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预告|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
【宋韵溯源】吴越国考古│发掘…
李超:《恢复、道学、权臣:南…
“天地人——纪念黄宾虹诞辰1…
 
特别关注
 
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爱莲…
太虚大师与净慈寺
立夏乌米饭的来历
高宗:哪里还有像杭州这样,能…
特别关注
 
从钱塘县到杭州城,千年古都的水运变迁史
来源:杭州历史建筑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19-02-21

编者按

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独特的江南之美、山水之美、意境之美。杭州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业创新故事。

在时代的年轮中,每个城市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记忆。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携手杭州市档案局推出《杭州记忆》连载,带你追溯历史,品味风光,领略现代都市的魅力。

唐朝时期的杭州

【时间】710年—861年

【记忆】唐代开城区沙河 湖滨一带江滩渐趋成熟

唐初,公元618年,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唐时期杭州州治在钱塘县,故唐代杭州城区即钱塘县城。初唐时期,随着钱塘江的涌潮河上游带下的泥沙,自吴山以东而北的江滩渐次成熟。杭州城区的面积逐渐扩大,但部分区域还经常受到潮水的冲击,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也非常困难。


781年农历九月,李泌任杭州刺史,任时开凿六口大井,引西湖水入城,创造性地解决了居民饮水问题。白居易824年春天完成疏浚六井工程,人口逐渐向今市区方向迁移。


唐初,杭州居民主要集中在州治柳浦一带。柳浦地方狭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渐向今市区方向迁移。


中河中的竹排(1919 年)


为了防止钱塘江潮水的经常侵蚀,唐时杭州地方官员,根据江滩由西到东的成熟状况,在杭州城区多次发动居民开挖河道,以扩大城区面积。


中河(20世纪50年代)


据记载,唐景龙四年(710年),杭州“沙岸北涨,地渐平坦,桑麻植焉,州司马李珣始开沙河,水陆成焉”。咸通二年(861年),刺史崔彦曾又开沙河,“昔潮水冲击,奔逸入城,势莫能御,故开沙河以决之。河有三:曰外沙、中沙、里沙”。此三沙河,均在隋代运河杭城段(即清湖河)之东,依次为后世命名的市河(里沙)、盐桥河(中沙,今中河位置)与茆山河(外沙)。


杭州城区湖滨一带(约1865 年)


这些河道的开挖,对防止钱塘江潮水对城市的侵害,加快城市向东面扩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后千百年里,一直担负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中河(中沙、盐桥河)至今仍发挥城市河道作用。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爱莲说》有关 2025-05-09
太虚大师与净慈寺 2025-05-07
立夏乌米饭的来历 2025-05-06
高宗:哪里还有像杭州这样,能抚平我的创伤? 2025-04-30
马叙伦先生的笔记文学——写在马叙伦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 2025-04-3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