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马卫光一行走访杭州文史研究中…
杭州文史研究馆新春活动集锦
 
特别关注
 
高宗退位之后玺印为什么没有被…
张宗祥的家国情怀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汪华与忠天庙
武林旧事
 
杭州人爱吃的面食从哪里来
来源:《民国杭州饮食研究》  作者:  日期:2020-04-14

杭州自宋高宗南渡,大批北方人移居杭州。虽经七八百年,杭州人粮食虽以米为主,但相比江南其他地方的人,对面粉的接受程度要高,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面食较为喜爱。

 

杭州产麦很少,1931年产小麦3000余石,大麦2000余石,面粉主要靠外地运进。民国初期,无锡的九丰面粉厂就把加工面粉运销杭州,泰隆、茂新等面粉厂也运销杭州一带。

 

杭州最早的利用机器磨坊加工面粉的工厂是1900年庄诵先开设利用面粉厂,其资本额7万银元,日产200袋面粉,在当时就全国来看,规模也是较大的面粉加工企业。

 

杭州面粉业分为经理批发面粉的行、店,机面厂和磨坊三类。1931年,杭州面粉业共110家,其中经理批发面粉的有3家,均集中在拱宸桥。三家年销售面粉约40万包,每包重49磅。茂新一家占销售量的三分之二,但主要销往上江(钱塘江上游)地区,其中杭州一地销售2.5万包。正丰年销10万包,杭州本地销售5万包。开设于1928年的九丰,年销6万包。另外还有17家机面厂,90家磨坊,绝大部分属于小本经营。规模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城区和拱宸桥。

 

杭州人相比其他江南地方人爱吃面条。街巷里有专门的面(条)店,可以趁热饱餐一顿,杭州有名的面馆有奎元馆、老聚胜、聚水馆、六聚馆等,以杭式面闻名,生意很好。杭州市民在家也爱吃面,但南方的老百姓普遍不会做面食,包括在面食制作上颇需要一些技术的面条,因此杭州出售做好了的面条的小店很多,这在江南城镇中是不多见的。杭州制作的面条,分为潮面和干面。潮面即磨坊,把小麦磨成粉,人工和面,擀成薄皮,折叠后用刀切成细条状。这种方法出品粗且出品率低,主要在杭州本地销售,被称为“本面”。干面将面粉浸水调匀后,灌入压面机里,压成皮张,将两张面皮并叠,放入第二个空隙更小的压面机里,用人力通过机器让面皮再薄一些,再放入第三个压面机里使之更薄。再放入切面机中,通过调整刀片之间的距离,使出来的面条有粗细不同的品种,宽些的为玉带,适中的叫银丝,最细的称作龙须。这种方法出品细且出品率高,本地也有销售,但销往外地的主要是干面,被称为“洋面”。潮面和干面产量约为十比三。 

相关内容
发现良渚文化的双子星座 2025-02-18
古今西湖名人缘|鸿雪径中埋印藏 2025-02-14
湘音汇|安仁当的兴衰 2025-02-11
湘湖轶事|顾小家而怀乡情的张文瑞 2025-02-07
湘音汇|著名金融家金润泉对湘湖的影响 2025-02-07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