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武林旧事
 
杭州街巷地名的文化底蕴(二)
来源:方志杭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马黎婷  日期:2018-11-07

叁 寺观地名

 

杭州素有“东南佛国”之称,佛道诸教兴盛不绝,寺观祠庵遍布,给杭城地名以深刻的影响。

以寺庙名街巷的如潮鸣寺巷(寺原名归德院,宋高宗南渡曾驻跸寺中,夜闻钱江涛声,赐改潮鸣寺),白马庙巷(庙祀传说中泥马渡康王之白马)。此外金刚寺巷、上水陆寺巷、姚园寺巷、长明寺巷、灵寿寺巷、觉苑寺巷、华藏寺巷、七宝寺巷、戒坛寺巷、香积寺巷、太庙巷、九刀庙巷、大王庙巷、祖庙巷、比胜庙巷、助圣庙巷、梵天寺路、弥陀寺路等均是其例。其中,七宝寺巷得名于七宝寺。

 

    宋元祐五年(1090)十二月十二日,苏轼与名贤景山(谢伯初)等人游七宝寺,苏轼欣然题诗:“结根岂殊众,修竹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雪霜侵。”

 

以观名街巷的如清泰街道的佑圣观路,小营巷街道的紫金观巷,武林街道的观巷等。


以祠名街巷的当推清波街道的祠堂巷钱王祠路。前者宋名南新街,明时兵部尚书于谦建宅于此,弘治初敕建其宅为怜忠祠,故改祠堂巷。后者祀奉吴越钱镠、钱元镠、钱弘佐、钱弘倧、钱弘俶五王。祠在“柳浪闻莺”公园,民国时于祠旁辟路,遂以祠名路。


以庵名街巷如三昧庵巷,庵祀岳飞部将杨再兴。再如白云庵路、木庵等等,均以庵得名。


耶稣堂弄,则是受传入的基督教文化影响而命名的。宋时称兴福寺巷。清咸丰十年(1860),美国传教士胡思登等来杭传教。杭州蕃台拨地建成礼拜堂——“天水堂”。清同治十二年(1873),美国传教士约翰·司徒儿来杭传教,自此兴福寺巷改为耶稣堂弄。

桥梁地名 

 

杭州自古多桥梁,是杭城旧多河道,人烟稠密,经济繁荣的标志。桥多建于交通要津,两端联系街巷,许多街巷就以桥名之。所以这类地名成为杭州地名的重要特色之一。


菜市桥,因其地适宜种植蔬菜,辟有菜市而得名。盐桥,外来盐船多泊于此,盐船待榷,装卸繁忙。卖鱼桥,旧时鱼市所在。江涨桥,传说旧时钱塘江潮水可涨至此,故名。此外还有天水桥、龙翔桥、众安桥、井亭桥、宝善桥、拱宸桥、南星桥等,有些这些地名至今仍起着地段中心点的作用。同时还产生了以桥为中心的系列街巷地名,如新桥四周有新桥直街、新桥横街、新桥西河下、新桥河下、新桥弄等。


其中的拱宸桥在杭州拱墅区北部,以桥得名。拱宸桥横跨运河,是石结构三孔桥。相传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

 

640.webp.jpg


伍 景观地名

 

这类地名是指古代有此景点,后来景点废除而沿用为当地的街巷名。这一类地名在杭城虽不多,却反映出杭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的特色,为寻幽访古提供线索。


秋涛路,原为观潮胜地,清朝建有秋涛宫,民国筑路时,虽已无此景,仍名秋涛路。半道红,相传旧时夹道栽桃花,“半道春红”为湖墅八景之一,巷以此名。双辉弄,据传农历十五、十六,此弄有日月同照奇观,故名双辉。绿杨新村,原为涌金门外临湖之地,杨柳广植,民国建村时,遂名。桃花弄,旧时多桃花,因以名弄。“东园巷”,则以园名巷。


九里松,史载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杭州刺史袁仁敬,在行春桥(今洪春桥)至灵隐、天竺一带种植松树,长达九里,“苍翠夹道,阴霭如云,日光穿漏,若碎金屑玉,人行其间,衣袂尽绿”。其地名因称“九里松”。与之齐名的还有“万松岭”,夹道多巨松。


白居易《夜归》一诗中有“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之句,指的就是万松岭。夹城巷,明永乐年间(1403—1424),翰林伺讲王洪居此,其在《毅斋诗文集》中称:“夹城者……地值二城之间,故曰夹城。”相传农历中秋之夜在夹城巷观月,可见月亮在东面的德胜桥冉冉上升,犹如月在桥上行,即湖墅八景之首的“夹城夜月”。章文昭有诗描写秋日夹城潮落月出的景象:“潮落月东出,清光满夹城。山河秋弄影,鼓角夜闻声。桂子蟾宫发,丹砂兔臼成。嫦娥曾识面,吾欲问长生。”

 

(未完待续)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校史寻踪|浙江巡抚增韫为报省城开办中等工业学堂情形事奏折(1910年12月27日) 2025-01-0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