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楔子 80多年前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位于杭州笕桥。它的隔壁就是中央航空学校。 笕桥,位于千年古城杭州的东北部,历史悠久。如今的蔡巷庙,是南宋时瑞州通判蔡汝揆的故居。蔡汝揆是宋代24孝之一。明代有号称“浙派领袖”的院体画家戴进、兵部尚书胡世宁等贤达仕宦脱颖而出,名垂青史。及清,在此设立军营。后来,太平军入浙据杭数年,安营扎寨、操练兵马于此,小镇更是声名远播,民间遂有“大营笕桥”之称。但是,基本上仍然处于杭州近郊的小地方这种层次而已。 时入近代,笕桥忽然声名鹊起。20世纪30年代,这里几乎同时冒出了两个国字号的单位来。一个是号称“中国空军摇篮”的中央航空学校,另一个是“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试想一下,一个侍农如常、了无特色的安然小镇,忽然来了一批世界上最时尚的空中飞行物,以及伺候这些飞天巨怪的俊男靓女,甚至还有一些蓝眼睛白皮肤的西洋人。于是,天地乾坤,小镇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如今笕桥机场内部保存的民国航空旧迹醒村别墅群] 关注到笕桥,可以说是我十几年前的偶遇。2004年8月,离开酷热的中原都市郑州,千里南下到杭州。安顿下来,环顾四周,一概陌生,曾经数年的花园口事件研究,再也没有天时地利与人和了。生活要入乡随俗,学术也要接地气。急切切梳理,庄重地了解浙地近现代史学研究的“风物”与人伦,竟然真的就发现有一个人迹罕至的所在。于是,不揣冒昧,斗胆申请省社科普及项目资助,紧紧抓住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爬梳钩沉、访野求贤,终于粗陋成册,于2009年付梓出版《笕桥中央航校史话》。而我的新单位浙江理工大学,位居城东下沙大学城,日日都要乘车往返上下班而途经笕桥,远观近瞧,兴趣愈浓、视野渐宽,目光再也离不开它了。之后,立足笕桥,或从笕桥走开去,又编汇出版了《浙江航空史志》和《民国杭州航空史》,只不过,匆忙而就,它们多半肤浅粗疏、破绽多多。离不开航空的笕桥,和离不开笕桥的航空,带着我一点一点地又知道了镇上的风土人情、宗教习俗、文化遗存等。这期间,航校隔壁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抖落历史的风尘,一步步走到我的面前。 2016年,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发布招募令,让我眼前一亮,迟疑间,斗胆揭榜。于是,十几年来,急缓兼杂,围绕笕桥的一系列活动,就有了特别的意义,都聚焦在了中央航校和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了。 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开拓者,也是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制造产业。无论从宏观的事业发展、社会贡献、历史影响来看,还是就微观的创设过程、厂区建设、管理制度等方面而言,它都不失为浙江的珍贵资源和时尚元素。如今,弄清楚它的前世今生,对于增厚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自然价值不菲。 从走进笕桥的第一天、第一次开始,我越来越相信:笕桥不仅历史悠久,更因为曾几何时这么的“一校一厂”而融入杭州,凸显浙江,着色江南。 二、一次会议引我到笕桥 初来乍到,兴趣点放哪里。这是个客观的问题,更是一个主观的问题。2009年7月15日,在写给《笕桥中央航校史话》的后记里,有这么一段追述,比较清晰地展示了心理历程。 2002年,时值读博的第二年,上海近代史学界举办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相关问题研究的学术活动,关于反日志士尹奉吉的话题,吸引我完成了一次学术调查。为了搞清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从事抗日复国运动的一些历史情节,寻找尹奉吉等在中国的活动踪迹,尤其是要发现韩国青年是如何在中国的军校里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我特意去河南洛阳,走访、考察黄埔军校洛阳分校(即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的遗址遗迹和文博档案等。在洛阳市档案馆,翻开厚厚的黄埔军校同学录,已经有些发黄,但是,其中的文字和图片依然十分清晰,在淡淡的纸霉味道里,一个个英姿飒爽、威武轩昂的青年军官形象慢慢地鲜活起来,并把我一步步带进了那个风云变换、英雄辈出的时代。遗憾的是,此行的主要目的没有达到,韩国人的影子也没有找到。回家后,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根据韩国流亡政府与中国国民政府之间的默契和有案可藉的公文,中国最好的军事院校的的确确帮助韩国培养了一批青年才俊,他们是未来韩国赶走日本侵略者、实现复国建国的骨干。但是,为什么在黄埔军校的文献里踪迹皆无、丝毫不现呢?请教周边的同行,翻阅更多的史料,豁然开朗:因为当时中国尚未向日本宣战,中韩之间的这种合作是秘密行为。后来,日本确实发现了这种情况,并为此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抗议。之后的代培工作虽然没有结束,却不得不隐蔽起来了。我拿出复印的黄埔军校同学录,有一些“金”、“朴”、“崔”等姓氏较为集中的页面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莫非这些人就是韩国有志青年,是变更了籍贯和通讯地址而接受训练的韩国未来中坚?商诸老师及同事、同行人等,答案基本是肯定的。 在这次调查中,我有一个新发现——同样在洛阳的西工,还有一所学校曾经增辉古都、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前来投考,那就是中央航空学校洛阳分校。在洛阳市档案馆里的一些材料,如一期刊物、一本相册,好像还有一本小小的、薄薄的牛粪纸日记等,反复地告诉我关于这所学校的这样或那样的信息。这所学校来自于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是中国最有影响的空军学校,等等。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从东南杭州来到了中原古都洛阳,它有多少架飞机,飞机都是从哪里来的,如何维护、修理、补充战机,在后来的抗战中有哪些表现,都有哪些名人英雄……一系列的疑问引我进入了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我清楚地记得,在研究抗日战争期间的花园口事件过程中,曾经涉足过一些中国空军对日空战的史料,但是对于中央航空学校及其洛阳分校,似乎没有太多的印象。也许这是一个新的研究主题啊。 其实,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于中央航空学校的研究中上来,关注杭城东郊的笕桥,却是2005年的事情。除了工作变动这个基本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拉动,即浙江省启动文化研究工程。意在发掘浙地省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张大增厚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深度、浓度和宽度,在建设经济大省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浙江打造成为文化强省。深为鼓舞的我,以此为契机,坚定地开始了对中央航空学校的系统研究。 [浙江文化工程研究重要成果撷英] 清楚记得2005年10月5日,那是一个周三的工作日,天空还在下着小雨。我完成了笕桥航校的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的论证工作,并按照程序提交给省社科联。这也是来到浙江,第一次参与省级科研项目的申报。但是,很遗憾,努力和尝试并未得到肯定。还为此郁闷了几日。 既然事功方面未果,兴趣不能因此寡淡下去。于是,改变思路,自己先做了起来,带领一批学生以挑战杯竞赛的形式,启动了规规矩矩的学术准备。2006年3月24日,接到导师谢俊美先生惠赐的当期《名人传记》,里面有关于谢老师的推重之文。而篇首语贾平凹的一些充满淡泊和闲适、恬淡的“闲言碎语”也给我新的启发。慢慢来,不着急,因而更加坚定了我的关于笕桥历史探讨的信心。同年4月13日,正式组建团队,并第一次开会,详细讲解宗旨、布置任务,鼓励同道们迎难而上,在调查中增进毅力和耐心。 2006年4月,杭州市社科规划项目申报开始。依然围绕笕桥,提交了《杭州市抗战题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以笕桥中央航校为中心》。经历了几次申报之后,默默的工作开始被走入行业的视野。5月31日中午,省社科联普及处的同志打电话来,让我修改一下题目,以《笕桥航校史话》的题目作今年的普及课题。OK了!其实,这个时候,书稿已经基本成型。 接下来的工作是带着规定任务开展起来的。味道不太一样了。从位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到宝石山北坡的浙江省档案馆、栖霞岭下的浙江图书馆,再到西子湖里那爿小孤山上的文澜阁旧室,又到笕桥古镇深入坊间里弄,还有香积寺路上的杭州市档案馆,我们一遍遍、一次次地寻找中央航空学校的影子和足迹,同时感动着航校先烈和先贤们的成长、奋斗和牺牲:中央航校是伟大的,它开创了近代中国空防事业的诸多第一,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勇于献身的气节和精神,尤其是它所培养的一大批空军精英,在抗日的战场上淋漓尽致地实现了驱逐倭寇、保家卫国的凌云壮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前进的过程是艰难的,外患频仍、内忧不断,即使想发展航空事业,实现自卫自保自救,竟然也是那么的历尽艰辛,以至于一些西方国家乘人之危,在帮助中国创建、发展航空事业的时候,夹带私货和水货,用劣质甚至假冒的技术、设备包括人员来糊弄善良而急切的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中央航空学校的诞生和发展是这个历史规律激发出来的;挨打,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剂清醒药,迫使当事人忍辱负重、痛定思痛,奋发有为、急起直追。 2006年7月12日,借助去南京参加孙中山纪念学术会议的时机,专程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参观并查阅档案目录。记得工作人员分别安排我与尹特(先行离会)和张学继二位先后同处一室,都分别聊了很多关于航校关于笕桥关于杭州。感谢马振犊副馆长和郭必强老师的支持!在二楼阅览部查档,从目录上看收获甚小,只在军事委员会卷宗里发现有一些关于中央航校的目录,其他再也没有了,至于说中央航校或航空委员会的专档却根本就没有。不过,确实有大开眼界的,主要是之后被带进地下室的特藏馆的豁然开朗造成的——蒋介石日记、冯玉祥日记、孙中山的博爱条幅手迹、被收缴上来的井冈山地区的工农红军的旗帜、标语、党旗等,还有张大千早年画作《仕女图》。两重大门,把这些宝藏严密的与外界隔绝开来。果真是家底深厚啊。在一个靠角落的橱窗里,有连战的父亲的委任状。据说,连战来访的时候,专门访问了第二档案馆,感触深深。 [2017年在南京紫金山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祭拜参观] 2006年12月14日,陪同一位政治学研究者在下沙几家高校商谈工作问题。接到电话,说前几日以《浙江航空交通史》为题申报的历史文化工程项目被以《浙江航空史》的题目中标并下发批文。一年多来的杭州生活,平淡而充实。尤其是山水锦绣的浸润,已经多少冲淡了一些对于事功的渴望。于是,这个电话,变成了一个涟漪。 位于曙光路的浙江省档案馆,和位于香积寺路上的杭州市档案馆,都藏有部分有关中央航校和中杭厂的档案资料。2011年9月20日,杭州大雨。我走进了杭州市档案馆。此行,印象最深的是,我找到了中杭厂制造飞机的设计图纸原件。很大很宽,似乎还隐含着那个时候的墨香。搞不清楚中杭厂中方最高负责人王助看了多少次,也不知道他跟美国顾问争执了多少回。边角还有一个过火的痕迹,是不是技术人员一边抽烟一边看图纸惹的祸?它,很清晰,仿佛就在眼前,一群技术人员围拢着,争论着,室外还有隆隆的飞机声。近日,课题组的陈博士说,再次看到了这些珍贵的资料,保管如初。 三、第一次走入笕桥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晴。我带着青年美帅去省图书馆查找文字资料。另外才俊在与笕桥有亲缘关系的徐同学的陪同下,去笕桥镇调查。次日,继续图书馆阅读。还不错,甚至有些出乎意料,在省图地方文献室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一直搞到下午两点多,才出来步行到小孤山省图的古籍部。在省图西面的一家小饭馆里作了绝非午餐的饮食,尽管很热,但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快乐。 孤山上的省图古旧部,关于民国时代的报刊还是有一些的,只不过我们去的时间太晚了,刚好看了一段1937年的《东南日报》(金华版),就到了下班的时间。但是,那种可以终于有所得而确信可以有所为的兴奋,还是让我们忍不住停下脚步,慢慢领略了平湖秋月和白堤热浪下的美景,把快乐分于山水,用信心回复自己。湖水荡漾着,风比较大,但都是热乎乎的,吹在身上,并未感觉到特别的凉爽。北里湖的荷叶田田,果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亲临幸福感。一边迎着湖风,一边眺望着湖之周围的美丽。一山二堤三岛三塔五湖十六桥,真的有说不完的故事,唠不完的嗑儿,叹不尽的唏嘘,赏不尽的雪月风花。美女小叶竟然有很多对于自己之前没有抽出时间来品味西湖的遗憾和愧疚,而帅哥小蒋则作出了更鲜明的小资小儒的情趣和话语。 [第一次走进笕桥老街] 去笕桥镇的那四位才俊也有明显的收获。从短信中知道,他们见到了至少3位老人,其中包括70多岁的王东来,相约明天还要拜访曾被《钱江晚报》采访过的顾国泰老先生。 2006年国庆节,与我爱人一起,从下沙出发,乘坐校1线公交车进入杭州主城区,辗转来到笕桥镇。这是第一次,与笕桥面对面。在大营门,跟卫兵交谈,试图进去参观。不许。由此,沿着外围走走看看。由机场路、丁兰路、笕丁路,慢慢走开去,一直到石大路上的小营门。时近中午,就此停下来,在小营门左首的路边小店停下午饭,一碗大排面。记得,还特别庆贺式地要了一瓶雪花啤酒。跟老板交流,他是地道的笕桥人,世代在此,小时候经常到营区里面去玩。询问飞机制造厂等旧址何在,说不清楚。建议我去走访镇上的老人。营门里面的机场、航校旧址等心仪的物什,依然无法近前观瞻。 2007年8月7日,继续整理笕桥课题的文稿,通稿到第七章,发现主要的问题还是文献征引短缺、单一。不经意间,整理有限的文献的时候,发现有一篇关于笕桥英雄事迹的短文,题目《在这深夜,我想你》,颇为感人,录之。一方面缅怀那个时候那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笕桥航空人士的爱情,料想那一定是一位空军健儿思念远方的女友或爱妻的心声。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曾经类似的心绪和经历而感伤。也许,我们也可以把这首情诗看作是离开笕桥的空军将士对于亲密战友战斗机的怀念与渴望,也许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诗看作是离开笕桥的中杭厂职工对于自己亲手打磨、制造的飞机的缅怀与追忆。 很久了 我还是不能把你放下 每当在深夜 我还是想着你 想你的时候,我痛苦万分 但是,我也无法说给你,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告诉你这一切。
我在白天强忍着的情感 只有在深夜 我想你的思绪才像洪水爆发般的向我袭来 我,真的无处可逃!! 任凭对我百般的折磨!
我哭了! 我是真的哭了! 不止一次的哭 也许,爱真的把我彻底的俘虏了 现在,我才真正知道原来自己的感情也是如此的细腻。 原来,自己在感情面前也是这样的不堪一击 原来,自己是如此的脆弱!!!! 我不想想你,但是一到深夜我无法控制
我想尽办法忘记你 可是,这一切我都没有做到 我发觉我更加的思念你
其它我答应你的承诺我都去努力做了 有几件大的承诺我也都快做完了 现在看来 惟独感情我答应的我是真的、彻底的做不到
现在,一个字“乱” 我现在心绪乱的极点!!
希望有天你会发现 曾经你是多傻 我是多么的冤枉和委屈 这样深爱你的男人却被你一次次的伤害 这样深爱你的男人却被别人的谎言使你对我失去了信任 这样深爱你的男人还痴痴的等着你有天回来 这样深深爱你的男人还是用比曾经更加深情和温暖的怀抱等着你
爱情不是赌气 也不是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你还真的爱我 你知道你自己应该怎么样选择?
我不是她说的那样的人 以前不是,以后也不是! 我就是我。 我有自己的事业和目标 我有自己真诚的感情和一颗比他更加爱你的心! 只因为一时工作压力太大 没有好的心情来调节生活 并不是我永远不懂的生活!
在这深夜,我想你了! 我对你不止有思念,我更加爱你!
[笕桥镇上来了一群飞行员,还有很多外国人]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