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需购米为生。而米行主要是大宗粮食交易,米行除把粮食贩运到绍兴、萧山、富阳一带,还负责向杭州城内外米店批发粮食。 杭州的米店在城里可谓星罗棋布。较大的米店有武林门的宏源,米市巷的郑伦裕,左家桥的诚济、万源,珠儿潭的恒隆,仓基上的元润和永利等。米店业除向米行转批外,也有自嘉兴、吴兴、芜湖、无锡、九江等采运而来的,以米为主,以豆类和杂粮为副,专供零售门销本城市民。1927年5月,杭县县城六个区定为杭州市后,经营食粮的行、店由140家增加到174家。1931年纳入同业公会行业管理的行、店达到222家。其中资本较厚的30家米店,有99家兼营机器碾米。 1937年12月,杭州遭日军沦陷前夕,市区人口59.6万余人,米店、米行增至233家。1941年沦陷期间,杭州登记经营食米的有301家,因米粮运销困难,市民生活贫困,多为杂粮兼营。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6年6月,粮食业经核准给证的435家,资本额法币6.12亿元。1947年,杭州市商会对工商业同业会进行整理。是年4月,粮食(商业)同业公会改组为粮食行商业同业会和粮食店商业同业公会。12月,依法办理商业登记的粮食商号376家,其中粮行61家,粮店315家。 根据《三十五年度浙江工商年鉴》记载,1946年杭州有粮食行41家,粮店121家。 1948年3月,杭州市政府依照粮食部所颁《粮商管理规则》对粮行、粮店进行检查审议,规定粮行资本额按时值食米200石以上为合格,粮店50石以上为合格。同年8月,经审议合格和补办登记后,全市实有粮食行、店427家,其中粮行53家,粮店374家。 米店的墙上一般漆有一米见方的“米”字,以供居民识别。 米店内,负责店内买卖的店员称文尚,加工粮食的工人称为武尚。如果买家买一石米,文尚师傅会“一呀一,二呀二”地边量边唱,非常好听。斗的平面上还会留一只“米耳朵”,表示给予优惠,希望顾客再来。装米的袋子一般都是用黄麻做的,很滑,称作单丝袋,正好一袋一石。买家拿不动米,米店会让武尚师傅负责送上家门。一路上,武尚师傅背着米随顾客而行,如果路远体力不支,武尚师傅可以在任何商店的柜台上放一放,商店决不会怪罪他。的确,这一百五十多斤的米如果放在地上就不太容易独自背起来了。 米店并不是只赚一些批零差价。一般米店赚钱的不正当方式有:将批发来的不同质量、不同产地的米混合,称为“并套”,分为从一号到五号五等米,同一米店不同时期、同一时期各个米店之间的同号米有差异,同为二号米,价格相同,但品质优劣,不是内行人很难辨别。有人说米店最大的利润,不是来源于批零差价,而是来源于“并套”。 有些米店都备有几套专用的斗、升,用以缺斤少两,米斗分为“九三斗”(一斗米只有九升三合)、“九五斗”“加一斗”等。小斗是专门在卖米时用的,大斗则是在买米时用的。还有双层斗,在斗里加一层底板,买米时抽掉,卖米时放上,一进一出,每石米相差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