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杭州市举行关于钱镠墓盗掘案件情况通报会。市公安局、市园文局、临安区相关负责人和浙江省文物专家出席通报会介绍钱镠墓被盗掘、非法倒卖文物案侦办进展情况,目前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全部到位,现处于分批审理诉讼阶段,相关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介绍,2020年3月,杭州市公安局临安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一条重大线索。部、省、市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成立了省市区三级联合专案组(代号“3.24”专案),按照“时刻紧盯、适时打击、人赃俱获、确保文物不流失”的原则开展专案经营侦办工作。 2020年5月23日,侦查发现蒋某某等人前往广州准备倒卖文物的重大线索后,立即组织警力赶往广州,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成功将犯罪嫌疑人蒋某某、李某某、刘某抓获,当场查获金玉腰带、古剑等一批珍贵文物。经审查,犯罪嫌疑人交代,该批文物系2019年5月以来从钱镠墓盗掘所得。 2020年5月26日,专案组根据犯罪嫌疑人审查交代及前期深度经营发现的文物销赃情况,兵分广东、湖南、广西等地组织抓捕,一举抓获盗、销、收文物犯罪嫌疑人14人,追缴全部被盗文物。通过专案深挖细查,发现涉及全国其他省市的盗掘古墓葬线索10余条。目前公安部组织各地公安机关仍在侦办中。 临安区吴越国王陵分布图 经过缜密侦查和全链条打击,公安机关成功破获这一盗掘古墓葬、非法倒卖文物案,查明蒋某某等犯罪团伙盗掘钱镠墓等古墓葬,并倒卖文物非法获利的犯罪事实,目前抓获涉案违法犯罪嫌疑人39名,追回涉案文物共223件,其中实施盗掘钱镠墓的犯罪嫌疑人2名,经梳理核对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拍摄的文物照片,结合供述、辨认等情况,确认该墓被盗文物175件已全部追回。 浙江博物馆藏吴越国王钱氏祖像轴 钱镠(852—932) 字具美,临安人。五代吴越国武肃王。生于唐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相传初生时貌丑声野,其父钱宽以为不祥,欲弃之屋后井中,幸阿婆不许而留之,故奶名“婆留”;亦以此名井(此井犹存)。钱镠幼时,常与群儿在石镜山前一株大女贞树下行军游戏,指挥颇有法度。及长因家境贫寒,以贩卖私盐谋生。后因浙西镇遏使王郢叛乱,石镜镇将董昌招兵,钱镠遂投军。平定王郢后,钱镠升为石镜兵马副使。唐末黄巢起义军曾率数万人途经浙江,董昌听从钱镠建议,在山谷中设兵伏击,诈称“兵屯八百里”,起义军绕道而去。后,钱镠历任杭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等,乾宁元年(894),又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因讨伐妄图称帝的董昌有功,升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加检校太尉、中书令,赐铁券,恕九死。 梁太祖即位(907),加封为吴越王,卒于后唐长兴三年三月二十六日。临终嘱咐子孙“善事中国(指中原朝廷),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这一指导思想,为其后纳土归宋,和平统一奠定基础。钱镠在当时天下大乱时,能审时度势,朝奉中原为臣,以“保境安民”为国策,兴建海塘,扩建杭城,发展农桑,疏浚湖浦,开拓海运,扩大贸易,对杭州及两浙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钱镠晚年习书法,擅长隶书,传世书迹有《题钱明观桥记》《慈云岭题名》《墨帖》等。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方向明表示,从鉴定情况看,这些文物大多器型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不乏秘色瓷、金玉腰带等珍贵文物。 杭州市临安区副区长鲁一成介绍,组织省、市、区三级专家组建联合评估工作组,对钱镠墓本体受损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工作组评估鉴定,钱镠墓本体结构损失较小,稳定性好。2020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省、市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对钱镠墓本体的科学修复。 浙江博物馆藏钱镠钱俶《批牍合卷》 五代吴越国王钱镠之墓建于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王陵。墓坐北朝南,背靠太庙山,左青龙,右白虎。墓茔为一大圆形封土堆,高9米,长宽各50米,陵园占地面积约68000平方米。墓封土保存完好,原神道长300米,宽80米,有华表、石马、石虎、石羊、石翁仲和享堂。墓前尚存清代墓碑一通,上刻“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墓道尚存华表、石马、石翁仲残件各一,东侧为清代建筑钱王太庙。1997年,重置墓道、牌坊、钱王祠。 临安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的出生地和归息地,为做好钱镠墓的保护和管理,1988年,临安县设立钱王陵公园管理所。管理所负责吴越国王陵的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并先后于1994年和1997年,对钱王陵园外部环境进行了修缮改造,恢复了神道、门阙、牌楼,修建了钱王祠等建筑。当前,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综合保护工程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力争今年6月份开放。 上海博物馆藏钱镠银简 此前,4月25日,公安部官网曾发布《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一文,文中称,浙江省公安机关侦破了杭州临安“3.24”系列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成功追缴秘色瓷、金玉腰带等一大批极其珍贵的文物。
《临安县志》中的钱镠墓 浙江省文物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提到,钱镠墓被盗一案不存在瞒报情况,涉及情况复杂,有关部门第一时间介入,浙江省文物局作为文物主管单位也在参与指导相关工作。 临安区委区政府从2017初开始谋划建设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先对钱王陵园两侧及太庙山北面进行大力度拆迁,为项目的实施腾出空间。2018年1月,临安着手规划建设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根据规划,该项目规划范围84.76公顷,分为太庙山区块、功臣山区块和塔山路沿线三个区块,整个项目预计到2025年全部建成。 附 临安市文物馆:钱镠墓神道墓表、石像生与王陵葬制考
临安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立者钱镠的故里。钱镠生于斯,定于斯,也正是因为此,临安迄今仍保存着众多弥足珍贵、博大精深的吴越国时期的文化遗存。 钱镠墓是吴越国钱氏家族墓中,规模最宏大、葬制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王室墓陵,现陵园占地120亩,墓址在临安市锦城街道太庙山南坡,墓茔依山而建,坐北向南,以太庙山为后靠,左右龙、虎两山合抱,以石镜山为前案,神道宽100米,长300米。茔地表面为大型封土堆,高9米,直径50米。墓前大碑题“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 ”。
钱王陵园全景
为加强对钱镠墓的保护,临安市政府于1997年实施了钱镠墓环境整治工程,拆除大量墓区范围内的现代建筑,恢复原有风貌格局,在拆除占据神道南端的电影院时,从院东墙基础层发现了原神道左侧自北向南成序排列的仗马、翁仲、墓表三石质残件。 2010年3月12日,是第32个植树节,钱王陵保护管理所组织职工在陵园内植草布绿,偶然发现神道右侧、钱王祠西侧游步道两边地表层局部裸露的石质构件,遂进行挖掘探索,清理出仰卧的石像生残件和倾覆的完整石质墓表各一件,这是钱镠墓神道遗存文物的又一次重要发现。 石像生残件形体高大壮硕,持笏佩剑,着文臣服,石像生雕刻风格粗犷遒劲,线条明快,具汉唐石刻艺术遗风,依稀可析读出其完整站立时庄严的神态,诚挚的表情和对墓主人的无限忠诚的艺术手法。 墓表位于钱王祠西侧游步道西面,太湖石质,整体完整,形制宏大,雕刻简洁。由座和表柱两部分构成,座与表柱采用榫卯对接。 墓表是古代设置于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大为修冢茔,开神道,建柱以为标”。以石造多见,柱身往往雕有蟠龙纹饰,上为云板或蹲兽。石像生是置于神道旁的装饰,常以文臣武将、石兽形式对称分置神道两侧守陵护墓,排列成序的石像生象征朝会的仪仗,有宫女、文武官、仗马和相传能祛邪呈祥的羊、虎等,具有视死如视生的理念。神道、石像生、墓表的设置营造了陵寝庄严肃穆的氛围,是帝王陵寝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墓主生前的权势、地位和后人对其的无上尊崇。
钱镠墓神道两侧相继发现的石像生残件和墓表从所处位置、雕刻工艺和形制特征判断,犹当时物,也就是说五件石质文物均为钱镠窆葬时严格依照当时王陵典葬礼制营葺墓陵而设置的。除新近发现的石像生残损后挪移原址外,其余四件,仍在原址,墓表虽有人为侵扰导致柱体倾覆的迹象,但未作搬移。 史书资料详细记述了后唐皇朝对钱镠寿寝的关切和连续响应机制,先是帝废朝、御祭、诏告,随即令宫廷掌宗庙祭事之职的太常博士议谥,诏主掌城池土木工役程式的工部侍郎撰钱镠功德碑文,令专执营缮皇家宫室、宗庙、陵园的将作监大匠建茔,由守皇室膳食之职的光禄寺少卿宣御定典葬之礼制,允以龙輴椁帱奉灵归故里,赐立宗庙。程序井然有序,繁而不乱,并以帝王自授或仅授亲王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授钱镠,以帝师尊称尚父称钱镠。说明吴越国王钱镠的去世和殡葬颇为中原皇朝所重,其薨后的事宜全由后唐宫廷操制,而非吴越国小朝廷自为。诏敕以帝王陵寝礼制选址、定制,陵墓修葺耗时近两年,依山为陵、开神道、置神道碑、立石像生墓表、建宗庙祭祀。足见钱镠生前至高无上的尊贵权位和中原皇室对其的荣宠。
吴越国自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镠立国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国祚72年,因钱氏三世五王对中原皇朝不渝臣礼和最终以两浙富庶之地纳土归宋的大义之举而为宋以降的历朝帝王所敕赞,钱镠墓也因之备受历朝官府的保护,《浙江通志》《杭州府志》《临安县志》等地方史志均有宋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府、州、县衙署葺祠宇、正神碑、增松柏、定界石、惩侵占并着人管护、严禁作践的记录,使陵园的原有风貌格局保护延续了千年,成为江浙一带乃至整个江南地区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帝王陵寝。 从文献记载和对知情人的调查可以断定,神道两侧的石像生、墓表、石兽的损毁、倾覆和原格局的整体改变尚不足50年,大致在上世纪50一60年代。 钱镠墓神道石像生、墓表的相继发现传达了逾千年的吴越国王陵丧葬制度的信息,考察钱镠墓的选址、规模、格局和特点对研究隋唐五代帝王陵寝制度有着积极意义。 选址定制。为体现帝王生前至高无上的尊贵和权位,唐朝帝王陵寝制度区别于前朝制度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利用地形,因山而坟,五代王陵墓葬明显地继承了唐代墓葬制度。吴越国钱镠墓的选址严格遵循这种礼制并融入了明显的堪舆特点。墓地堪舆术认为:选择墓葬地与子孙后代的昌盛衰败、贤愚寿夭、贫富贵贱大有关系。茅山(太庙山)是临安县治中心唯一一座突兀隆起的小山,与钱镠故居钱坞垄和钱镠儿时常嬉的石镜山遥对。山势北陡南坡,南坡东西两侧有余脉回抱,如天然门阙。山北有苕溪蜿蜒向东,南有锦溪环流,是一处十分突出的风水形胜,“天目迤逦,龙飞凤舞,灵淑之气,钟于安国山”(太庙山)。择此吉壤而营陵,敕葬钱镠于此,彰显王权至尊,既是天造,也是中原皇朝的恩遇,更是钱镠功绩所归。 规模格局。钱镠墓依皇朝礼制筑墓茔、辟神道、置石像、植松柏、建庙立祠等严格沿循了唐制,墓茔封土高度、形制和方圆范围合于帝王陵寝规制,神道顺着山势向南展延,神道两侧分置石像生和石质墓表,中轴设享堂、阙门等,墓陵四周和神道外侧密植松柏,依制建享堂五楹,供武肃王木主,以文穆王、忠献王、忠逊王、忠懿王配享,并于东府立庙奉钱镠真像入庙,致双祭等等,体现唐五代明确而森严的陵寝等级制度。钱镠薨时,明宗帝即诏以王礼葬,并旨张锴督工建茔,其用意无非一是表示朝廷的恩典,抚慰吴越国,昭示天下,笼络各地小国归顺;二是防备吴越国窆葬钱镠时逾越朝廷丧葬礼制,僭制违礼。完整的体系和格局规模,体现了王陵所具有的肃穆、壮观、博大的气势。据坟庙碑记,钱镠墓宋时有二顷四十五亩二角五十步,其范围应包括整座太庙山和东西两山及趋伸至衣锦街的完整区域,较今之保护用地足足延伸一倍。 钱谬墓石像生、墓表的发现能使钱镠墓的印记更清晰,定位更确凿,钱王陵文化元素更丰富。钱镠墓文献记载的址所有四:一说在临安县署大堂下,传乾隆间为知县李元探得,遂封固;二系《中国历代帝王录》说葬在萧山;三是《钱氏家乘》记有在徽歙金竺,有墓并祠;四是说在今太庙山南坡。墓表和石像生的发现,使我们对墓址的判断有更精确、更有力的析读,对择址营墓的概念更清晰、更具体化。钱王陵作为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道石像生、墓表的发现,无疑会进一步充实王陵的遗存展示,其厚重的文化积淀对扩大钱王陵的影响力和钱氏后裔归宗祭祖的向心力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