居,依山面湖,飞檐翘角,碧瓦绿墙,典雅雍容,气势不凡,系上海警备司令杨虎建。再西为楼外楼菜馆与西泠印社。

 

640.webp (3).jpg

孤山

 

印社西为俞楼,是前清朴学大师俞樾寓所。原是中式两层楼房。民国初年,由俞樾曾孙俞平伯的舅父许君改为三层。本有围墙,后拆去。

 

孤山后山,有放鹤亭。1915年重修,翘角重檐,朱柱黛瓦,亭额为著名书法家杨学洛题,亭内置康熙临董其昌书南朝鲍照《舞鹤赋》。玛瑙坡下有云亭,是著名书法金石家、岭南诗人许炳趚生圹,亭筑于1920年,时年已77岁,许字奏云,故以云名亭。亭后有“玛瑙坡”题字,是吴昌硕手书。

 

孤山东麓,有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墓。武昌起义后,东南各省克复,清张勋死守南京,负隅顽抗,新军初攻失利,败退镇江,电各省求援。浙江派朱瑞率3000人攻南京,阵亡将士68人。1912年10月烈士41人忠骨归葬孤山(另27人由亲属认领归葬原籍),同葬的还有杭州、武汉两战役中牺牲的2人。墓穴环列为七,俗称“七星坟”。

 

白堤沿外湖处有罗苑,又名“寰瀛一筑”,为犹太巨商哈同于1918年筑,以其妻罗迦陵姓名之。园兼中西制作,楼阁参差,湖上望之犹如海市蜃楼。后经杭人斗争,于1927年由浙江省省务委员会决定收回,为国立艺专所用。

 

640.webp (4).jpg

白堤

 

 西泠桥,1914年重修。桥之东西多名人墓葬。桥东有著名诗僧苏曼殊墓。苏曼殊1918年逝世后,在上海停柩6年,至1924年由柳亚子等集资葬于此。墓前有甬道,十余步外有曼殊大师塔,塔铭由诸贞壮作书,写着曼殊大师生平。后来由于时局变迁,曼殊墓无人管理。至1934年,虽然“墓木已拱”,但“迄今过者只能就丰碑茂草为一凭吊而已”。抗日战争胜利后,荒草丛生,墓壁坍塌,今墓已不存。

 

640.webp (5).jpg

西泠桥

 

桥西有秋瑾墓,1908年由秋瑾好友桐城吴芝瑛及石门徐自华将其茔葬于西泠桥凤林寺前,并由吴芝瑛书墓碑,曰:“鉴湖女侠秋瑾之墓”,徐自华撰《鉴湖女侠秋君墓志》。是年冬清御史常徽奏请削平秋墓。浙江巡抚派兵督责秋瑾兄秋誉章发其墓,灵柩寄绍兴严家潭。不久运往湖南湘潭,与夫合葬。辛亥革命后,秋社同志发起将柩迁回西泠桥畔,凤林寺主持捐其西地建新墓。秋柩于1913年7月19日归葬,原墓址建风雨亭,取女侠“秋风秋雨愁煞人”之意,由孙中山书“巾帼英雄”额,冯玉祥撰写“丹心应结平权果,碧血长开革命花”联。风雨亭因柱木被白蚁蛀蚀,至1927年倒坍。

 

640.webp (6).jpg

秋瑾墓

 

秋墓之西有陶成章、杨哲商、沈由智三烈士墓。陶成章1912年2月被刺,后由浙江都督蒋尊簋迎葬于西泠桥畔,杨、沈两烈士亦从事反清革命事业。秋墓之东有郑贞女墓、武松墓。武松者,其迹不可考,“好事者负土立石焉”,民国时由上海闻人黄金荣、杜月笙等建亭,墓亦修葺一新,额为“嵚奇环伟”,有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

 

1924年,保俶塔已欹斜。1933年由市长赵志游与邑人程学銮等集资重新拆建,主持工程者为吴寅。塔自3月1日开工,至6月30日竣工,费时122天。拆建时塔中所藏旧经,悉已腐烂。塔顶有铜制物一圈,上刻前次修建时捐资人姓名。此次修建于铜圈之中置一木箱,以科学方法抽去空气,外裹铁皮,再用水泥涂敷。箱中有余绍宋之书法、钱士青之《钱氏家乘》一函、吴兴某女士所绘之观音像二帧、程学銮之《脉望仙馆十三经注疏》全部以及其母之《禅门日诵》一函,以“备异日之考证也”。

 

640.webp (7).jpg

保俶塔

 

葛岭之葛仙庵,旧名涵青道院。传说葛洪炼丹中配成多种染料,故染业及颜料业中人奉他为祖师。民国时,由染业及颜料业中人建抱朴庐,颇宏宽,悬吴昌硕“渥丹养素”横额,笔法遒劲,如苍松虬龙。壁上中供葛洪像,旁附西人精染业学者之像,并以中西文字说明。1915年在葛岭下建山门,有周天鹏、杨世伟、杨学洛等题字。其时又修葺了流丹阁、览灿亭。1923年又在葛仙祠下平台上建枕漱亭。祠旁之初阳台,因久废,民国初由染业杨叔英重建。

 

黄龙洞清末民初有羽士从粤东来,募资在黄龙洞旧址构筑假山,叠石拓洞,引泉凿龙,增筑殿宇,据其题记,大多筑于1923—1931年年间。

 

640.webp (8).jpg

黄龙洞

 

宝石山东南有坚匏别墅,晚清吴兴南浔嘉业堂主刘锦藻建,俗称“小莲庄”,又称“小刘庄”。民国时其园未败,陈布雷夫妇曾住此。园虽仅10余亩,但依山傍湖,尽得湖山之胜。园内有正屋数楹,偏厢几间,回廊曲折,花木扶疏,布置雅好。正屋楼台铁栏都用“坚匏”篆文铸成,屋内正堂悬谢玄晖句“青磴崛起,丹楼间出;长松系马,丛桂留人”作联。左进有无隐隐庐,有名人石碑数方嵌于壁间。楼西有亭,配以石桌石凳供人对弈清谈。葛岭山麓有“葛荫山庄”,为沈氏别业,门近大道,双扉常掩,往来常用划艇,荷花深处,客从湖来,饶有情趣。园内有小轩三五,可饮酒弹琴,吟诗望月,情境十分清雅。旁有劳庄,风景亦极佳,有望湖亭、凌云阁、迎风座、环翠阁、采香径,系钱士青别墅。此处一带尚有吴兴刘梯云的“孤云草舍”、史量才的“秋水山庄”、绍兴孙直斋的“孙圃”、严姓的“养庄”、闽人林氏的“乐园”、南浔邢氏的“抱青别墅”以及“小云寄庐”、“菩提精舍”、“春晖小筑”等,各有不同风格。葛岭西麓西泠桥畔有蝶来饭店,1930年春由陈小蝶筑。小蝶是上海家庭工业社无敌(蝴蝶)牌牙粉创始人陈蝶仙的长子,屋虽砖木结构,但其款式当时堪称新颖。开业之日,梅兰芳、萧长华、胡蝶、徐来等艺界名人俱应邀参加。

 

民国后,岳王庙屋宇失修,渐见圮倾。1918年浙江督军杨善德拨款,由黄元秀等督修。次年杨善德病死,卢永祥继任,“复募款以益之”,至1923年竣工。墓四周围以短墙,采明嘉靖莆田人洪珠“尽忠报国”4字,刻石立于墓阙照壁;采昔人句刻“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联于阙门里楹。此联原是松江女士徐氏撰悬的铁线篆联,后佚。1922年交涉使王丰镐将“精忠柏”移至岳王庙。“精忠柏”传说为南宋大理寺狱风波亭畔之古柏,岳飞入狱后柏即枯槁,坚如铁石,僵立不扑。清嘉庆间,司狱范正庸绘图勒石。太平天国时柏毁于兵火。同治时司狱吴廷康在狱门左近挖得,遂垒土为台植之,重刻旧图,并由彭玉麟作记。1922年,王丰镐作《精忠柏亭碑记》:“其时精忠柏沉没于众安桥河下岳王旧庙,士大夫取而为装潢玩赏,乡妇孺取而为治疟异方,致使树身击断,且渐零落。丰镐缘雇人抬于西湖岳庙,护以铁栏,围以厚垣,以保存也。”1931年设岳王庙产保管委员会。是时,庙墓之地为20亩1分3厘8毫。1933年由庙产保管委员会主席张载阳发起又重修,并以砖封墓顶,外敷以水泥。由于庙地潮湿,白蚁为害甚剧,数年后梁柱又朽损。1945年春,大殿左梁突然折断,轰然坠地,后仅以两根大柱作为支撑,逢大雪,只得雇工上屋扫雪。1946年由黄元秀等筹款,共捐得法币1亿多元,重修正殿、启忠祠、翊忠祠、五侯殿、五夫人殿,并改建了牛皋、张宪墓道,修缮了城内有关岳飞的古迹。

 

640.webp (9).jpg


岳王庙

 

640.webp (10).jpg

岳王庙老照片

 

灵隐寺,1910年由主僧募集巨款,用美洲巨木重建了大雄宝殿,殿共七楹,高13.5丈,气象极为庄严。1917年又建大悲阁;1930年修建翠微亭、春淙亭;不久又以钢骨水泥翻建天王殿。1932年重塑弥勒佛和四天王像。1936年冬,寺僧用火不慎,烧毁了罗汉堂。罗汉堂在大雄宝殿西,西禅堂边,有五百尊罗汉,高与人齐,众相各异,是我国佛教雕塑中的精品。罗汉堂又名“田字殿”,其殿形如田字,四面可通,因罗汉众多,四面可数,所以民间有“数不清的灵隐寺罗汉”之说。1937年底,日军入侵杭州,灵隐寺麇集难民五六百人,半夜失火,焚毁客堂、伽蓝殿、东山门、梵香阁。

 

640.webp (11).jpg


灵隐寺老照片

 

 

未完待续

图片源自网络

 


相关内容
西湖别墅系列|东山别墅 2024-11-13
西湖百亭|振鷺亭 2024-11-11
云端档案丨于谦故居 2024-11-04
【余杭风物遗迹】仓前的古桥 2024-10-25
75年砥砺前行,75年光影杭州① 2024-10-2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