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文史动态
 
1600年前的一场日落,开启了长达千年的传奇
来源: 杭州体验公众号  作者:姜青青  日期:2018-07-09

640.webp.jpg

 

那嘴角漾开的一抹微笑

恬静而委婉含蓄

无声却耐人寻味

 

这微微一笑的瞬间

掠过了千年的光阴

温暖了寂静的洞窟

亦打动了我的心

 

距今1500年的北魏时期莫高窟,有位高僧,某天静虑参禅,不知不觉进入了禅定的境界。

 

是渐悟?是顿悟?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位在此造像的工匠敏锐地捕捉到了他此时此刻了悟后的内心喜悦,以洗练的手法,将这一瞬间“定格”在第259窟的北壁上的一身佛像上。禅定佛,以这样一个“穿越”千年的动人笑容,成为整个莫高窟中的一尊上乘佳作。

 

640.webp (1).jpg


▲ (图1)莫高窟第259窟(北魏)北壁禅定佛,选自樊锦诗主编、吴健摄影《敦煌》

这让我联想起自己曾有过的类似感动。那是在2015年6月11日,我来到麦积山石窟游览。为了不负此行的千里迢迢,我买了特种票,得以参观那些被锁闭的精华石窟。

 

640.webp (2).jpg


▲ (图2)麦积山石窟外景,姜青青摄

导游打开其中第147窟的铁门,这是西魏时期的石室,趺坐佛像“褒衣博带”,右手“说法印”,左手“与愿印”,但手指俱已损毁;佛像背景斑斑驳驳,仅留下些许当年画像中的青金石颜色,依然鲜明亮丽。

 

就在一瞬间,这尊历经磨难的佛像双唇间的会心一笑,让我大为震憾——那是千古不朽、超越时空的从容、自若与和悦,哪怕沧海桑田(当时浑然忘却导游叮嘱的不许照相,情不自禁按下了相机快门,由此成为我麦积山最深刻的记忆)。而敦煌的这尊禅定佛,同样也有这样一份了悟的欣悦。

 

640.webp (3).jpg


▲ (图3)麦积山第147窟(西魏)佛像,姜青青摄

 

禅定佛的微笑是在6月21日下午我们在敦煌石窟得到的一个体验。而在这里,类似一瞬千年的感动不胜枚举。

 

莫高窟第45窟,这是一座盛唐时期的代表窟,覆斗形的洞窟并不宏大,主室西壁佛龛中的一组彩塑却极为精彩,趺坐释迦的庄严肃穆,迦叶的老成持重,阿难的温顺恭敬,两位胁侍菩萨的慈和温情,两名天王的威严雄武,将世上诸多的人物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恍若真人。

 

640.webp (4).jpg


 (图4)莫高窟第45窟(盛唐)佛龛全景,选自敦煌研究院主编《敦煌石窟全集·塑像卷》

 

早在1995年9月25日,我随杭州“丝绸之路万里行友好使者团”来到敦煌时,就曾拜访过第45窟。时隔二十三年,第二次参观这个著名的洞窟,眼前的一切仿佛依旧,盛世大唐展现在这组彩塑中的富丽繁缛、浓墨重彩、格局气度,依然令人称绝不已。

 

然而,这次的观感却与之前完全不同。敦煌研究院这次特意为我们安排的导游小李,建议我们就地坐下,就如当年参禅拜佛的信徒席地而坐,然后向我们述说此窟的前世今生。

 

坐下之后大大降低的视角使得我们抬眼所见,恰好对上了佛龛上佛像的视线。这一瞬间,我们整个人仿佛与窟顶四披的千佛像融为一体,一起静听眼前释迦的讲经说道,娓娓道来——这场景,虽已历经千年,仍然有灵有神,活生生的,震憾人心,而迦叶、阿难、胁侍菩萨的表情神态,岂止是形似,更臻于神似,神形兼备,鲜活生动。这坐地的一瞬间,让我们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640.webp (5).jpg


 (图5)莫高窟第45窟(盛唐)西壁龛内造像,左图为胁侍菩萨,右图为阿难,选自樊锦诗主编、吴健摄影《敦煌》

 

一瞬千年,这就是敦煌的神奇和魅力。而这些奇妙在敦煌却由来已久。

 

早在公元366年,一个叫乐僔的和尚从中原杖锡至此。此时,太阳即将沉入荒漠,在大漠中苦行了一天的他还没有找到一个憩宿地。他无奈地驻足停息,四顾苍茫,恰在这个时候,眼前忽然出现了一道奇景:迎着夕阳,三危山一排排、一座座的山峰,射出了灿烂金光。

 

640.webp (6).jpg


在这一瞬间,乐僔感觉有千万个佛像在金光中显现。“这一定是佛的圣地!”虔诚的和尚对着三危山顶礼膜拜,许下了在此建造佛窟的誓愿,化缘募资,请来工匠,在正对三危山西面的一处断崖绝壁上,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佛窟,敦煌艺术之花便由此绽开。

 

640.webp (7).jpg


 (图6)莫高窟第220窟(初唐)药师经变中的乐舞供养人,体现了东方净土世界的欢乐景象,选自敦煌研究院主编《敦煌石窟全集·再现敦煌》

 

640.webp (8).jpg


 (图7)莫高窟249窟(西魏)窟顶北披狩猎图,选自樊锦诗主编、吴健摄影《敦煌》

 

出生于西子湖畔的第一任敦煌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在莫高窟生活了几十年,也曾经看到过这类景象。

 

某年盛夏的一个雨后傍晚,夕阳映照的三危山背后是渐渐变暗的天空,前方是暗淡的呈茶色的沙漠,唯有照在三危山上的夕阳显出极为清晰、夺目的金黄色。就在这带状的金黄色背景下,那山脉看上去赫然便似千尊佛像并列而坐。这一瞬间,常书鸿的心一下被陶醉了,创作灵感一下被激发出来,他用画笔摹下了这一美丽的景象。

 

640.webp (9).jpg


而莫高窟最让常书鸿感动的是,他第一次看到第428窟中的那幅“萨垂那太子舍身饲虎图”,也是在一瞬间,他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敦煌。在常书鸿眼里,史上敦煌那些艺术家们,抓住了人们千变万化活动的一刹那,充分表现他们在特定时刻和特别环境中戏剧性和历史性的一刹那,由此而创造了不朽的作品。所以他说:“千佛洞里的壁画上,每一个人都是活的!”

 

640.webp (10).jpg


 (图8)莫高窟428窟《萨垂那太子舍身饲虎图》

 

一瞬间、一刹那,都是一眨眼的工夫,按照佛家说法,可能就是零点几秒的时间。但匠心所在、机缘所在,这一瞬间却能勾连千年的情感共鸣和心心相印,包容永恒的生命和生动,涵盖灵魂深处的动心和动容。

 

640.webp (11).jpg


 (图9)欧阳琳临摹的莫高窟第148窟(盛唐)六臂伎乐天,选自《乐舞敦煌》

640.webp (12).jpg

 (图10)史敦宇整理复原的莫高窟第148窟(盛唐)观无量寿经变中的双人舞,选自《乐舞敦煌》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轶事》,聊聊湘湖明朝那些事儿 2024-12-16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城市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 2024-12-12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出版 2024-12-10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二辑图录》出版 2024-12-10
书讯|“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出版 2024-12-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