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文史动态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讲座预告丨陈志坚:大禹与越人…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去世,他…
郑嘉励全新力作《考古四记:田…
 
特别关注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郁达夫眼中的“秘藏之书”
三百文买一枝花?
艺林文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
来源:《追寻远去的风景》  作者:钱金利  日期:2023-10-20

2008年6月,楼塔细十番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因细十番的成功申遗,楼塔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作为萧山首个成功申请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和首个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小镇,细十番和楼塔一道,一时名声鹊起,全国知名。事实,楼塔在萧山的知名度一向甚高,作为一个萧山人,我早就知道楼塔狗肉好吃,细十番好听,只是一直无缘细品。年底,奉命去楼塔采访,终于有机会近距离真实地走近细十番。

微信图片_20231020110401.png

在楼塔,细十番会长楼正寿老先生十分仔细地为我讲述了此乐的渊源,楼塔细十番的历史,可一直追溯到600年前,其根,深扎在明初那个叫楼英的楼塔人身上。

楼英(1332一1401),字全善,号全斋,外号神仙太公,医术十分了得。据传,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诏楼英进京为马皇后治病。楼英进宫之后,轻易便医好了马皇后,朱元璋一高兴,就想把楼英留在太医院,方便随叫随到。本来这是好事,太医院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有人削尖脑袋想往里钻,都不得门而入。偏偏楼英不识好意,执意回乡。朱元璋留不住人,又不好发作,只好赏了个衣锦还乡。

楼英衣锦还乡之后,医术之名,当然更盛,被传得神乎其神。楼英在宫中饱览了太医院珍藏的医学典籍,医术的确又有精进,回乡之后,开始着手撰写《医学纲目》(此医典历时三十五载而成,洋洋十部四十卷,比李时珍《本草纲目》早二百多年,李时珍撰《本草纲目》时,有多处摘引)。问诊、著书之余,楼英以琴会友,邀请文人雅士,在家中,演习丝竹管弦之曲。楼英本好音律,但此番进宫之后,所奏乐曲忽转性情,一脱山野俗气,乐声清丽、幽雅,晃如仙乐。原来,楼英所奏之曲,名细十番。

这细十番源自唐宋曲牌,乃宫廷乐曲,供宫廷内侍享用。这回在宫内听闻“细十番”,楼英竟然过耳不忘,顺道把它带回了楼塔。于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细十番从此流落民间,成了楼塔老百姓耳边的“家常小菜”。

十番,分粗、细两种。粗十番是大锣大鼓,纯粹的打击音乐。楼塔细十番更类似于江南丝竹,乐器除十番鼓等打击乐器外,还有琵琶、二胡、三弦、古筝、阮等弦乐器,笙、箫、笛等管乐器,一支完整的细十番乐队,总有二十几样乐器,三十几个人。

微信图片_20231020110404.png

不曾听过细十番的人,会想当然地以为,不过只是民间的敲敲打打,跟红白喜事上和尚道士们敲打的大同小异,其实不然,楼会长跟我强调:“此乐只为共享,不为私用,数百年来,不管对方是民是官,一视同仁,从不参与个人婚丧、祝寿等红白喜事。”

也就是说,自楼英之后,楼塔细十番从未作为谋生手段,却一直在民间传承流淌。在楼塔,在诸暨、富阳周边的乡镇,细十番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它的生命,父传子,子传孙,如传世珍宝,代代相传。本来,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如果是一块如意、一只陶罐、一张油画,别说数百年,上千年也不是难事。但细十番,不能吃,不能穿,不能用,无法用手触摸,只能用耳朵聆听,用心灵铭记。数百年过去,到清光绪年间,古典曲牌,如断了线的珍珠,一粒一粒,散落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真正流传下来的,已然不多。

从明洪武到清光绪,五百年弹指即过。翻阅史料,我的目光无法穿越时空,我无从知道,细十番究竟是以怎样的姿态,走过了如此漫长的岁月。

终于有一个人物,跃出纸面:楼岳堂。这个楼英的后人,早年赴日留学,光绪年间回国。楼岳堂自幼十分喜爱细十番,回乡后,眼见细十番乐声寥落,艺人濒绝,十分痛心。是时,楼岳堂已年过不惑,淡看名利,归乡隐居之后,一直致力于挖掘散落在民间的细十番乐曲。和他一起归来的,还有他的日本夫人田中车才,她对丈夫的选择,自然十分支持。把喜欢捣鼓细十番的十来个人聚在一起,丝竹之声悠然飘荡,楼岳堂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五百年前。

不过,这人,终究不是五百年前那几个,而细十番,也终究不是五百年前那一曲了。经过了太长的时间的淘洗,细十番仿佛摆放在风雨中的桌椅,散得不成样子。楼岳堂邀楼定南、楼志琴一起,一边研究吹拉弹奏的技艺,一边一条桌子腿、一片椅子面,把散了架的细十番,一点一点,掸去厚厚的尘埃,从岁月深处,挖掘出来。然后,榫是榫,卯是卯,把面、把腿、把档,严丝密缝地接合。看看,虽然旧了些,也像一把椅子,像一张桌子了。五百年零散的记忆,终于复活了。

楼志琴,乡人称“阿琴先生”,音乐造诣颇高,他把来之不易的细十番,十分郑重地用工尺谱记录在宣纸上。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样表示音高和唱名(等同于sol、la、si、do、re、mi、fa、sol、la、si),又用“×”、“●”(红点)示板眼。至此,楼塔细十番,头一回有了乐谱传世。此后一百多年,细十番民间套曲的演奏形式固定下来,到今天,仍原汁原味地保存了时间深处的味道。

楼塔细十番曲,回旋曲折、快而不乱、慢而不拖、快慢有序、强弱分明,主要有三个古典套曲,曲牌分别为“望庄台”、“一条枪”和“八板”(另有很多套曲失传)。据传这些套曲是为歌颂大禹治水之功而谱,“望庄台”,以缓慢的节奏、悠扬的曲调,展示山河壮丽,国泰民安。“一条枪”以热场冷处、武场文奏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宏大的劳动场面,体现了万千民众齐心合力抬一块巨石的情景,乐曲中,可隐隐听到劳动号子声。“八板”则以明快的节奏、轻松热烈地展示了人们载歌载舞、彻夜欢庆的场面。从乐曲所展现的内容看,此曲源于劳动,那么,此曲是否自民间入宫而又复还民间?还很难说。

民国初期,楼岳堂老先生把细十番的工尺谱,交由第二代传人楼如竹、楼金焕保管。是时,楼如竹任十番会会长。十番会是民间组织,没一分钱经济来源,天天晚饭后凑在一起纯粹是出于爱好,佳节演奏也是分文不取。村里有不成文的规定:把楼英祠堂中的公田地租,匀出一部分给十番会,作活动经费。

楼如竹那一代人,除自娱自乐,也想着尽力把细十番发扬光大,也盼着让更多人知道楼塔还有这么好的民间乐曲。可惜当年兵荒马乱,细十番荒腔走板地走过了那一段时光。解放后,生活安定了,每到农忙,楼塔田少,人们早早解决了家里的活计,到诸暨、富阳一带揽农活,临行,几个细十番的精英必得带上各自的乐器。七八月间,乡间农忙,收了工,吃完晚饭,洗漱干净,别人早早上了床,这几个,却取出各自的家伙来,工工尺尺地吹、拉、弹、拨起来,听得上床那几个,都坐了起来。东家一看,了不得,泡了好茶出来,再不敢以短工相待。

此后,诸暨、富阳一带,细十番的名声,响亮起来。十番会为不负名声,也是加紧练习,几乎天天晚上风雨无阻地聚在一起,探讨技艺,演奏古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楼如竹、楼金焕为代表的楼塔“细十番”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荣获一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程赴楼塔录制“细十番”,作为对台湾广播的晚间曲。同年,香港无线电台也向香港同胞播放楼塔细十番,当时,反响巨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期间,细十番曾作为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对农村广播的序曲,在那一段时间里,浙江的农民兄弟,每天早晨第一声听到的,就是楼塔的“细十番”。可惜,他们并不知道萧山有个楼塔,楼塔有只乐曲名叫“细十番”。楼塔人也可怜,当时楼塔连广播都没一个,还是身在异地的楼塔人回乡,才知道了这回事。

现在,子承父业,楼正寿老先生担任十番会会长,和寿新安老先生等一批老艺人,一起致力于把细番继续发扬光大。他们一方面加强演习,扩大影响。2006年,“细十番”在杭州休博会萧山之旅推介会上演出,得到了各界盛赞,此后,楼塔“细十番”专题片先后在中央台及杭州、武汉等地方台播出;2006年,“细十番”被列入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扩大影响的同时,楼会长致力于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现在,楼塔中心小学已经把“细十番”作为了解家乡风俗文化的校本教程,列入课程表,还聘请了老艺人进校授艺,组建了一支三十几人的细十番演奏队,还在区里比赛获过奖。

微信图片_20231020110406.png

虽然,现在楼塔人的人心活了,娱乐方式也多了,但细十番一直深受群众喜爱,在楼塔,能吹吹拉拉、弹弹唱唱的,总不下五千人。细十番乐队也一直坚持传统,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夜晚,必十分准时地绕村演奏。从楼英祠堂出发,再回到楼英祠堂,绕村一周。所以,即便到今天,在佳节,没听到细十番的乐声,楼塔人仍会觉得少了什么。看来,细十番已经不再是一曲民乐,仿佛楼塔的山,楼塔的水,细十番已然成为楼塔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采访回来之后,我一直是听着细十番悠扬的乐声,敲打完这些文字的,但愿这些文字,也如细十番的乐曲,浸润了时间深处的况味。



相关内容
上泗山歌 2024-04-19
德寿岁时 | 今日花朝,请收下这份临安赏花图 2024-03-27
吴山明笔下的黄宾虹像 2024-03-25
游记文学里的杭州 2024-03-21
清代才女林以宁的西湖情缘 2024-03-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