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艺林文韵
 
文史动态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新书 | 桑兵《国学与汉学:…
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成立大会在…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特别关注
 
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召开馆员(特…
人才荟萃广集智 崇文鉴史启新…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艺林文韵
 
“疏影横斜水清浅”,隐居西湖边20年的林逋写出了咏梅的千古绝调
来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  日期:2019-06-05

《山园小梅》.jpg

元代李祁的《巢居阁记》说:“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而山之著闻四方,则由宋和靖 处士始。”西湖、孤山所以名重天下,不能不说到和靖处士林逋,说到林逋,人们马上就会想起他的“梅妻鹤子”。林逋畜养白鹤一双,每在西湖泛舟,见双鹤久久盘旋于云中,便会快速归来,因为他知道家中又有客人来访。(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明清时期,人们更倾心渲染他的爱梅。说他在孤山隐居之处,种梅三百六十株,梅花盛开时,可以赏玩吟咏;梅子成熟时,又可以出售。三百六十株梅子所卖的钱分成三百六十包,储在瓶中,每天取一包为日用所需,只要瓶中空了,时光也就过了一年。(《西湖佳话》)将林逋恬然自得的隐士生活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林逋(9681028),字君复,钱塘人,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士。早期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在西湖之孤山,20年足不及城市。北宋同为杭州诗人的强至(10221076)说他“隐居不娶,诸侄承祀”。(《经和靖林先生旧居》诗注)林逋生性恬淡孤高,从不趋荣逐利,不但终身未仕,就连写诗都随作随弃,从未想着要在后世留下诗名,因此他很瞧不起司马相如那样临死前还要向汉武帝上《封禅书》、追逐荣名利禄的文人。

 

林逋像.jpg

对于居住西湖20年,并与西湖建立深厚情感的林逋而言,西湖的山山水水早已成为诗人生命与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笔下的西湖美如画屏,诗人晨昏、四季为之流连赏叹,诗风也格外澄澈淡远。当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咏梅诗篇,《山园小梅》更是其中的佳作。

 

众芳揺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首联用百花的凋零来衬托梅花的凌寒独放,卓尔不群。当寒风凛冽,“众芳摇落”之际,小梅偏偏一枝独秀,昂然盛开,那明丽的景色把山园的风光都占尽了。一个“独”字、一个“尽”字,既突出了梅花生活的独特环境,又展示了梅花非同凡俗的性情风韵。苏轼《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四库全书总目》说:“其诗澄澹高逸,如其为人。”此诗起笔咏梅便赞叹其清高绝俗,这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孤高绝俗之人格的真实写照。

 

颔联对冬日小园里的梅花进行具体的形神描绘。上句从视觉方面写梅姿的疏秀,那旁逸斜出的梅枝横斜地倒映在清浅的湖水中;水边“疏影”,“横斜”入水,岸边小梅的正影与水中的倒影上下相映成趣。林逋善于创造梅花“横斜”的画面,比如:“水边篱落忽横枝”,“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等等,就像林希逸《题梅花帖》所说的“梅经和靖诗堪画”,这种意境在后来就成为一种经典的入画题材。“横斜”二字虽写小梅的形态,其实也摄取了梅的风神。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所著的《梅谱》就说:

 

“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横斜疏瘦”成为后世品梅之韵胜格高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姿态要求了。

 

梅花.jpg

下句从嗅觉方面写梅香的淡远,“暗香”指梅花淡雅清幽的香气。“月黄昏”对“水清浅”,“黄”、“昏”是两个词,不是指黄昏时候的月亮。(杨慎《升庵诗话》卷一引《苇航纪谈》)“黄昏”形容“月”色,正如“清浅”形容“水”色一样,“月”的色,淡黄的,迷濛的。为什么会“月黄昏”,因为暗香在“浮动”,也就是隐隐约约的,若有若无的,好像梅花那悠然而至,飘然而逝的清幽香气更增添了月色的淡黄迷濛。以“月黄昏”这种视觉的朦胧来反衬梅花“暗香”嗅觉的精致,正是“浮动”一词带来的奇妙的效果。它使此句突破了嗅觉的局限进入了想象的天空,从而明写梅香,暗传梅神,巧妙地展示了梅花淡雅高贵的神韵。

 

这一联对仗很有特色,比如“清浅”、“黄昏”,以双声相对,堪称工巧。上句的时间在白天,是目之所见;下句则写夜晚,侧重在鼻之所闻。通过“横斜”、“浮动”的描写,两句在境界上都能静中有动。梅花的疏影与暗香,用水与月来陪衬,把梅花骨秀神清,高洁脱俗,幽静闲淡的韵致一一道出。不但写出了花骨花形花香,而且深得花之魂魄。

 

颈联转入侧面描写,写霜禽和粉蝶遇到园中小梅的心理。“霜禽”,冬天里不畏严寒的鸟,承接首联“众芳摇落”,是眼前景象。“粉蝶”,飞舞在春天的蝴蝶,“粉”指蝴蝶翅膀上散着鳞粉。“如知”,做推测设想之辞。林逋自己类似的写法还有“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用“惭愧”一词惋惜春天里的黄鹂、蝴蝶见不到梅花,从而写出梅花的孤高绝俗。但在这一联中是以“偷眼”、“断魂”来展示禽、蝶的心理状态的。冬天的鸟儿看到小梅,振翅 欲下,但又未敢立即擅自飞下,它不敢正视“独暄妍”的梅花,只是悄悄地窥视,显示出内心的犹豫与胆怯。“偷眼”,偷看,不敢正看,因爱中有敬。粉蝶只知道飞舞在春天的百花丛中,倘若知道寒冬里还 有这“占尽风情”的小园“暗香”,那它也会为自己不能与梅花同生而悲叹了。这一联用拟人化的手法, 从鸟、蝶爱梅,而不敢立即亲近,或不得亲近上,衬出梅花特有的高洁,并且高洁中有美的特殊魅力。尾联是直抒胸臆,把诗人爱梅的情操和趣味径直表白出来。面对这样高洁美丽的梅花,幸而自己能微吟低唱如“疏影”“暗香”等清词丽句来亲近、赞美;富贵人家置酒园林,歌舞宴饮,实在太俗气,和梅花的标格不协调,这些人是不能真正欣赏梅花的。一正一反,妻梅子鹤,舍我其谁。对梅花表达的强烈的亲近感,正现出自己与梅花互为知己的隐士情怀。因此,这一收尾,也显得非常出色。

 

林逋对梅花情有独钟,有“为见梅花辄赋诗”的自白。存世的作品中以梅花为咏唱主调的诗作总共八首:分别是《山园小梅》二首、《又咏小梅》、《梅花》五首,另外还有一阕词《霜天晓角•题梅》,在宋代即有“孤山八梅”的称号。“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成为咏梅的千古绝调,在后世激起很大反响。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和张矩臣水墨梅》)认为林逋的咏梅诗已压倒了唐齐己《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王十朋说:“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暗香”,“疏影”成为梅花的代称。南宋词人姜夔的两首著名的咏梅词,即以“暗香”、“疏影”作为词牌。

 

唐人喜欢牡丹,宋人钟情梅花,陆游《梅花绝句》甚至说“曾与诗翁定花品,一丘一壑过姚黄。”宋人梅花诗词不可胜数,正如南宋吴锡畴所赞叹:

 

“清风千载梅花共,说着梅花定说君。”(《林和靖墓》)是林逋确立了梅花高洁疏雅的格调,从此梅花甚至有“处士梅”的美称,成为高尚人格道德的象征。为什么梅花能成为林逋的专利,这当然是由他高洁的隐者品德作为支撑的。林逋生前就获得了范仲淹“风俗因君厚,文章到老醇”(《寄赠林逋处士》)的高度评价,史官亦赞叹他“卓然有高士清风义概”。他在宋代成为隐士的典范,道德的化身,在他身后,士人对他无限景仰,无限崇敬。林逋用自己的 人格统合、熔铸了梅花孤高绝俗的标格。另外,林逋隐居西湖孤山20年,精神所寄,诗篇所咏,能为山水传神,能与自然同化,“疏影横斜水清浅,平生和靖最知音”(南宋释绍嵩《咏梅》),梅花而有林逋为知己,可以没有遗憾。林则徐曾题联“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来缅怀林逋,当今时代,物质世界在急速发展,总让人想不起林逋的存在与价值,但谁又能设想,如果杭州西湖没有过和靖处士……

 

 

文章原名《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山园小梅>

相关内容
上泗山歌 2024-04-19
德寿岁时 | 今日花朝,请收下这份临安赏花图 2024-03-27
吴山明笔下的黄宾虹像 2024-03-25
游记文学里的杭州 2024-03-21
清代才女林以宁的西湖情缘 2024-03-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