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从大树巷到葵巷——他在杭州的童年时光
来源:《钱唐苏小是乡亲——杭州诗人袁枚的“肆意人生”》  作者:陈麟  日期:2023-04-17

袁枚,字子才,又字简斋、存斋,晚年又称随园先生。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三月二日生于杭州府钱塘县东园大树巷寒士袁滨之家。这位阳春之子,从此开始了他先清贪坎壕、后潇洒闲适的人生。

微信图片_20230417164802.jpg

袁枚

袁枚1岁就离开大树巷旧居,但65年后原屋虽“变柴荆”,却还能认出旧址位置,这说明袁枚迁居并没有搬得离开大树巷太远。袁枚的童年一直是在杭州的东园一带度过的。袁枚的一生跨越康、雍、乾、嘉四个朝代,自童年至青年时代完全是在杭州度过的。

康熙五十五年(1716),这是个闰年,是农历丙申年,按十二生肖是猴年。

虽然边境战事不断,但几乎每战都是以胜利结束,所以并不影响全国人民享受太平盛世的繁荣。浙江杭州,这个东南名城更是没有受到战事的影响,商业发达,都市繁华,歌舞升平。杭州最为发达的是织造业,杭州的官署在城西,织丝绸的工人大多在城东,是谓东城,日夜机杼声接响连檐、机声鼎沸。袁枚童年所在的杭州城东是当时杭州的一块相对还比较新的城区,宋代还在城外,至元末张士诚扩城,才被圈入城中。今日的杭州东河在宋代是杭州城东的护城河,可元末的扩城把城墙推至今日的环城东路一线。

这一年的三月二日,袁枚出生在杭州东城大树巷的一所出租屋里。大树巷在杭州的哪个位置呢?这要从东城门说起。杭州北城墙的东端有座城门名艮山门,与此门正对有一条通贯杭州城东的南北方向的大街名艮山门直街(相当于今天的建国北路),大树巷就在成衙营之南,东园巷之北,是一条由艮山门直街通入向东延伸的小巷。小巷遇一长方形水塘,岔为两条小巷,分别为“南大树巷”和“北大树巷”。大树巷的周围就是清代历史上的东园,这一带水塘很多,很好地调节了东城的气候。与袁枚一家比邻而居的是桑调元(授工部屯田司主事),周围还住着厉鹗(清代文学家)、杭世骏(官至御史)等。

微信图片_20230417164804.jpg

自7岁,袁枚家迁居杭州葵巷,至17岁再迁居。在葵巷,袁家住了10年。“葵巷”是在乾隆时就存在了的一个古地名,可能是因为汪启淑居此有“葵园”而得名。今日已只存其名不见其巷。据推测,乾隆时的葵巷就是今日杭州解放路街上的杭州七中附近的一段,当然当时也只是一条小巷,四周也全是菜地,这可从袁枚12岁前的《秋夜同树弟机妹读》诗说“虫声唧唧和残漏”,可证。

离开杭州五六十年后,袁枚重返故乡,仍然还来探望了大树巷与葵巷的故居,写下了很动情的诗歌。

袁枚家境只可算读过一点书的人家,非常贫穷,根本谈不上什么书香门第。袁氏家族大约至袁象春之子、袁枚之祖袁锜已由盛转衰,并由慈溪迁入杭州。袁锜字旦釜,屡试不第,一生只能依人作幕府,仕途上终无作为。但袁锜生性豪爽,有侠义之风。《随园诗话》卷十一曾记载袁枚幼时,祖母所述祖父助人之事,可为例证:

“大父旦釜公,性豪侠,与沈通声秀才交好。秀才中表杨大姑,有文君夜奔之事,托先祖先为之道地。杨纤足,夜行不能逾沟。先祖助沈,为扶而过之。事发,藏匿余家。大姑纤腰美盼,吐属娴雅。大母亦怜爱之。母家讼于官。太守某恶其越礼,鬻与驻防旗下。大姑佯狂披发,自咦其溺。旗人不能容。沈暗遣人买归,终为夫妇,生一女而亡。”

旦釜公忠于朋友,为成人之美而不畏承担风险的豪侠性格,对袁滨、袁枚父子皆深有影响。旦釜公善诗,对袁枚从事诗歌创作更有直接的启策。《随园诗话》卷二记云:“先祖旦釜公有诗一册,皆蝇头草书,予幼时曾手录之。一行为吏,屡移眷属,竟尔遗失。”

袁枚并未见到过祖父。祖母柴氏则抚育照顾袁枚到二十来岁才去世。柴氏对袁枚这位长房长孙异常宠爱,自袁枚幼年直至成长出游之前皆与之同眠,故袁枚有“弱冠尚同眠”之句。而且柴氏阅历丰富,满腹故事,常说与袁枚听,不仅是一种社会人生的启蒙教育,有些还成为袁枚成年以后创作的素材。

袁枚父袁滨,与祖父袁锜一样以游幕四方为生计,涉足远至湖北、福建、广东、云南等地,故难以照顾家庭,对袁枚教育也尽责不多。但袁滨于先秦申不害、韩非的刑名之学颇有研究,偶尔亦向幼年袁枚进行法律的启蒙教育。袁滨与其父袁锜一样具有侠肝义胆,其乐于为人排忧解难的精神在袁枚身上得到发扬。袁枚曾记其父为高清申冤昭雪之举:

雍正元年,先君客吴中,闻衡阳令高君清卒,库亏,妻子系狱。叹日:“我高公幕下客也。非我往,则难不解。”遂治装,历洞庭而南,告其弟高八曰:“曩而兄倾库供上官,吾尝止之,而兄不可;则劝其簿籍而加印焉,亦知正为今日计乎?”高大悟,检箧得印簿,诉制军。制军者,大学士迈柱也;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为平其事。当是时,簿中贵人,隐探高氏孤稚无能为,使人具三千金,啖先君。先君怒而斥之。高八益感谢。

袁滨乾隆十七年(1752)卒于南京。

对袁枚人生影响最大的是其母章氏。章氏为“杭州香士师禄先生之次女”,年二十岁归袁家。章氏受过良好的家教。其性情“慈和端静,温文尔雅,知书达礼。”“其教枚也,自幼至长,从无答督。有过必微词婉讽,如恐伤之”。这反使袁枚“愈加惊惧”,十分敬畏。章氏“天怀淡定”,不慕荣禄,无论是袁枚入词林,任县令,还是自己居水木清华的随园,皆“情惜如常”,“忧喜之色,不形于造次”。章氏心地善良,“仁心体物”,“童仆微劳,必厚犒之;邻里残妪,必礼下之”。她性通脱,“不持斋,不按佛,不信阴阳祈祷之事。针黹之余,手唐诗一卷,吟哦自娱”。母亲上述品性皆溶入袁枚血液之中。

章氏最难能可贵的是早年吃苦耐劳,独力主持家政,显示出中国妇女任劳任怨、坚毅不拔的宝贵品质。袁枚出仕前家境清贫,袁枚于诗文中不止一次地忆苦。例如《秋夜杂诗》其九云:

吾少也贫贱,所志在梨枣。

阿母鬻钗据,市之得半饱。

敲门闻索负,啼呼藏匿早。

推出阿母去,卑词解烦恼。

……

章氏为“上奉”、“旁养”、“下延”,可谓操尽心,费尽力,受尽苦,堪称袁家的功臣。袁枚深知这一点,成年后极尽孝道,以作反哺之报。章氏以94岁高龄仙逝,时袁枚63岁。

袁枚从小就爱诗,自从看了《古诗选》之后,他还读了《离骚》,《离骚》的浪漫主义诗风,很能引起他的共鸣。有一次,看到有人抄写女子赵飞鸾是一个姑苏女子,被卖给某个官员当妾,但不被正妻所容,于是被发配给家奴,因悲伤而写了十九首《怨诗》。袁枚非常喜欢这诗中的才气。

袁枚看了不少“不正经”的书,思维自然就活跃,知识也丰富了。功夫在“经”外,比起只读四书五经的人,他在考试时更为得心应手。雍正五年(1727),袁枚十二岁时与他的老师、四十四岁的史玉瓒一起参加了县学的考试。

史玉瓒问袁枚:“袁枚,你今后的志向是什么?不妨写首诗表达一下。”袁枚想了想,挥笔写下了诗歌《咏怀》,其中两句云:“每饭不忘惟竹帛,立名最小是文章。”史玉瓒吟咏了几遍,抬头久久凝视着这个12岁的学生和“同年”,向他伸出了大拇指,说:“好小子,有志气!”史玉瓒继而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有的辉煌都会灰飞烟灭,只有文字能够留下来。官做不做都没有关系,但文章一定要好。”袁枚深深地点了点头:“老师所言极是,学生记住了。”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