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34407 版次:1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大史学文丛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6 字数:320000 定价:56元
内容简介 《宋史研究杂陈》为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大史学文丛》之一种,作者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曹家齐。本书为作者近年来发表的宋史研究心得之作的结集,分为“专题研究”与“史学小识”两类。“专题研究”所收论文,涉及宋代选举制度、宋朝盛世说、南宋政治制度、人物仕宦、通信游访、故事传说、文献辨伪;“史学小识”主要为书评、游记、课程弁言、读书心得等。 作者简介 曹家齐,江苏丰县人,师从徐规先生和龚延明先生,1997年获杭州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后又入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辽金史、中国古代交通史等。著有《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唐宋时期南方地区交通研究》《宋代的交通与政治》等,发表《宋代书判拔萃科考》、《宋代身言书判试行废考论》、《宋朝皇帝与朝臣的信息博弈》等论文九十余篇。
目录 自序 上编专题研究 宋代书判拔萃科考 宋代身言书判试行废考论 赵宋当朝盛世说之造就及其影响——宋朝“祖宗家法”与“嘉祐之治”新论 宋朝皇帝与朝臣的信息博弈——围绕入内内侍省与进奏院传递诏奏之考察 包拯嘉祐三年新任差遣释证——兼谈仁宗至神宗时期台谏职能之变化 宋代士人的私人通信与游访——立足于相关制度和社会背景之考察 南宋“三省合一”问题补议 宋代驿券考略 南宋摆铺创置时间考辨 杨门女将故事源流初探 萝岗钟氏族谱所收崔与之撰墓志铭并邮札考辨
下编史学小识 张荫麟先生治史之启示——略谈新一代史家应具之知识结构与才情 张荫麟先生与中国宋史学 再谈张荫麟之宋史叙述体系 辨史料、究事原、阐义理——读陈乐素先生《余靖奏议中所见北宋庆历时社会》一文 万仞基厚土梅香历苦寒——龚延明先生《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评介 徐规先生的宋史研究 寓个案于整体,发精微于平易——何冠环《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评介 唐宋海上交通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以港口、市舶制度、航路与海运诸问题为中心 近年中国大陆宋史研究新视野 突破史料和家法之局限——对宋代政治史研究的一点思考 宋史研究学术史课程弁言 寻访成寻阇梨天台行踪记 后记
附自序、后记
自序 学问本无边界,学科亦非从来就有。即便后来学问分为若干门类,形成不同学科,同一学科内亦无畛域之隔,仍为一庞大无边之整体。至如历史,其内容本是由时空信息构成之整体,内部结构密切相连,实难完全分割。但因人们能力有限,实无法尽窥其堂奥,故作为认识历史之历史学,又是随时代更迭,不断变化视角、方法及价值标准,将历史作不同分割进行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中国,因历史学学科调整及课程之专门化,断代史、专门史及国别史成为人们研究历史之普遍选择。专门讨论有宋一代历史内容之宋史亦成为相对独立之学科领域,吸引众多学人专门为之,至今不衰。其势虽为固然,学者治史亦多专究于一代、一门之专史,但治学务求博通却始终为鹄的而未改。
然宋史研究兴起近百年,先之创者与后之因者,格局、境界却有不同。创者无固定之规,因应时势,由博通而为专精,学问格局宏大,境界亦臻深微,并为宋史研究立定范式,养成家法。因者承范式、秉家法,学治宋史,虽入门简便,于议题更有拓展,学业易至专精,然格局、境界不免多有所限,于博通之旨亦愈多慨叹!慨叹之余,学者亦渐有突破断代之举。20世纪末起,宋史界即有摆脱朝代框架之意识,而探求长时段研究之法,并对成说、定规集体反思,于今势头未减。然习惯已久,难以遽变,须假以时日方能显其效,而实能践行,冲破断代之藩篱,亦当寄望于年轻学者及后来之人。
笔者已逾知天命之年,治学尚未能承师教之万一,更无法走出宋代而一瞻前后,撰文出书仍只能以宋字冠题。然无奈之中,亦自寻慰藉。一是服膺“通一代典,成一家言”之古训;二为笃信格一物乃致知明理之门径。治史撰文,或冀明宋代之典章,或考求宋代之史事,或仰述前辈之学行,亦间循史迹探幽寻胜,偶成闲篇,俱是围绕宋史研究。其中虽无新奇见解,且多有主观、狭隘之辞,却亦略有习史读书之心得。且不揣拙漏浅薄,纂集数篇,订为一册,权充求访师友之小物。是为序。 后记 2016年,拙著《宋代的交通与政治》编订甫毕,交付中华书局编辑出版,又有系里出版《中大史学文丛》专集之约稿。然捡掇未曾入集之文稿,却是议题散漫,难成体系。其中或讨论宋代选举制度,或考察宋朝盛世之说,或解析南宋政治体制,亦有的论及人物仕宦、通信游访、故事传说及文献辨伪,还有数篇分别为书评、游记、课程弁言及读书心得等。勉强厘为“专题研究”和“史学小识”上、下两编。因内容类别不一,取书名为《宋史研究杂陈》。篇目选定后,先由中山大学辜梦子博士进行初步编排,再由研究生杨智文、王超、周劼、王燕萍(现为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博士生)帮助核对引文,规范格式,校正日文资料,谨深表感谢!本书之出版,先后蒙系领导吴义雄、江滢河、谢湜等诸位同事好友大力支持,编辑杜艳茹女史对书稿认真审订,亦深致谢意!
书中各篇,俱为近十余年发表之旧作,此次编辑,除个别篇目略有修订,或改用未删稿外,其余皆保留原貌。因文稿写于不同时期,故引用古籍版本不一,今重编出版,为求简便,除格式以外,仍因其旧,未作统一。唯个别引文,无涉内容与观点变化,因手边之便,变更初用版本。各篇所用古籍版本,均在首次引用时注明,故全书不再列参考文献。谨此说明。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