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武林旧事
 
凌家桥石龙山的故事(一)
来源: 钱塘往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 袁长渭  日期:2019-03-04


        2018年年底,我走访了转塘街道石龙山社区,并且和近十位老人进行多次座谈,听了许多故事,就把这些老人所讲的记了下来。这里有过“凌家桥人当皇帝去不去”的故事,也有苏东坡“追君直过定山村”的优美诗句,这里曾经是杭县上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几年城市化的脚步中,凌家桥和石龙山两个社区都已经拆迁完毕,古老的凌家桥就只能在故事中出现了。

一   李三根讲凌家桥的故事

二   张福兴挑担——“恰勿过”(日语中的“太白过”就是香烟的意思)

三   李姓老妇被炸死在张家岭破庙里

四   石龙山上的抗战事

五   石龙山人全村逃难

六   杭县上泗区区长张振声救了许多难民

七   张振声家的房子

八   在福建定居的难民

九   杨家牌楼的故事

十   石龙山的传说故事

十一  戴山乌子一贴药

十二  凌家桥人挑石灰的故事

十三  泾河老龙和钱塘沙的故事

 


一   李三根讲凌家桥的故事

李三根先生已经是91岁高龄,他的家拆迁前就在凌家桥边上,李三根曾经做过石龙山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的儿子李生良还是我高中的同学,他的夫人是我奶奶的亲侄女,还跟我家有亲戚关系。李三根先生说,他小时候所见到的凌家桥是一条四米左右宽,四五米长的石拱桥,桥的两边有厚石板做扶栏,扶栏边还有供休憩的石凳,上下各有十几个台阶,中间铺着一条长长的石板,中间有个槽。可能是独轮车的痕迹。桥的西南边有一个香火堂,为善男信女初一十五烧香准备的,也有贪玩的小孩被关在里面。从前的凌家桥是杭州通往富阳的主要节点,实际上也是杭州去往富阳的必经之路,离定南公馆不远,整条道路都是两米长、八十公分宽十五公分厚的石板铺就,一直通往铜鉴湖畔的张家岭和陆家岭,通往风水洞和富阳。

 

 

        凌家桥的南边叫桥上,桥的北边叫桥下,桥上的人家大都姓张,桥下的人家有成、王、许、叶、翁等人家。上新桥村大多姓李,桥上和上新桥村合并成了新龙大队,桥下叫民主大队。后来,新龙大队改成了石龙山村,民主大队改成了凌家桥村,前几年改叫社区了,去年已经全部拆迁完毕,村民都搬到定山家园去了。上泗人眼中,石龙山村人和凌家桥村人都是凌家桥人。

        从前的凌家桥地形像一个算盘,凌家桥路穿村而过,贴近公路的东面还有一条窄窄的一条小河,老百姓的住房像一个个算盘珠。路东的房子朝西,路西的房子朝东,村里人说,主要原因就是怕房子朝南后形成了白虎手,于风水不利。时间长了,大多数人家的房子都改成朝南了,享受到了充足的阳光。

        凌家桥村和石龙山村已经没有一户人家姓凌,据说姓凌的人家在宋朝就搬到富阳去了,所以,富阳也有个凌家桥村。

 


二   张福兴挑担——“恰勿过”日语中的“太白过”就是香烟的意思)

        日本佬的营盘就在凌家桥的北边,日本佬在杭县上泗乡有六个炮楼,狮子山炮台、牛坊岭炮台、吴家磐头炮台、茶井山炮台(炮台山)、公馆山炮台、张家岭炮台、鸡山炮台等,凌家桥营盘里还有四个炮楼,每日里都要往各炮台里送生活用品。一日,凌家桥挑夫张福兴挑了一担二百多斤的东西,在一个日本鬼子押送下去公馆山炮台,在上新桥这里要跨过一条沟,如在平时空手走走,那是易如反掌的事,哪怕是一百多斤胆子,跨过这条沟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可是张福兴肩上的担子有二百多斤份量,过沟成了大问题。

张福兴试着跨了一下,过不去,就跟日本鬼子说:“太君,跨不过(上泗话叫恰勿过)”,张福兴说话舌头有点大,咬字不清晰,这个日本鬼子听成了日语“太白过(香烟)”,马上给他递上一支香烟,张福兴欣然接过香烟,抽了一根烟后,试着再跨过沟,张福兴还是过不去,继续对日本鬼子说:“太君,跨不过(恰勿过)”。日本人还是以为张福兴又想抽烟,又递给了张福兴一根香烟,张福兴又高兴地接着日本香烟抽了起来。香烟抽完后,试着过沟还是过不去,接着说:“太君,跨不过“恰勿过”。日本鬼子一想,你这个中国人太贪心了,不肯过沟,一心想抽烟,火气就上来了,马上上去,“噼噼啪啪”几个巴掌,打得张福兴脸上又红又肿,眼睛直冒火星。恰好有本村人路过,马上向日本鬼子解释赔罪,说明了真相,并帮着过了沟,日本鬼子的火气才平息了下去。从此,凌家桥人有句俗语,叫做“张福兴挑担——恰勿过(日语中的太白过就是香烟)”。

 

      

三   李姓老妇被炸死在张家岭破庙里

日本鬼子打进来后开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实行三光政策,能逃的老百姓全逃光了。从前烂脚医治不好的很多的,郑全珍的奶奶因为烂脚,行动不方便,来不及逃走,就被迫在黄泥山上也就是张家岭的破庙里避难,后来被日本鬼子发现,直接用手榴弹炸死,等到家人逃难回来后,庙里至剩下被炸碎的一副白骨。这个信息,在当时的《东南日报上也有登载》。


 

四   石龙山上的抗战事

      东南日报》1938年3月7日,农民智勇,手刃倭寇

           杭县上泗乡农民倪阿康平日孔武有力,最近敌军在该处奸杀焚掠,因手无寸铁不敢抵抗,乃避入附近石龙山中。不久有敌兵3名,搜索而至,见倪即迫令找“花姑娘”供其奸淫,倪佯为允诺,将一敌兵引至深谷,乘隙猛击其目,并夺得彼之步枪,抽其刺刀,贯其胸而死。迨倪之族人德良亦至,助其拖尸埋于一茅棚内,举火焚去茅屋。防为其他敌兵发现,刻倪已带同夺获得之步枪刺刀绕道达我军防地,呈交于某师驻军团部,大得团长之激赏,当场奖以国币10元外,复留阿康在该部参加游击队工作。

 


五    石龙山人全村逃难

据李忠孝讲,听他爷爷李昌荣叙述,1937年的阴历12月16日日本鬼子打进来了,12月23日在蚂蟥山上发生了国军192师和日本鬼子的一场战斗,李昌荣还帮着抬担架运伤员,那一场战斗,石龙山老百姓被打死了七八个人,李昌荣的弟弟李昌喜就在那次战斗中被打死的。

随着日本鬼子的进犯,全村的人开始逃难,翻过张家岭和陆家岭,逃到了湖埠冯家的一条溪流边上,日本鬼子的机枪子弹“簌簌地”地从耳边穿过,有好多老百姓被打死在溪流边。本地百姓逃难,外地百姓也逃难经过这一条道路,有许多箱子和黄包车也被扔掉了,许多小孩都被扔掉,特别是女孩子,沿路有许多哭天哭地饿得半死的孩子。李昌荣就是在冯家见到本家两岁的李忠良被遗弃在溪流边,感到十分可伶,就抱着他逃难,逃到了大坞盆地,终于捡回了一条性命,李忠良至今还活着,将近有90岁了。鬼子的机枪不停地扫射,李忠廷被鬼子的子弹击中了,真是幸运,因为下雨,又是冬天,李忠廷穿着丝绵袄和蓑衣,子弹穿过了蓑衣,卡在了丝绵里面,万幸中捡回一条性命。

        那次村里死了三四十个人,也是被日本鬼子打死最多的一次。


《东南日报》1938年2月4日

           杭县上泗乡一片焦土

       杭县上泗乡,为杭县中最富庶之一区,东南面江,西面环山,中有杭富公路通过,包括有诸桥、转塘、凌家桥、袁家浦、周家浦、浮山、良户等大小100余村镇,居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务农,赖稻麦蚕桑茶叶为生,平时生活还算富裕。自浙省抗日战事发动后,嘉湖不守,杭富相继失陷,敌军长驱直入,上泗乡因居杭富之间,首当其冲,受祸之烈,实为有史以来所未见。

       去年12月25日,敌军由余杭抄袭富阳,成大包围形势,致杭城不守,我军退守钱江南岸,仅留少数部队在上泗乡一带与敌军作游击战,敌军冲入转塘、凌家桥后,即大烧大杀,房屋之十八九皆成灰烬,居民逃避不及遭敌惨杀者,共达百余人,其中以凌家桥张姓家一长工,死状最惨,计头中被割十余刀,犹未气绝,复被投入河中淹死,所幸所到敌军尚少,兵力不敷分配。故离公路线较远各村,一时尚未波及。

    

相关内容
档案故事|浙大“求是创新”校训源何而来? 2024-12-20
湘湖通史|民国时期两次重要的湘湖调查 2024-12-20
史话杭州·文化渊薮:养正书塾 2024-12-19
档案中的老字号记忆——王星记扇庄 2024-12-18
杭州铁路文化宫今昔 2024-12-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