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史动态 | | 吴铮强:不研究宫廷斗争,就读不懂宋史——《大宋宫廷三百年》音频节目发刊词 | 来源:寻宋微信公众号 作者:吴铮强 日期:2021-08-19 | 、 两宋三百年历史,秦以后历时最久的王朝,留下的历史文献也比之前任何一个朝代丰富得多。就是这个一个王朝,给后人留下了几种截然不同的印象。有人说那时积贫积弱,就有人说那是经济繁华人口飞跃的时代。有人说宋朝政治腐朽、军事孱弱,就有人说那是建立正确政治秩序的开端与典范。有人说宋朝前所未有地加强君主专制,就有人说宋朝的士大夫政治相当于君主立宪。有人说宋朝转向内向不再开放自信,就有人说宋朝的文化艺术成就空前绝后、对外交流无远弗届。种种印象都是盲人摸象,但为什么宋朝的统一形象难以构建。因为文献记载中对宋朝历史的诸多关键问题都有意掩盖。缺失了关键,整体就被打得零碎,将碎片想象成宋朝的全部,就会造成各种截然相反的印象。因此要准确认识宋朝,就要把被掩盖的关键重新发掘出来,将其置于破碎的拼图中。而宋朝历史被掩盖得面目前非的关键问题,首先当然是宫廷斗争。宫廷斗争涉及到统治者的声誉,涉及到政治稳定,涉及到政治路线的斗争,涉及到士大夫如何根据他们的需要塑造宋朝政治的形象。当时有多少理由要把两宋宫廷斗争的真相掩盖起来,今天就有多少理由要把两宋宫廷斗争的真相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只有那样才能读懂宋史,才能融会贯通地理解宋朝的历史。相不相信水浒传中大英雄鲁智深的原型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了解这点才能真正体会宋朝的重文轻武。关于太宗继统,学者们长期关注所谓的斧声烛影,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黑杀将军,他预先知道了太祖的死期,而识有认识黑杀将军,才能真正理解宋朝的崇祀道教现象。宋真宗当上皇帝看似是因为大哥与二哥或病或死先后出局,但谁能保证宋真宗是谋略大师,又有谁能算定宋真宗就是真正的赢家,有没有想过真宗的血脉只是相当可疑地传了一代人,宋朝有六个皇帝是宋真宗的四弟赵元份的后裔?史书中将宋真宗描绘成怯懦而毫无主见,只有靠寇准的坚定勇敢才击退了进攻澶渊的辽军,历史的真相根本不是如此,最初的官方记载中寇准甚至没有出现在澶渊之盟的整个过程。只有复杂的宫廷斗争才能解释这一切,也只有通过宫廷斗争才能理解真宗、仁宗两朝政治戏剧化转型的奥妙。据说电视剧《清平乐》描写了宋仁宗与曹皇后为了大宋江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深厚情感,但宋仁宗哪有一丁点爱过曹皇后呢?他只爱张贵妃,他只想跟张贵妃生下皇子,但不是皇后生下的皇子在宋朝的宫中很难存活。后宫争宠并非只是女性命运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宋仁宗的儿子如何死去,而是太后能不能垂帘听政,刘太后的模仿对象是武则天,曹太后、高太后、刘皇后的模仿对象就是刘太后。而能不能让太后继续垂帘听政,正是朝廷中政治斗争的关键。不研究宫廷斗争,就永远读不懂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你死我活的斗争,更无法理解仁宗与神宗两条政治路线在宋朝的长期对立。结束了太后垂帘听政的时代,两宋就开启了一个太上皇与皇帝纠缠不清的时代。每一个太上皇的出现都是一部家庭伦理的悲剧,帝王家的每一次伦理悲剧,都深刻地决定着王朝命运的走向,靖康之难,苗刘之变,绍熙政变,无不如此,直到权臣政治登上历史舞台。但哪一位权臣没有背后都有后宫的支援呢,韩侂胄是吴太后与韩皇后,史弥远是杨皇后,贾似道是姐姐贾皇后。皇帝、后宫与权臣的的导传性更替决定着王朝最后的命运,韩侂胄的北伐及其被杀,史弥远扶植理学成为正统思想,贾似道的和战之策及其被杀。至此,宋朝以后的历史轨迹已经若隐若现:南北战争及理学与皇权的纠缠……2.黑杀将军:怎么会有一个道士预先知道了宋太祖的死期?4.三子夺嫡:二哥赵元僖对大哥赵元佐都干了些什么?7.刘后听政:最初的官方史书中根本没记载寇准在澶渊之盟中的光辉事迹?8.温成皇后:张贵妃是如何破坏曹皇后的代孕计划的?9.母子决裂:为什么曹皇后处不好与宋仁宗、宋英仁的关系?10.熙丰变法:为什么神宗朝那么多人反对王安石,变法却停不下来?11.宣仁之诬:高太后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孙子哲宗当皇帝?到底谁在撒谎?12.哲宗亲政:孟皇后与刘婕妤的宫斗戏可以狗血到什么程度?13.蔡王之狱:宋徽宗能当上皇帝是因为他的妈死的早?14.靖康之难:你要敢恭维宋徽宗是个艺术家,信不信他打死你?15.孟后听政:那个被废掉出家当道士的孟皇后怎么可能有过两次垂帘听政的经历呢?16.宋金战争:知不知道苏州、杭州、徽县还有抗金三大名将的陵墓?17.绍熙政变:宋孝宗怎么会跳开二子让三子当皇帝的?他是怎样一手制造了家庭悲剧?18.韩侂胄北伐:为什么史书上记载的金人要求杀死韩侂胄的说法是瞎编的?19.史弥远废立:用绍兴的乡巴佬取代皇子当皇帝教科书级别的政治阴谋是如何达成的?20.贾似道之死:再造宋室的功勋之臣如何才能作死自己?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 | 相关内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