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马卫光一行走访杭州文史研究中…
杭州文史研究馆新春活动集锦
 
特别关注
 
高宗退位之后玺印为什么没有被…
张宗祥的家国情怀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汪华与忠天庙
杭城旧影
 
社科讲堂 | 上城地名故事:柳营路,尘封的旧时记忆
来源:杭州社科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2-11-15

南宋时自涌金门至钱塘门,沿城五里,洲堤遍插垂柳。

——《西湖新志》

千古沧桑风云变,花自飘零水自流。大宋,在历史长河中,三百年国祚只不过昙花一现,但它的遗韵,却跨越千载、传承至今。于诗于词于地,无处不浮动着诗画一般的光影。大宋的主要记忆,并不是在“黄埃散漫风萧索”的塞北,而是在“杏花春雨黄梅时节”的江南。本期社科三分钟来到了翠柳青青、芳草茸茸的柳营路。

微信图片_20221115110016.jpg

柳营路,南起开元路西端,北到南山路北,长288米,至于名字由来则要从南宋说起。

南宋时期,从涌金门到钱塘门,五里路长,沿着湖边遍植垂柳,所以有个好听的名字——柳洲。清代,这里是清兵军营——旗营,民国时拆营筑路,便从“柳洲”和“旗营”各取一字拼成路名,故名柳营路,又名柳莺路。

微信图片_20221115110021.jpg

南山路柳营路口,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影婆娑。投光灯打在黄楼建筑外立面上,塔楼凹凸有致,更显欧陆风格,而这座黄楼,是中国最早建立之一的中西医联合医院。

日寇占领杭州期间,柳营路口这座三三医院的楼房曾被日寇强占,办起一家日本医院——松田医院。抗战胜利后,物是人非,黄楼早已易手他人。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黄楼作为民国资产收归公有,曾经做过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处和市府机关幼儿园,再后来又成为市府机关宿舍。

微信图片_20221115110025.jpg

黄楼本来就是“救民疾苦”的祥瑞之地,因此才聚合了一群分属不同时代的杏林高手和仁心仁术的现代西医。也许在他们的心目之中,悬壶济世与妙手回春,就是报效国家和社会的最好方式之一。

黄楼屋顶有一只空灵飘渺的仙鹤单脚独立,这是一座有故事有记忆的楼宇。哪怕是跨越百年,宋代作为传统医学大发展的时期,它们在黄楼都能和谐融汇,一起诉说着不同时代的委婉心曲,而柳营路透析出生命的本真,塑造了一路丰盈,尘封着古老的文化和美好的愿望。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云端档案丨玉泉堂 2025-02-14
云端档案丨惠济桥 2025-01-23
云端档案丨东旸桥 2025-01-21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2025-01-20
西湖百亭|慕侠亭 2025-01-2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