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冯贤亮教授作题为《儇巧繁华:明代杭州的城市社会与生活》的报告,接续前两位报告人的研究时段,他爬梳史料,以杭州为切入点,力图展示明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与生活变化的繁复。
报告首先从明代的环境入手,揭示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与人工改造,时刻影响着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杭州地区内部环境的差异极大,田土的肥瘠高下不等,对民众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有一方之物”,所谓“山之竹木,海之鱼盐、泽国菱芡、斥卤木棉、莽乡羊豕之类”,不同的环境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生产选择。以杭州为代表的明代中国东南社会,由于开发的加深、民生的广泛拓展,出现了一些“窘迫”的景象,集中的体现就是所谓“人稠地狭”,由此导致人们的谋生之途发生许多大的变革,多样化的经营或生产方式被导入进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消费的兴盛与生活的繁荣。杭州社会的情形很能体现明代社会与生活的复杂性。
此外,“江南水乡”也是杭州的一大标签。就河湖水系而言,杭州地区基本是以杭州城为中心而辅展的,包括了钱塘江及其上游富春江与桐江、松溪、葛溪、桐溪、韵溪、胥溪、武强溪、寿昌溪、与金华等府沟通的东阳江、通往皖南徽州府的新安江、湖州府的水源主干道之一东苕溪,以及南方大运河的最后一段,内部各类小河溪港更是难以计数。行人、运货、农田的增肥都不能离开船的运输,水运也构成了杭州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接着,冯贤亮将视角转向了经济生活。明代的杭州经济生活繁华,城乡经济活跃,生活方便,信息便捷,流动人口较多,服务行业兴盛,文人、乡宦、青楼名妓、侠客频出,更有许多奢侈性的消费场所。当时的社会生活景象,基本上可说是“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在嘉靖以后,风俗日奢,消费增加,既提供给民众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使整个明末社会风气发生较大的变迁,改变了嘉靖以前较为宽厚的政治风气,使贪贿成风,且恬为不怪。
经济生活的广泛扩展,使得民间风习中的许多固有传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譬如,历来讲求传统礼仪的婚丧嫁娶都开始慢慢发生了转变。在婚姻中,最违碍礼仪的当属杭州地区流行的“荒亲”礼。相传此俗始于宋代,但极罕见,到明代中后期才流行起来,不仅一般平民,即便士大夫家也多有此举,所以明代杭州地方官绅在编地方志时,特地予以记载:“愚民无知,或不足责,奈何诗礼之家亦复如是?”明末文坛宗师钱谦益曾忆及钱塘江家曾行荒亲之礼,而江家即为诗礼之家。这些都说明,杭州地区独特的风习与时代的变迁颇有关联。
冯贤亮最后指出,在明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发展较诸中国其他地域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其繁复、多样的经济生活,城市与乡村日常的诸多不同,民众生活的起伏与风气变革,都在这样一个地域中展现得十分清晰。而杭州城作为东南大都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又常常引起时人与后世人们更多的怀想,文人笔录中展现出的各种细致描述,从诸多侧面丰富了明代杭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