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竹阁
竹阁和柏堂一样是印社最有渊源的建筑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关于其兴衰变迁,文献多有记载。据《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山川二·孤山》载:“白公竹阁,旧在广化寺,柏堂之后。有小阁,多植竹,白公每偃息其间,仍有诗,遂以名。”可见,竹阁原为唐代古迹,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命人所筑。白居易还作有《宿竹阁》,诗曰:“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遥想白公当年偃卧憩息之景,恍若眼前。当年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每出游湖山,便都要在此休憩。除了白公,我们的另一位杭州“市长”苏东坡也和它颇有渊源。苏东坡也曾题《竹阁见忆》诗曰:“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清李卫《西湖志》卷十六引《钱塘县志》亦有载:“旧在孤山,杭人因祀白公于此,宋徙置北山报恩院,而阁已废。明嘉靖二十四年,太守陈一贯又建,仍祠白公。”原来竹阁比柏堂还要命运多舛,有了这样的一番经历,让我们对眼前的这座小小屋宇不得不刮目相看,在它身上同样是浓得化不开的历史沉淀,可惜的是此竹阁已非彼竹阁了。
现在的竹阁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位置在莲池左侧,柏堂右前方。竹阁的建筑不甚规则,是一座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深三间的清式建筑。正门额枋上“竹阁”二字匾额,是浙江著名书画家诸乐三篆书。两旁楹联“以文会友,与古为徒”,由丁上左撰写,是已故副社长王个簃先生的行书。竹阁现为印社展览场所之一。
印人印廊
印人书廊
(4)印人印廊和印人书廊
如果说柏堂和竹阁是山前建筑群的主体,那么印人印廊和印人书廊就是这个建筑群的左膀右臂了。它们和印社南围墙一起将印社隔离在一方安静的艺术天地里,远离了围墙外的喧嚣。这里也是印社印文化传统的最佳展示场所。东西两座庑廊里,嵌着的是和名印、名书法有关的石刻,那仿佛是一枚枚放大了的印章。两廊根据方位不同,又可分别称之为西庑廊和东庑廊。
印人印廊位于柏堂之西,最初它并不是作为名家印蜕的展示场所,而只是西面的一堵围墙,隔开了一方空间。它最早建于何时已无从知晓,或者和柏堂、竹阁一样,颇有历史渊源,或者只是建社以后印社中人所建。称其为廊,是因为后来在作功能改动时,沿围墙铺架了单坡屋面,并用柱子支撑。其中在印廊的中段还开了一扇小小的圆门,不过现在门已经被封,大概是不便管理,或是影响了景观。如果你想寻找圆门的踪迹,现在还可以在印廊的背面看到圆形木门的遗存。其园内侧一方已与墙连为一体,用砖石封住,并且布置有名家印蜕。这是1998年印社95周年庆时所作的改动,为了和东边的书廊相对应,并在景观上形成协调。廊内共展示自明清至现代的名家印蜕47方(含边款),有文彭、何震、高凤翰、汪士慎、丁敬、蒋仁、黄易、邓石如、巴慰祖、陈鸿寿、赵之琛、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乔大壮、李叔同、沙孟海、傅抱石、方介堪、来楚生等40余人的篆刻作品。为了方便游客的参观,现在在刻石上覆盖有拓片,并用黑、朱两色区分印面和边款;同时在刻石上罩了玻璃镜框,保护拓片和刻石。游客们可以在方寸之间细细欣赏印章文化的魅力,亦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
印廊在建筑构造上东与竹阁相连,北又和数峰阁相连,是一面阔五间的建筑。印人印廊的南墙有一块《重浚西湖并复柏堂竹阁记》的石碑,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月抚浙使者长白三宝撰书。
柏堂及印人书廊一角
印人书廊位于柏堂之东,和印廊一样建于何时不详。书廊在构造上和印廊稍有区别,是为双凹字形的六开间建筑,廊间有美人靠可供游人休息之用。整个来看,书廊在外形上要比印廊更美观些,而且廊前还有涓涓细流流向莲池,廊的入口端有太湖石小桥与入园小道相通,因此颇有一番小桥流水的味道。
廊内的刻石布置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慢慢丰富起来的。1983年印社70周年庆,其廊曾作大修,大修后重置书法刻石,到了1988年又增加历代著名印章拓片。因为多是书法作品,因此书廊内的刻石要比印廊显得更为大气奔放。1993年正式辟为印人书廊,廊内南入口一端有醒目的“印人书廊”四字,是为标记,为启功先生1993年题。廊内的主要展示应该就是书法作品了,计有丁敬、蒋仁、奚冈、黄易、邓石如、陈豫钟、陈鸿寿、吴让之、赵之琛、钱松、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马衡、张宗祥、沙孟海等著名印人的书法作品17件。这些作品或古朴、或俊秀、或奔放,风格变化多端,引人入胜。在保护手段上与印廊内的刻石一致,罩有镜框。书廊内还安放有沙孟海先生撰书的《印社八十五周年碑记》,日本籍社员河井仙郎1906年撰、谷村熹斋书《西泠印社记》。《印社八十五周年碑记》碑高160厘米,宽60厘米,全文714字,记述了西泠印社自1904年成立到1988年之间的历史。两碑皆立于书廊北端。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