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结营回顾 | “文史探秘·杭…
深切悼念周保尔特约研究员
杭州宋史论坛2025年第三期…
书讯 |《杭州文史》第40辑
 
特别关注
 
民国时期杭州佛教的慈善教育研…
周文质与严州戏曲
侵浙日军投降纪实
临安城的太学生
禹杭履迹
 
史话杭州·文明溯源:萧山下孙遗址
来源:杭州党史方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7-19

微信图片_20240719093612.jpg

下孙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湘湖下孙村。2002年,浙江省和萧山区文物考古部门在下孙村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大规模调查。2003年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萧山博物馆的专家正式对外宣布,发掘出萧山下孙新石器时代遗址。下孙遗址与跨湖桥遗址属同类型遗址,距离跨湖桥遗址约2.5千米。遗址表层的沙层中,混杂着大量的海生贝壳类碎末和陶片、石器等人类文化遗物,并发现了稻米遗存。出土的陶器在形态和种类上同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相似,但更为粗朴。在遗址600平方米范围内的发掘中,研究人员发现了60多个灰坑和柱洞遗迹。其文物标本,经碳十四年代数据测定,距今8000年左右。下孙遗址始建于2005年4月,2006年建成并正式命名。它与跨湖桥遗址,证明了全新世早中期杭州湾地区地貌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微信图片_20240719093615.jpg

下孙遗址发掘现场全景(蒋乐平 摄)

遗址被冠以“文化”之名,大致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定的分布空间、范围和人类活动,二是在不同的分布点中有特征相同的器物。萧山于2001年发掘了跨湖桥遗址后,在这一遗址附近发现下孙遗址,并证明两个遗址类型相同,这说明跨湖桥遗址可以被称为“跨湖桥文化”。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临安城的太学生 2025-09-02
天仙庙与《天仙配》 2025-09-02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西湖是善的福报 2025-08-25
南宋杭州昭庆寺的繁华景象 2025-08-20
繁华闹市中的两口古井:钱王井与乐善堂井 2025-08-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