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奇生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出版年: 2010-01 页数: 457 定价: 49.00元 那些早已成为我们思想价值观念的革命话语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又是如何演变的?由于近代中国革命离我们太近,我们常常因置身其中而对习以为常的问题缺乏敏感性。适度拉开一点距离,以一种“去熟悉化”的眼光来重新检视,也许能引发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本书的思考即就此而展开。 王奇生,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武汉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1997~199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先后任职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等。 作者: (美)萧邦奇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 译者: 周武彪 出版年: 2018-11-1 页数: 329 定价: 29.80元 这部荣获1995年度列文森图书奖的优秀史学著作,以1916-1928年间的中国社会变迁为背景,通过描述浙江政治精英沈定一(玄庐)在三个不同场域(上海、杭州、衙前)的含义不同的活动,剖析他由此形成的复杂个人身份和社会网络,揭示了千百_万人民在其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抉择对历史形成的巨大作用。本书主人公在种种激荡中的传奇经历和遇刺遭际,还有助于探究国民革命失败及此后的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 萧邦奇(R. Keith Schoppa),美国马里兰罗耀拉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专长研究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著有《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20世纪早期的浙江》《九个世纪的悲歌:湘湖地区社会变迁研究》《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苦海求生:抗战时期的中国难民》等,其中《血路》获1997年度列文森奖。 作者: 郭若平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五四”阐释与革命意识形态建构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424 定价: 98.00 本书从新的观察视角,探讨“五四”阐释的意义再生产,通过不同层面的历史符号、历史文本、历史仪式、历史话语等叙事环节,分析“五四”阐释塑造革命意识形态的方式与过程,解释革命意识形态对“五四”阐释的意义制约与导引,论证“五四”阐释与革命意识形态之间互为塑造与被塑造的多重关联。 郭若平,1958年生,福建惠安百崎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主编。学术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领域的思想史、文化史、概念史、史学理论等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福建省及中央党校社科项目多项。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小资产阶级”观念的起源》获全国党校系统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作者: 張歷君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 页数: 280 定价: US$23.00 本书将瞿秋白的思想、政治和文学实践,理解为二十世纪初中国「跨文化现代性」的重要案例。作者参考史华慈的「『双方面』的辩证法」,尝试为瞿秋白研究重启一个开放的批评空间。在这个新的空间里,本书把辩证唯物论的哲学思考与有关政治事件的个人回忆和小说改编等不同领域的文本连接起来;同时将生命哲学、佛教唯识宗思想和无政府主义这些表面看来毫无关系、甚至相互对立的思想脉络重新并置,展示它们之间诡异的历史关系。而更重要的是,作者把同时活跃于国际政治和思想舞台上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重新放置在同一个研究平台上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唯有在这种广阔的跨文化现代性的阅读和论述视野里,瞿秋白多重复杂的思想世界才得以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 張歷君,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香港藝術發展局評審員、《現代中文學刊》通訊編委、《字花》雜誌編委以及蘇州大學海外漢學(中國文學)研究中心的成員。他曾是哈佛燕京學社的訪問學人(2009–2010)。 作者: 程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大革命"前后新文学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思想探求 出版年: 2014-3-1 页数: 368 定价: CNY 49.00 大革命前后,“五四”一代文学家、新青年普遍经历了从文学到政治的冲击与转变。这一过程不能单向化约为他们被政治吞没、异化。毕竟,新文化运动展开的过程就是其变质与蜕变的过程,正是新文化自身的危机导致了新文化群体从弃绝现实政治转向萌发新的政治意识,创造新的政治实践。然而,"国民革命"蕴含的矛盾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并逆向激发了思想文化领域内再一次革命性反思。这新一轮左翼思想革命表面诉诸对“五四”的颠覆却暗含对“五四”方式的继承与深化,即重新批判、定义各种文化、政治、社会、历史、价值观念,打造新的主体形态,来为新的政治实践奠定基础。本书力图把这一时期的文化实践与政治实践放在一个相互交织、充满张力的框架中加以考察--两者有分有合,互为前提和限度,互相生发与制约--由此试图探求中国革命进程中文化与政治的辩证展开逻辑。在新文学史主脉论题的“重新研究”中,本书堪称代表。 程凯,1993—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出版专著《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现代中国》、《文化纵横》、《读书》、《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人间思想》(台)、《现代思想》(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作者: 黄道炫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出版年: 2011-11-1 页数: 483 定价: CNY 49.00 中央苏区史,在中共党史中是一段“别样的经历”。中共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几乎是白手起家开始武装反抗,神话般的故事到1930年代中期暂时画下了一个逗号,1934年中共遭遇的挫折,以博古等为首的中共中央不甚成功的领导固然不能辞其咎,但这些被历史推上中心舞台的年轻人,其实本身也是历史的祭品。 黄道炫,男,1966年生,江西赣州人。副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系,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民国史、中国革命史研究。 作者: 张宏卿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 出版年: 2012-9 页数: 256 定价: 49.00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革命序幕:共产党与苏区农村、革命下乡: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盟、环境·性情·仪式:苏区民众参与的动力机制、政党战斗力的锻造:走向乡村的党组织建设等。 张宏卿,男,江西余干人,1970年10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供职于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
作者: 郭成棠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 1992 定价: NT$ 400 陳獨秀是中國現代史上關鍵人物之一,曾領導五四新文化 運動,更創建了中國共產黨。由其幼年教育、家庭生活到接受西方思潮衝擊後 的心路歷程及作為,可以觀察到五四前後中國知識分子的 熱情與迷惘,也足以解釋陳氏雖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 卻不是中國革命悲劇的導演,而只是捲在時代浪潮中身不由己的角色之一。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 出版年: 1980-7 页数: 1029页 作者: Wen-hsin Yeh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副标题: Culture, Space,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出版年: 1996-6-24 页数: 410 定价: USD 68.95 Revealing information that has been suppressed 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official history, Wen-hsin Yeh presents an insightful new view of the Party's origins. She moves away from an emphasis on Mao and traces Chinese Communism's roots to the country's culturally conservative agrarian heartland. And for the first time, her book show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y Fourth radical youth into pioneering Communist intellectuals from a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perspective. Yeh's study provides a unique description of 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China's transition into modernity and vividly evokes the changing landscapes,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personalities involved. The human dimension of this transformation is captured through the biography of Shi Cuntong (1899-1970), a student from the Neo-Confucian county of Jinhua who became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Party. Yeh's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change is combined with a compelling narrative of the moral dilemmas in the lives of Shi Cuntong and other early leaders. Using sources previously closed to scholars, including recently discovered documents in the archives of the First United Front, Yeh shows the urban Communist movement as an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social consciousness. The Maoist legacy has often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excesse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h's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of a pre-Mao, non-organizational dimension of Chinese socialism is thus of vital interest to those seeking to redefine the pla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a post-Mao political order. Wen-hsin Yeh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Chair of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he is the author of 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 1919-1937 (1990) and coeditor of Shanghai Sojourners (1993).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