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卫匡国与杭州
来源:龚缨晏  作者:  日期:2017-03-02

在杭州桃源岭下大方井,有一块传教士墓地,安葬着20多位天主教徒的遗骸,这其中就包括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


卫匡国(Martino Martini),1614年出生在意大利特伦托城,1640年离开欧洲来到印度,1643年抵达澳门。1644年,卫匡国刚到南京,就传来清军占领北京的消息,只得沿大运河来到杭州。次年,清军直扑杭州,卫匡国被迫逃往浙江与福建交界的山区。在这改朝换代的动荡岁月中,对于卫匡国这样尚未完全掌握汉语的欧洲人来说,一路上颠沛流离、疲于奔命,实在不易。


卫匡国像


卫匡国在浙闽山区避难时,曾在南明隆武政权中任过职,负责铸造火炮。后来清军进入温州,卫匡国在住宅门口题下了“泰西传布圣法士人居此”等字,并将望远镜等欧洲异物陈列在桌上。清兵到后,颇感新奇,于是很客气地让卫匡国回到了杭州。从1646年到1650年,卫匡国一直在杭州生活。1651年初,卫匡国从福建出发,经过漫长航行,于1653年返回欧洲。卫匡国在欧洲期间,出版了两部重要著作:一部是《鞑靼战记》,讲述了清军灭亡明朝的过程,被译成多种文字广泛传播。另一部是《中国新地图集》,是根据中国地图资料编绘而成的,1655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以拉丁文首次出版,后来又被译成多种文字。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是欧洲正式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地图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后的近百年中,一直是欧洲人关于中国地理的主要依据。在这部地图集中,卫匡国把杭州写作Hangcheu。


卫匡国1655年绘制的《中国新地图集》之浙江地图


1657年,卫匡国从葡萄牙里斯本登舟,再次来华,最后于1659年夏天回到杭州。此后,卫匡国在浙江巡抚佟国器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建造一座新的教堂。这座新教堂就建在武林门杨廷筠所建教堂的原址上,但气势更加恢宏。不幸的是,教堂尚未竣工,卫匡国就于1661年夏天在杭州去世了。1658年来到杭州的法国传教士洪度贞(Humbert Augery)继续教堂的建造工作,最后于1663年完工。


卫匡国墓园


卫匡国的遗体于1678年被迁葬到现在大方井的传教士墓地。据说迁葬时他的遗体完好无损,甚至连须发也没有腐烂。人们还传说卫匡国遗体上的指甲、头发一直都在生长,所以一年到头都需要有人为他修剪指甲和头发。直到19世纪末,此类传说仍在杭州流传。因为卫匡国的遗体有此等奇迹,所以,甚至连周围的佛教徒等也到其墓前烧香祈福。据说正是由于有了神奇的卫匡国遗体,所以200多年内,尽管天主教在杭州多次被禁,但始终无人敢于霸占这块墓地,杭州人也因此一直称这里为“卫匡国墓”。这些传说中,充分反映出卫匡国在杭州人心目中的地位。真心祈愿卫匡国的灵魂能够永远安驻杭城,庇佑这方热土,分享它的繁荣,聆听它走向世界的步履。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