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周伦理思想研究 作者: 徐难于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副标题: 多维视野下的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溯源 出版年: 2019 页数: 260 定价: 68元 本书充分利用西周金文与传世文献史料,围绕宗教、伦理、政治互动的主线,对西周的孝友等血缘伦理思想,以及德、敬、肃、恭、勤、雍、和等政治伦理思想与善恶评价思想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深入探讨。在西周与古埃及的比较研究中,彰显西周“伦理思维发达”这一重要特征,并以双方族群格局差异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这一重要特征之成因。在西周与后世的比较视野下,围绕西周基本社会制度的伦理影响,深入探研西周的“德治”思想及其“层级推衍治理”思想,从而揭示西周伦理政治思想的主要时代特征。 徐难于,1955年12月生,四川武胜人。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从著名古文字学、先秦史学专家彭裕商攻读考古及博物馆学方向博士学位,2001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西南大学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思想文化。出版有《汉灵帝与汉末社会》等,发表《春秋时期的信观念》《再论西周孝道》《善恶观形成初探》《商周天帝考》等论文二十余篇。 2 《穀梁》政治伦理探微 作者:黎汉基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0年04月 页数: 364 定价: 198.00元 “六经”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也是推动当代社会文化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资源之一,所以值得深入研究。本书选取《穀梁》中有关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几个核心问题,如死义、复仇、慎让等,通过经典诠释的方法,以文本的深入解读,不同文本的对比和义理的细致阐发,对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意识的相关内容的形成和历史演变、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及其价值取向等,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论述,并能提出自己的许多独立见解。在一些文本解读和义理阐发上发人之所未发,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黎汉基 ,中山大学政治学副教授,1971年在香港出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部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和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专攻中国政治思想史,已出版专著《殷海光思想研究:由五四到战后台湾,1919–1969》、《社会失范与道德实践:吴宓与吴芳吉》、《混沌中的探索:殷海光的思想困境》三部,与人合译《时间中的政治:历史、制度与社会分析》、《政治中的历史与幻觉》、《对话当代政治理论家》三部,编注《徐复观杂文补编》六册、《徐复观家书集(1963-1981)》、《牟宗三先生全集》其中五册、《李春生著作集》五册。 3 过渡带 作者: 徐峰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两淮地区早期社会进程 出版年: 2020-3 本书志在探讨从史前至春秋时期今苏皖两省淮北与江淮地区的社会进程,实现某个区域空间内的“通古今之变”。观察在区域社会之间不断靠拢、逐渐前移的统一趋势过程中,这片属于“南北过渡地带”、“东方沿海地区”及“夷域”的中间区域究竟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反应?对于统一进程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区域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会对社会进程,包括文化的变迁、政治格局、政体的强弱、人群的迁徙等产生重要影响。两淮地区在早期中国时期不是当时世界的中心,它处在一个“之间”的位置。尽管这种“之间”的位置也有利于两淮对于不同地理文化形式的吸收和融合,但同时伴随的是,本区易受到周邻强势文化区域的干扰,从而在社会进程模式上呈现出一种“断裂的连续”特征。本区并不具备足够大的地理空间,地域的相对狭窄,空间竞争性强,使得此间文化的演进,相比于南北的环太湖、海岱与中原地区,难以在广阔的面和持久的度上赢得可观的表现。 徐峰,江苏靖江人,2000~2007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获学士与硕士学位。2007~2010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访问学者(2016~2017)、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访学者(2018)。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学术单位做学术与文化交流。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区域社会文明化进程、精神文化考古等。发表论文多篇,译著多部,包括《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等。 4 中国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礼法社会 作者:郑显文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 社出版时间:2020年04月 本书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对战国秦汉至唐宋之际的法典体例和内容演变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作者指出,在秦代不仅存在“秦《法经》”六篇的法典形式,令作为古代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在秦代已十分成熟,秦代的法律体系是法、律、令的体系,汉朝初年的《九章律》是秦《法经》六篇与秦律三篇的重新组合。令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作者通过对北宋《建隆令》《天圣令》和南宋《庆元令》的条文内容进行比较,认为从《元丰令》以后,宋令的篇名、条文内容与唐代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郑显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有《唐代律令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律令时代中国的法律与社会》(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出土文献与唐代法律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等七部;独自撰写《中国法制史》教材一部;在《法学研究》《历史研究》《政法论坛》《世界历史》《中外法学》《法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法律文书研究”(2005年法学类)被评为优秀类项目,“唐代律令法体系的演进及其对古代周边国家的影响”(2010年史学类)被评为良好类项目等。 5 唐代域外天文学 作者: 钮卫星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2-1 定价: 98.00元 本书通过考察域外天文学与唐代的社会、宗教、政治、文化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探求和辨析唐代域外来华的天文学内容,揭示外来天文学与本土天文学发生冲撞和融合的过程,探讨外来天文学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本书的研究可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具体、详细的个案,它将以古代中外天文学交流为窗口,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古代的中外科学文化交流盛况,以具体的事例来揭示人类文明自古以来都不是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下生长、发展起来的。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史感兴趣的学者、研究生、本科生和业余爱好者。 钮卫星,男,1968年10月生,浙江湖州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1990年本科)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993年硕士、1996年博士)。1995年8月受聘为上海天文台助理研究员,1999年4月调入上海交通大学任讲师。2001年8月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2006年8月至2019年4月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天文学史、特别是中古时期中西天文学的交流与比较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唐时期沿丝路传播的天文学研究”首席专家。代表作有《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等。 6 《辽史》探源 作者:苗润博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20-6 页数: 490 定价: 68元 本书希望重新对元修《辽史》的史源问题加以全面检讨,其中的学术旨趣主要有三:其一,系统深入地考证《辽史》各部分的文本来源、生成过程、存在问题及史料价值,力图呈现《辽史》本身的生命历程,尤其注重对元朝史官编纂建构的叙述框架加以离析,开辟出全新的问题空间;其二,将《辽史》放置在整个中国古代正史文本生成、流变的大背景下,凸显其所具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意义,推动正史史源研究走向精耕细作;其三,透过《辽史》这一典型个案,对传统的史源学研究作方法论层面的反思,探索历史学视野下文本批判的可能路径。始于《辽史》,而不止于《辽史》,是书中一以贯之的追求。 苗润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博雅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宋辽金史,历史文献学。 7 历史的原声 作者: 桑兵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清季民元的“共和”与“汉奸” 出版年: 2020-4 页数: 376 定价: 78.00元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最新学术研究的文章结集,着眼于思想概念史,是努力承接前贤、续写辛亥历史的第三本书,与之前出版的《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2)》以及《旭日残阳: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一起,作为对清季民元重大历史转折重新审视的结果,同时构成尝试续写大历史的开端。作者希望从不同层面努力深化对辛亥民元历史大变动的认识。贯通各类新旧材料,订正重大史事的错误,澄清学界坊间的各种彼此歧异的说法,避免随心所欲甚至别有用心的解读,扩展视野,关注以往大历史较为忽视的人事。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重新审视既有研究和文本史事,叙述清季民国时期“共和”在近代中国的演进,将“共和”作为一个名词,以之为对象,进行概念史研究。第二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辛亥时期“汉奸”指称的转义及其使用为主题,进一步耙梳史料,重现史事,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历史本相及发展进程,进而依据历史实事把握相关概念及其演化。 桑兵,河北威县人,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出版有《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旭日残阳: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等专著。主编有《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及同名丛书等。合编《戴季陶集》《近代中国学术批评》《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国学的历史》《读书法》等。 8 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的轨迹 作者: 朱京伟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清末报纸中的日语借词 出版年: 2020-1 页数: 535 定价: 89.00元 现代汉语词汇中含有数量可观的借自日语的词语,这些日语借词与来自西方语言的音译词不同,它们在词形和构词法上与纯正的汉语词难分彼此,因此,辨别日语借词一直是我国汉日比较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学界的研究成果表明,日语借词进入汉语始自19-20世纪之交,而当时与日本关系最为密切的书面资料当属清末报纸和译自日语的书籍。清末报纸的种类繁多,本书从中选择了与日语借词关系密切、编译者知名度高、出版年代早、社会影响大的5种作为研究对象,即:《时务报》(1896-1898上海)、《清议报》(1898-1901横滨)、《译书汇编》(1900-1902东京)、《新民丛报》(1902-1907横滨)、《民报》(1905-1910东京)。这5种清末报纸的时间跨度为1896-1910年,正好与日语借词大量进入汉语的高峰期重合,是研究日语借词的最重要的一手资料。全书采用多文本、穷尽性、量化实证的方法,在进行词源考证,辨别日语借词的同时,还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日语借词研究中面临的许多具体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朱京伟,日本关西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日语词汇学、中日词汇比较、中日词汇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迄今在中日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有日文专著『近代日中新語の創出と交流』(日本白帝社,2003)以及《日语词汇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等。 9 从“理想”到“现实” 作者: 段永富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对伪满洲国政策的演变 : 1931—1941 出版年: 2020-1 定价: 89元 本书考察自九一八事变后至珍珠港事件前美国对伪满洲国政策的演变。书中利用中、美、日等多方档案资料及前人著述等,对美国与伪满洲国交往的一系列重大史实进行一一考证,厘清双方交往的诸多细节,以求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貌,并将其置于美国远东战略中进行总体考察。 段永富,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0 意大利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99—1938(全二册) 作者: 赵省伟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译者: 林碧珺 出版年: 2020-1 页数: 544 定价: 198.00元 本书取材于《周日邮报》《周日论坛画报》等意大利彩色画报,共收录200余幅彩色版画及原刊报道12万字。作为目前不多见的可以与法国彩色画报相媲美的中国题材画报,意大利彩色画报时间跨度更长、收录的历史事件更丰富,因此更具历史和出版价值。 《周日邮报》是意大利早期的报纸之一《晚邮报》的副刊,创刊于1899年1月。它以照片和版画为主体内容,20世纪20至30年代成为意大利畅销的周报之一,发行量一度高达60万份。20世纪50年代,其中一期发行了130万份,创下意大利报纸发行的新高。1989年停刊。 《周日论坛画报》是《论坛报》的副刊,创刊于1890年1月。1895年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期间,率先刊登前线士兵的照片,开创了意大利画报刊登照片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在和《周日邮报》争夺读者的竞争中失利,于1969年停刊。 赵省伟:“西洋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主编。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自2011 年起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 11 走向火焰 作者: [英]多米尼克·利芬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帝国、战争与沙皇俄国的终结 原作名: Towards the Flame: Empire, War and the End of Tsarist Russia 译者: 苏然 王橙 1914年俄国加入战争的决定给它带来了影响深远的后果:它带来了革命、内战和1917-1920年的饥荒。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共同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塑造了20世纪。在本书中利芬教授第一次将这两大事件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俄国视角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以及国际史视野的俄国革命发生的原因。 多米尼克·利芬( Dominic Lieven),2009年沃尔夫森历史奖得主,所著本书入选2009年达夫·库珀奖角逐名单。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著有Russia Against Napoleon: The True Story of the Campaigns of War and Peace,Nicholas II: Twilight of the Empire,Empire: The Russian Empire and Its Rival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Russia, 3 Volume Set (v. 1-3),等等。 12 掠夺尼罗河 作者: [美]布莱恩·费根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副标题: 埃及的盗墓贼和考古学家 原作名: The Rape of the Nile: Tomb Robbers, Tourists, and Archaeologists in Egypt, Revised and Updated 译者: 王佃玉 出版年: 2020-4 页数: 357 定价: 62.00元 希罗多德,底比斯盗墓贼,偷窃方尖碑的罗马人,木乃伊商人,主要的欧洲博物馆,比拿破仑军队搬走的古董还要多的马戏团大力士乔万尼•贝尔佐尼,精明的领事和冷酷的帕夏,发掘图坦卡蒙坟墓的霍华德•卡特…… 最终,英雄和科学家可能会获胜,但我们为这场胜利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幸运的是,古埃及的神秘性在劫掠者和火药的破坏中幸存下来。埃及是永恒的,它吸引着游客,并带来了未来的希望。阿蒙神仍然日夜不停、永无止境地穿越天际。 布莱恩•费根(Brian Fagan) 世界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畅销书作家。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人类学名誉教授,著有《耶鲁古文明发现史》《海洋文明史》《亲密关系》《考古学入门》《考古学与史前文明》《法老王朝》《漫长的夏天》《小冰河时代》《洪水、饥馑与帝王》《世界史前史》《大暖化》等。 13 哈佛出版史 作者: [美]马克斯·豪尔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 History 译者: 李广良/张琛 出版年: 2020-4 页数: 276 定价: 59元 本书以内部人的视角生动叙述了哈佛大学出版社创建和发展的风雨历程,尤精于对作为教育、学术和商业三重实体的大学出版社的成功、失败和困局的细致描写,以及对个性鲜明的领军出版人的刻画。本书亦反映哈佛及美国教育、出版和知识界的历史状况,对于大学出版社及其他各类学术出版社的发展都有启示意义。 马克斯·豪尔(Max Hall),哈佛大学出版社首位社会科学编辑。 14 柴尔德 作者: 【加】布鲁斯·G.特里格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考古学的革命 译者: 何传坤/ 陈淳 出版年: 2020-3-15 定价: 59.00元 这是一本详细分析柴尔德工作并评价其意义的著作。在对柴尔德生平进行简单介绍之后,本书以他的几本重要著作为思想变化的线索,介绍了他在构建文化历史学范式、传播论、史前经济与社会、苏格兰考古学方面所做的贡献。本书还回顾了苏联考古学和美国人类学对柴尔德的影响,提出了许多有关人类历史根本原因的观点。柴尔德的博学广闻、与马克思主义的意气相投以及独立思考精神不仅是一份价值非凡的历史遗产,而且对今天的考古研究也有现实意义。 布鲁斯·G.特里格(1937—2006),加拿大人,196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被誉为世界考古学界一位真正的文艺复兴式人物。生前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苏格兰古物家学会和英国史前学会会员。研究范围包括美洲印第安人、古埃及、考古学理论方法、考古学史、早期文明比较研究。曾获英尼斯-热兰奖和声誉极高的莱昂-热兰奖。重要著作除本书外还包括:《下努比亚的历史与聚落》(History and Settlement in Lower Nubia,1965)、《**历史:史前学的方法》(Beyond History: The Methods of Prehistory,1968)、《时间与传统》(Time and Traditions,1978年)、《考古学思想史》(A History of Archaeological Thought,1989,2006)、《社会文化的演化》(Sociocultural Evolution,1996)、《器物与思想》(Artifacts and Ideas,2003)、《理解早期文明》(Understanding Early Civilizations,2003)等。 15 The Profits of Nature 作者: Peter B. Lavelle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Colonial Development and the Quest for Resources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出版年: 2020-2 页数: 312 定价: USD 65.00元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Qing empire experienced a period of profound turmoil caused by an unprecedented conjunc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internal rebellions, and foreign incursions.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responded to these calamities by introducing an array of new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to bolster its power across its massive territories. In the process, Qing officials launched campaigns for natu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seeking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unexploited lands, waters, and minerals of the empire’s vast hinterlands and borderlands. In this book, Peter B. Lavelle uses the life and career of Chinese statesman Zuo Zongtang (1812–1885) as a lens to explore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is era. Although known for his pacification campaigns against internal rebellions, Zuo wa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nineteenth-century quest for natural resources. Influenced by his knowledge of nature, geography, and technology, he created government bureaus and oversaw projects to improve agriculture, sericulture, and other industries in regions across the empire. His work forged new patterns of colonial development in the empire’s vast northwest, including Xinjiang, at a time when imperial rivals were scrambling for resources around the globe. Weaving a narrative across the span of Zuo’s lifetime, The Profits of Nature offers a new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erial crisis, natural resources, and colonial development during a critical juncture in Chinese history, between the high tide of imperial power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the challenges of modern state-building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eter B. Lavelle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emple University.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