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杭州报国寺军火局内设“铜元局”,开始铸造铜元。后又在武林路、龙游路一带的祖山寺成立铜元分局。1919年,在北洋政府的指令下,杭州“铜元局”更名为“杭州造币厂”,改铸银元,并增添了厂房和设备。为了控制金融市场,北洋政府指定中国、交通两家银行负责收兑市面上的杂色次品银元送造币厂改铸,以求逐步统一成色规格。 杭州造币厂全盛时期,有土地30余亩,建有生产车间、办公楼和职工宿舍等众多房屋。如今,其他建筑都已不存,唯有高层人员办公的青砖小楼(民国建筑)和祖山寺(晚清建筑)一部分至今完好。 早期,杭州造币厂主要受上海、杭州两地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委托代铸银元。每日铸币视银行委铸数额而定,一般日铸8万元。从1927年开始,又为中央银行代铸,日铸最高达36万元。当时,上海中央造币厂尚在筹建,全国仅南京、杭州两家厂铸币,特别是1922年至1932年的10年中,杭州厂所铸造孙币(孙中山头像新币)银元共达6亿多元之巨,占全国总数的35%,为全国第一。 1932年,中央造币厂在上海建成开铸。同年6月,财政部电令杭州造币厂停铸,该厂的历史就此划上了句号。 如今,我们在杭州造币厂的原址祖山寺和青砖办公楼内,还可以看到一些历史的陈迹。如窗户与廊檐下花牙子的铜钱形装饰,证明了这座房屋与造币厂的千丝万缕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