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作者: [美] 巫鸿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9-01 页数: 552 定价: 168.00元 艺术史研究中长期以“仕女画”或“美人画”来表述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但这样的术语不仅相对晚出,在形成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画科定位和评论取向,也无法囊括所有围绕“女性”产生的绘画作品。本书中,巫鸿先生提出了“女性题材绘画”这个概念,并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核心,意图把被孤立和抽出的女性形象还原到它们所属的图画、建筑和社会环境中去。 围绕“女性空间”,作者梳理了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中女性主题绘画的发展状况——从武梁祠的列女画像砖到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从青楼名妓的自我表现到展现理想化美人的《十二美人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女性”在各种绘画场景和时代中的不同呈现,重构其所从属的原作;结合艺术评论、时代背景等因素,深度挖掘作品背后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相互影响,进而思考女性题材绘画在社会、宗教与文化环境中的意义。 巫鸿 196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博士,现任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部终身教授,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同时介入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展览策划。主要著作包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1989);《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1996);《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2005)等。 2 中古中国文殊五台山图像学 作者: 張惠明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根據7至10世紀敦煌繪畫資料的研究(法文)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584 定价: 398.00 該書以2011年作者在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完成的同題博士論文為基礎修訂而成。這項研究以敦煌的繪畫圖像為基本資料,結合大量的文本資料,對中古時期(公元7至10世紀)文殊菩薩和五臺山圖像在中國的出現、發展和演變的歷史作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在整體的研究方法上,作者的分析論證力圖擺脫佛經文本的局限,更多地關注與圖像有關的發生於中國內地與敦煌本地的各種佛事活動的文本文獻,將不同風格樣式的圖像作品放回其產生的宗教與文化藝術的具體環境背景中進行了考察,並著力於開放性、多方位和多視角地探索有關圖像樣式和風格中所包含的來自不同地區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涵義。 張惠明 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EPHE)博士,現任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研究員、法國東亞文明研究中心(CRCAO)成員,曾在俄國從事多年敦煌吐魯番佛教藝術收藏品研究。 3 曹操 作者: [日] 堀敏一 出版社: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联合低音 译者: 张恒怡 / 陈苏镇 出版年: 2019-2 页数: 200 定价: 49.80元 本书以人物为线索,结合传世文献与曹氏宗族墓的考古成果,从曹操的家世说起,用明畅的笔触讲述了曹操的峥嵘一生。作者极力探究曹操的复杂内心,全面展现了这位充满机智与鬼谋的政治家所具有的多面性。 本书不局限于曹操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更重视汉末乱世的时代背景与同时代人物的生存境况,进而将曹操置入从汉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中思考,花费大量篇幅对他的人才政策、屯田与租调制度,以及建安文学等进行专题讨论,突出了曹操的历史意义。此外,作者亦对许多重大而历来充满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看法,卓识洞见,启人深思。 堀敏一(1924—2007),日本极负盛名的中国史专家,日本唐代史研究会的创立者,“东京文献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48年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毕业,后长期任教于明治大学文学部。出版有《均田制的研究》《中国与古代东亚世界》《中国通史》《东亚世界的形成》等 著作。 4 蕴秀之城 作者: [英]柯律格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明代的园林文化 译者: 孔涛 出版年: 2019-1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柯律格基于对中国明朝(1369-1644)园林艺术的理解与掌握,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谁拥有园林?谁拜访园林?他们如何通过绘画或视觉形式传递园林的意义?这些陈述对中国不同社会层次的人而言有何不同?经过对广义文化理论的研究,柯律格针对中国园林文化,通过一张张具有说服力的图片,第一次从历史和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了解读。 柯律格(Craig Clunas,1954— ),当代研究中国物质文明史的重要学者,现任英国牛津大学东方研究院艺术史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雅债》和《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等。 5 《莊子》的跨文化編織 作者: 賴錫三 出版社: 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副标题: 自然.氣化.身體 出版年: 2019-1 定价: 750台币 本書針對《莊子》三核心主題:「自然、氣化、身體」,進行古典新義的跨文化編織。透過古典與當代、東方與西方的經緯交織,施行了一種形式變形、意義創造的思想演化工作。本書嘗試將海德格的詩意存有、梅露龐蒂的身體現象、本雅明的靈光氣韻、伯梅的氣氛美學等當代跨文化資源,擇取合宜脈絡植入《莊子》文脈肌理,形成差異重覆的思想接枝試驗。筆者曾提出道家式存有論,本書進一步將其重建為具體、差異、活力的物化美學。本書的自然、身體論述,將過去對《莊子》天/道/心/性,朝向超越形上學的縱貫詮釋,給調節為物化美學的水平超越。水平式超越,不離於身體與自然經驗,亦不離社會倫理、歷史文化,不屬西方傳統形上學的超越意義,而契近身體現象學所描繪的身體與世界共在、人文與自然交纏的經驗自身。總言之,本書一則闡發《莊子》的自然美學之身體經驗,二則闡發《莊子》「道無逃物」的物學轉向。三則將《莊子》「即氣化即物化」經驗,帶向自然與人文的「天人不相勝」之兩行運動。於是,自然美學與權力批判不分兩途,而有秘響旁通之曲徑幽通。 台湾中山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出版《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丹道與易道》、《當代新道家》、《道家型知識分子論》等專書。以重建「當代新道家」和「跨文化莊子學」為工作重點。 6 家族、土地与祖先 作者: [美]易劳逸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副标题: 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 原作名: Family, Fields, and Ancestors: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1550-1949 译者: 苑杰 出版年: 2019-1 页数: 452 定价: 69.80元 本书突破以往西方学界强调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范式,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1550至1949年近四个世纪中国社会在经济基础、社会形态和精神信仰层面的巨变,呈现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是了解16世纪以降中国社会变革的权威著作。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模塑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作者运用大量史料,对中国社会复杂且深刻的变迁予以清晰的阐释,探讨了人口变化趋势、阶级结构变化,小农经济、商品贸易和制造业与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 易劳逸(LioydE.Eastman),著名汉学家。曾师从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1907-1991)研究中国史,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系教授。由于他对中国研究的杰出贡献,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1989年曾授予他“大学资深学者”荣誉。 代表作有《毁灭的种子》《流产的革命》《国民党中国的法西斯主义:蓝衣社》等。 7 中朝疆界與民族 作者: 刁書仁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副标题: 以十四世紀中葉至十五世紀末為中心 出版年: 2019-1-7 定价: NT$520 本書以十四世紀中葉至十五世紀末,這一百五十年間中朝疆界的變遷作為研究對象,將中朝疆界的變遷與居住在中朝疆界地區的民族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從而闡明鴨綠江、圖們江為當代中朝邊界形成的歷史過程。 刁書仁 1954年10月生,吉林懷德人。東北師範大學畢業,獲歷史學本科、碩士學位,於吉林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明清史、東北區域史、中朝關係史研究。代表性著作有《東北旗地研究》、《近三百年東北土地開發史》、《明清中朝日關係史研究》、《明清東北亞史論》等,發表論文近百篇。 8 发现边疆: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研究 作者:周蜀蓉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8-12 定价: 118 1922年3月,以美国学者莫尔思(W.R.Morse)为首的十二位西方学者在成都华西协合大学成立了华西边疆研究学会(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该学会以研究华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政治、人文、风俗、环境以及对当地民众影响为目标,计划通过调查、出借设备、举行讲座、发表论文、出版刊物等方法来促进研究。后来有英、美、加、法、德、中、澳等国学者加入,会员一度达五百四十余人。该学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研究华西边疆为宗旨的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中国边疆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本书是四川大学博物馆研究馆员周蜀蓉的研究专著,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研究”之最终成果。本书首次对华西边疆研究学会做全面系统的基础研究,弥补学界有关该学会研究无学术专著的空白。全书分为八章,以学会档案及出版文献为依据,分别从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的创建背景、发展过程、组织结构、附属机构、学术活动、研究范围、研究特点及学术影响等方面,系统论述该学会的历史作用,分析该学会在中国近代学术史及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展示民国时期中国学术机构本土化的历史进程及演进脉络,为学界“华西学派”相关问题的讨论提供事实依据。 周蜀蓉,四川大学博物馆研究馆员,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先后从事中国古代女性、四川古代移民、华西基督教及近代华西边疆研究。编著有《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合编,巴蜀书社2004年版)、《巴蜀移民史》(合著,巴蜀书社2006年版)、《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影印本》(合编,中华书局2014年版)。在《史学月刊》《四川大学学报》《宗教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9 滚出中国 作者: 畢可思(Robert Bickers) 出版社: 時報出版社 副标题: 十九、二十世紀的國恥,如何締造了民族主義的中國 原作名: Out of China: How the Chinese Ended the Era of Western Domination 译者: 胡訢諄 出版年: 2019-1-2 页数: 544 定价: NT$600 本書描述近百年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影響,以及反帝的社會、文化與心理根源。作者試圖探索像義和團那樣的狂熱排外心態是如何產生?為什麼中國人一定要超英趕美?對作者而言,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衝擊不只是船堅炮利或外交折衝導致的喪權辱國,而是深入日常生活的各個面向。這些一點一滴的傳播使中國國內的歷史充滿了國際的因素,藴育出波瀾壯闊、愛恨交織的民族情緒。本書既能掌握歷史細節,又不忘記思考宏觀議題,是一本值得細讀的上乘佳作。 畢可思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歷史教授,出生於英國威爾特郡,曾旅居德國、香港,並曾任香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專研中國近代史、中英殖民史。著有《帝國造就了我》(Empire Made Me)、《瓜分中國》(The Scramble for China)兩部讚譽不絕的作品。 10 接管杭州 作者: 高崢(James Z. Gao)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副标题: 城市改造與幹部蟬變(1949–1954) 译者: 李國芳 出版年: 2019-4 页数: 310 定价: US$24.00 隨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對城市的接管。中國共產黨離開熟悉的農村根據地,進入城市陌生的政治文化生態,逐步鞏固政權、恢復經濟、改造機構。而由此啓動的文化轉型,與其政治變化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本書以杭州為中心,詳細分析1949至1954年間中國共產黨對接管幹部的準備和訓練,城市政策的制定與對話,以及接管後城市與鄉村、南方與北方、革命與傳統等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互動。在此過程中,革命者改造了傳統城市,城市也改造了農村革命者。革命者這種新的文化認同,對其樹立新政權的合法性、穩定性和現代性,同時保持革命理想,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高崢,美國馬里蘭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11 缔造大英帝国 作者: [美] 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副标题: 从史前时代到北美十三州独立 译者: 张茂元 / 黄玮 出版年: 2019-1 页数: 472 定价: 85.00 大英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曾统治全球1/4的陆地与人口;在其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是为“日不落帝国”。那么,最初仅仅是孤悬于欧洲大陆外的一个海岛,如何成为后来的庞大帝国?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普利策奖得主詹姆斯•亚当斯在本书中,以时间顺序为框架,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我们带回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被罗马人与野蛮人相继入侵、岛上七大王朝兴衰更替、与法国等大陆强国数百年的血腥厮杀、以商业和殖民称霸全球、北美十三州反叛独立……通过对近2000年历史的仔细梳理,亚当斯从王权与议会的斗争、法制、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为大英帝国何以崛起及其在世界历史中担任的角色提供了清晰的答案。 詹姆斯•查斯洛•亚当斯 James Truslow Adams 1878~1949 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 187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0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硕士学位。专注于英美历史的研究,其代表作是“新英格兰史三部曲”,其中第一部获普利策奖;另著有畅销书《美国史诗》(The Epic of America),该书被《生活》杂志誉为“百部杰出作品之一”。 12 路易十六出逃记 作者: [美]谭旋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谭徐锋工作室 原作名: When the King Took Flight 译者: 赵雯婧 出版年: 2019-1 页数: 300 定价: 68.00元 1789年夏天在法国开始的那场革命,已经被公认为是西方文明史上的转折点之一。对于大恐怖之起源的完整解释,必须也要仔细考量一个事件带来的影响:1791年7月21日,当时在位的法国国王曾经试图逃走。路易十六及其家人试图逃离首都,放弃了以他的名义建立的新政府,这一戏剧性的尝试 启动了规模超乎寻常的一系列行动和反应,对于社会的每个因素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最终波及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本书就是关于这一事件的故事,即国王逃往瓦伦,以及这如何改变了法国历史。 谭旋(Timothy Tackett),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荣休教授,著有《成为革命家》《法国大革命:恐怖将至》。他关于1789年全国制宪会议成员的书获得了2001年美国历史协会的利奥格什霍奖。 13 吻的历史:流行文化的诞生 作者: [加] 马塞尔•达内西 (Marcel Danesi)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出品方: 启真馆 译者: 陈湘阳 出版年: 2018-12 页数: 234 定价: 52.00 本书从吻在流行文化中的起源开始谈起,时间跨越中古时期到现代,以接吻为脉络,探讨神话故事、文学作品、情歌、绘画、雕塑、电影、网络中的吻,企图寻找“吻”的来龙去脉、原型和演变,帮助我们理解“吻”这个动作背后的文化象征,打开人类情感与社会发展的观察视野。 马塞尔•达内西(Marcel Danesi)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语言人类学教授, 1998年获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成立了沟通与信息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同时担任符号学期刊Semiotica的总编辑。他的作品见于《纽约时报》(The New YorkTimes)、《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以及美国著名心理学网站Psychology Today等,也曾应邀参加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节目。 14 Becoming Guanyin 作者: Yuhang Li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Artistic Devotion of Buddhist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出版年: 2019-8 页数: 272 定价: GBP 49.98 The goddess Guanyin began in India as the bodhisattva Avalokiteśvara, originally a male deity. He gradually became indigenized as a female deity in China over the span of nearly a millennium. By the Ming (1358–1644) and Qing (1644–1911) periods, Guanyin had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female deity in China. In Becoming Guanyin, Yuhang Li examines how lay Buddhist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forged a connection with the subject of their devotion, arguing that women used their own bodies to echo that of Guanyin. Li focuses on the power of material things to enable women to access 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transcendence. In particular, she examines how secular Buddhist women expressed mimetic devotion and pursued religious salvation through creative depictions of Guanyin in different media such as painting and embroidery and through bodily portrayals of the deity using jewelry and dance. These material displays expressed a worldview that differed from yet fit within the Confucian patriarchal system. Attending to the fabrication and use of “women’s things” by secular women, Li offers new 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shipped and worshipper in Buddhist practice. Combining empirical research with theoretical insights from both art history and Buddhist studies, Becoming Guanyin is a field-changing analysis that reveals the interplay among material culture, religion, and their gendered transformations. Yuhang Li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art in the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She cocurated with Judith Zeitlin the exhibition Performing Images: Opera in Chinese Visual Culture and coedited the resulting catalog based on the exhibition.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