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文史动态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9)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03-23

1

怎探古人何所思

图片

作者:何驽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副标题: 精神文化考古理论与实践探索 

定价: 198

这是一部利用中国考古资料,从研究实践出发,构建精神文化考古理论的系统专著。本书对中外精神文化考古研究既有成果和理论建设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具有内在逻辑的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利用作者自己的研究个案,展示出精神文化考古理论的实际应用。

何努,男,1963年9月生于北京,笔名何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所山西第二工作队队长,陶寺遗址发掘领队。

2

道的生成与本体化

图片

作者: 蒋重跃 著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壹卷工作室
副标题: 论古代中国的本体思想
出版年: 2021-3
定价: 89.00元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代中国本体思想的研究文集。全书围绕“道”这个中国哲学概念和“本体”这个西方哲学范畴展开论述与论证,是一部尝试沟通中西哲学的作品,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书中的“本体”,既不是“本末”的“本”,“体用”的“体”,也不是“本体与工夫”的“本体”,不是来自中国传统,而是来自西方哲学,就是指称凡物之所以然的概念。本书从问题的讨论到方法论的探究,再到文献资料的梳理,都为后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

蒋重跃,1958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兼任《史学史研究》、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等学术期刊编委,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

3

唐代书手研究

图片

作者:周侃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定价:138元

本书以大量敦煌文书和唐代墓志为材料基础,与传世文献互证,围绕身份与职能、仕履与生活、教育与艺术三个主题展开,从“书艺—人—制度—社会”四维角度探析写本最繁盛时期书手群体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文字书写的实际状态,厘清了书手的多重身份以及其职官的变迁轨迹;考补了六位书手墓志及其世系生平;从地域与空间、共时与历时的互动方面探讨了书手个体技能与集体素质、师承取法与时代书风、入仕迁转与群体地位等一系列问题,试图还原唐代普通书写者的生活面貌,考察其背后凝结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

周侃,美术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

4

道统与维护:唐代谏官制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图片

作者:胡宝华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4月

开本:16开

定价:70.00

谏官制度在中国封建君主专  制  体 制中,扮演了一个以儒家传统礼仪道德标准为依据,通过谏官参政议政,依靠舆论来实现监督君主言行与国家决策的重要角色。在唐代,谏官制度日趋完善,士人进谏意识很强,谏官扮演的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履行监督君主及中央决策的监察官角色。长期以来,对于古代谏官制度的研究,比较其他制度史方面的研究,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显得单薄,缺乏细致的考证,谏官制度在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一些历史特征往往被忽略。因此,对谏官制度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本选题即为对唐代谏官制度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之作。

胡宝华,男,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5

元明嬗代之际中朝政治关系变迁研究

图片

作者: 屈广燕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3-15

定价: 69.00元

本书深度挖掘元朝、明朝、高丽、朝鲜史料,将元末至明前期中朝政治关系变迁的实际过程细化为五个阶段(1351—1368:元朝“世祖旧制”动摇与高丽部分主权恢复、1369—1388:明朝、北元战局与高丽向背、1389—1397:时断时续的朝贡与渐行渐远的关系、1398—1424:从分庭抗礼到亦步亦趋、1425—1450:明朝与朝鲜关系的稳定化与制度化),以展示元明嬗代之际中朝政治关系的演进实态与复杂内涵。通过对双方关系从纷乱复杂走向稳定和睦这一过程的梳理与分析,本书将影响此阶段中朝政治关系的主要因素概括为四点,即儒家文化的主导性、朝贡制度的纽带性、边防安全的现实性以及国家实力的决定性。

屈广燕,1979年生,河北唐山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中朝关系史。著有《文化传输与海上交往——元明清时期浙江与朝鲜半岛的历史联系》(海洋出版社,2017年),在《中国经济史研究》《清史研究》《青海民族研究》《东疆学刊》《韩国研究论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

6

晚明印刷传播

图片

作者:郑达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定价:68

本书从传播学的视角阐释、分析有关史料,着力发掘印刷传播在晚明各个方面的影响,多元解读中国古代印刷术社会传播的历史价值。

郑达威,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7

祭如在:明清之际西学观照下的儒家丧葬礼

图片

作者:王定安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定价: 88.00元

 本书以中西丧祭礼的可比性为突破口,走出传统的"争论学"误区。通过对清初儒士矛盾杂陈的有关丧祭祀的观点进行比对,揭橥偏见,并反思阿奎那祭礼神学--当时争论的主要根据,以其宗教行为论为论域,对儒家丧祭礼进行重新考量。儒家丧祭礼礼意之核心乃魂魄观,它与西方灵魂观的遭遇所产生的影响深远而细微,通过中文文献的辨析,我们力图阐明儒家的魂魄观。在历史比较的基础上,将礼与中道/庸的内在逻辑关联以平行比较的方式阐发出来。*后,在政教结构中重新审视儒家的三个维度,从修辞学的角度,阐明儒家礼仪被遮蔽的信仰根基。

8

清末宣讲与演说研究

图片

作者:程丽红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21-2
定价:88

本书选取口语传播中贯穿有清一代发展历程的宣讲以及清末异军突起的演说为观测对象,以清末社会变局与转型为背景,在宏观系统梳理清代宣讲与演说传播的基本轨迹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透过这两种口语传播形式在清末的剧烈变革,揭示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及人际交往关系之变,进而探索传播媒介进化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重构之间的互动机理。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清末口语传播之兴;清末的宣讲活动;清末的演说活动;媒介选择与社会变迁。

程丽红,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现任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兼任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9

早期中国电影史再研究(1905—1925)

图片

作者:张新英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定价:78

《早期中国电影史再研究(1905—1925)》是对中国电影前二十年相关史实的再考辨。“再研究”以中国电影史学界既有的影史著述为依据,在整理爬梳相关史料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搜集发现的新资料,对电影史的一些错误史实和观点进行质疑和考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张新英,女,1979年2月生,山东高密人。2008年获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学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先后获第二届、第三届中国飞天电视剧论文评选一等奖和二等奖,第八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电视艺术论文奖二等奖,第七届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

10

梓而有序

图片

作者: 王润英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明代书序文研究
出版年: 2020-12
页数: 378
定价: 98.00

明正德以后,书籍尤其是印本书籍出现了骤增趋势,且出书必有序,与书籍密切相关的书序文随之呈现出重大的发展和变化。“梓而有序”,即为明代学者用以指称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说法。本书以当时主盟文坛的王世贞及其周边文人群体撰作的书序文为重点考察对象,将书序文置于刻书泛滥的文化生态当中,首次深入到与书序文密切相关的书序文作者、书籍编著者、书籍、读者等多个主体之间复杂关系的讨论中,从书写实践到传播实践,试图立体而动态地呈现书序文文体在明代的发展演变。同时,也从文体学的角度诠释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世界。

王润英,女,重庆人。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毕业,同年进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担任研究人员,2017年出站后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元明清文学。在《文学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代表性论文有《文人庭园与诗歌书写——以杨万里东园为考察中心》、《论王世贞书序文的书写策略》等。

11

大国战略:世界是如何被统治的

图片

作者: [西班牙]佩德罗·巴尼奥斯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1-3
页数: 264
定价: 88.00

本书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述了世界各大国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的秘密战略。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到当下的世界乱局,大国的身影在各种政治事件的背后若隐若现,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地缘扩张、争夺资源、均衡势力,最终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

佩德罗·巴尼奥斯,西班牙陆军上校,安全和反间谍局长欧洲军行政长官,欧洲议会军事顾问,欧洲武装部队反间谍、恐怖分子、情报及国际问题专家。曾参与多次重要的国际任务,为全球顶级国际战略专家。

12

法国文化还剩下什么?

图片

作者: [美]唐纳德·莫里森 / [法]安托万·贡巴尼翁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21-1
页数: 148
定价: 56.00

法国和法国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水乳交融,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又互相成就了彼此的荣耀。法国艺术家曾经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其地位一度举世无双。然而往昔的辉煌如今只剩下自我主义、怀旧和谨小慎微。以上便是作者唐纳德·莫里森,一位居住在巴黎的美国人,在细致考察了法国文化的世界地位之后得出的结论,可谓一针见血。法国在文化交流中影响力甚小且地位轻微,法国艺术家虽然有着不可否认的创造力却也于事无补,法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号召力已然消失。文化的衰落非常符合法国的国民性,人们迫不及待开始悲叹自嗟。安托万·贡巴尼翁通过回应唐纳德·莫里森指出,法国文化具有一种矛盾的双重性,它虽然具有登峰造极的能力,却又受困于对兴盛的忧虑。法国或许可以在世界文化舞台有更好的表现,得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但她也应当停止与美国、与美国的文化傲慢为敌。围绕法国文化活力的争论不会就此结束,不过唐纳德·莫里森和安托万·贡巴尼翁之间的有益交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对法国的看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唐纳德·莫里森(Donald Morrison),记者,曾先后在纽约、墨尔本、香港和伦敦工作,五年前移居巴黎。他是美国《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的固定撰稿人,其评论以文化主题居多。安托万·贡巴尼翁(Antoine Compagnon),法兰西公学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现当代文学教授。他曾出版多部论文集,如《反现代主义者:从约瑟夫·德·迈斯特到罗兰·巴特》(伽俐玛出版社,2005年)。

13

浪漫地理学

图片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段义孚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追寻崇高景观
原作名: Romantic Geography: In Search of the Sublime Landscape
译者: 陆小璇 
页数: 212

“浪漫”与“地理学”或许看似是一对矛盾的词。地理学脚踏实地,充满常识,亦是生存所必需。在过去,每个人都要懂得去哪里寻找食物、水源和栖息地;而如今,所有人都必须细心经营地球家园,使之更宜安居。当今的地理学著作缺乏戏剧性,地图、数据、描述和分析比 比皆是,却没有豪侠之举,没 有孜孜以求的精神。然而,在不远的历史中,地理学的确曾有魔力,并被认为是浪漫的。那是一个英勇探索的时代。探险家深入海洋、山岳、森林、洞穴、沙漠和极地冰原,检验着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忍耐力……作者指出,若是将精神视为人类存在的核心,或许人类需要将整个宇宙当作游乐场:超越中庸之道,信奉诸如光与暗、高与低、头脑与肌肉等两极化价值,皈依一些并不满足生存需要,却迎合热烈的浪漫渴望的地理环境。全书以灵动的笔调,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讲述人性与大地的互动,发掘地理学的诗性潜力。

段义孚,当代华裔地理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曾在明尼苏达大学执教多年,并于退休期间以约翰•K. 赖特地理学教授和维拉斯地理研究教授的身份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担任讲座教授。他以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思想将人的种种主观情性与客观地理环境的丰富关系进行了极具智慧的阐发,并于2012年获得地理学界最高奖项瓦特琳•路德国际地理学奖。

14

美国的职业结构

图片

作者: [美]彼得·M.布劳 / [美]奥蒂斯·杜德里·邓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李国武 
出版年: 2021-2
页数: 679
定价: 88.00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职业在其生活中占据主导位置,并且职业结构是当代工业社会分层体系的基础。在不存在世袭种姓和封建遗产的情况下,阶级差异开始主要依赖于职业地位、经济优势以及与之有关的权力。因此,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特别是它的分层特征而言,了解职业结构和支配人们获得经济成功机会(通过在职业等级体系中向上攀升)的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在民主国家,机会平等尽管从未完全实现,但却是一个重要的理想,个体的阶级或族群出身促进或阻碍其职业机会的程度问题具有特别的理论和政治意义。基于对美国劳动力人口的大规模经验调查,本书分析了美国的职业结构及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彼得·M.布劳(1918-2002),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先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他是交换关系的微观社会学研究的创始人,除本书外,还著有《官僚组织动力学》《不平等和异质性》《机会的结构脉络》等。  奥蒂斯·杜德里·邓肯(1921-2004),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等美国知名大学。邓肯是总体逻辑思想家,积极提倡社会学中的总体逻辑思维,对当今社会学和人口学的量化推理实践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除本书外,还著有《关于社会测量的注释:从历史和批判的角度》。

15

皮毛与帝国

图片


作者:梁立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副标题: 俄美公司在北太平洋地区殖民活动研究(1799-1825)

定价: 78

毛皮贸易在俄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国库财富的主要来源,而且是西伯利亚和美洲太平洋扩张的主要动力。正是在征服西伯利亚的过程中,沙皇政府开始与哥萨克武装、毛皮商人、毛皮猎人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国家权力与私人商业逐渐走向联合。而18世纪末成立的俄美公司则是这一联合进一步发展的体现。作为俄国*家官方性质的贸易垄断公司,俄美公司不仅获得了财政贷款和贸易垄断等特权,而且还被授予发展对外贸易、领土扩张、移民拓殖等政府权限。1799-1825年间是俄美公司商业扩张和移民拓殖的关键时期,公司先后在阿拉斯加、美洲西北海岸、加利福尼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商业探险和领土扩张,成为19世纪初期美洲太平洋地区*为重要的一支商业和殖民力量。然而,伴随沙俄政府对外战略的转移与美洲太平洋区域国际形势的变化,沙俄政府与毛皮商人的矛盾日益激化,俄美公司作为沙俄在美洲太平洋扩张工具的功能日渐失灵,为1820年代以后俄国政府对美洲殖民地的直接管控埋下伏笔。从这个意义上,本文对俄美公司问题的考察在揭示俄美公司与近代沙俄在美洲太平洋殖民扩张中的关联性的同时,还有助于从个案的角度探究公共权力与私人商业在近代欧洲国家的海外扩张中的辩证关系。

梁立佳,男,1985年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历史学博士,博士后,现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洲史、贸易史和海洋史,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并且在《世界民族》 、《历史教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历史教学问题》、《全球史评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16

反败为胜

图片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副标题: 印缅战场对日决战1942—1945
原作名: Defeat Into Victory: Battling Japan in Burma and India, 1942-1945
出版年: 2021-4
页数: 608
定价: 98.00元

1942年3月,斯利姆接到远在巴格达的上级司令官电话,要求他三天之内飞往印度。之后英印军总司令部又将其调往缅甸。在那里,仰光刚刚陷落,英国军队艰难脱险,地面和空中两个方面的形势都令人十分焦虑。斯利姆临危受命,出任英缅第1军军长。  当时英军在缅甸存在诸种问题,如空军司令部设在加尔各答,而陆军司令部设在曼德勒附近的眉苗,斯利姆认为这不利于地面和空中协同作战。繁冗低效的司令部、先后有五个不同的上级司令部轮流负责缅甸的防务和后勤补给、作战指挥一直分离,种种问题一直妨碍着英军的对日作战。此外,还有在丛林战方面训练不足、兵力和装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紧迫的形势下,斯利姆冷静分析作战目标,最终拿定主意,决定反击日军。  从马圭—东敦枝一线的反击战惨败到撤退印度、士气低迷,从接管新组建的英印第15军、厉兵秣马到第一次若开战役的惨败,从科希马战役扭转战局到伊洛瓦底江畔战役的致命一击,最终抢占仰光,打赢最后一战,战事跌宕起伏,斯利姆用高超的指挥艺术、诚恳的反思力、洞察人心的细腻和干脆利落的决断力,从丘吉尔口中的“我不相信一个有着像斯利姆这样姓氏的人能好到哪里去”一步一步成长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将领”。

斯利姆,英国陆军元帅,第一代斯利姆子爵,二战名将。他1891年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1908年入读爱德华国王学校,尔后加入军官训练团。1914年8月22日,以代理少尉军衔到英国皇家沃里克郡团服役,随军参加一战。1918年11月,转隶英印军,以代理少校军衔到第6廓尔喀步枪团就职。1937 年入读英国皇家国防研究院,毕业后,出任第7廓尔喀步枪团第2营营长,随后又出任英印高级军官学校校长。  二战爆发时,斯利姆就任英印第5师第10旅旅长,前赴非洲作战,再度负伤。1941年,升任英印第10师长。日军入侵缅甸后,英印军节节败退,1942年3月,斯利姆临危受命,出任英缅第1军军长,克服重重困难,率军撤抵印度。斯利姆此后历任英印第15军军长、第14集团军司令官和第11集团军群总司令,反败为胜,领军收复缅甸,特别是在科希马和英帕尔战役之中,决定性击败日军,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出任澳大利亚总督。东南亚盟军最高统帅蒙巴顿勋爵认为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

17

The Peking Gazett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图片

作者: Emily Mokros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副标题: State News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出版年: 2021-5
页数: 264
定价: $30.00

In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China experienced far greater access to political information than suggested by the blunt measures of control and censorship employed by modern Chinese regimes. A tenuous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court and the dynamic commercial publishing enterprises of late imperial China enabled the publication of gazettes in a wide range of print and manuscript formats. For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readers these official gazettes offered vit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Qing state and its activities, transmitting state news across a vast empire and beyond. And the most essential window onto Qing politics was the Peking Gazette, a genre that circulated globally over the course of the dynasty.  This illuminating study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the Peking Gazette and frames it as the cornerstone of a Qing information policy that, paradoxically, prized both transparency and secrecy. Gazettes gave readers a glimpse into the state’s inner workings but also served as a carefully curated form of public relations. Historian Emily Mokros draws from international archives to reconstruct who read the gazette and how they used it to guide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Chinese state. Her research into the Peking Gazette’s evolution over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is essential reading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information, and state power.

Emily Mokros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轶事》,聊聊湘湖明朝那些事儿 2024-12-16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城市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 2024-12-12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出版 2024-12-10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二辑图录》出版 2024-12-10
书讯|“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出版 2024-12-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