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特别关注
 
能文能武,宋高宗赵构如何练就一身琴棋书画书、骑马射箭的本领?
来源:《直把杭州作汴州》  作者:何忠礼  日期:2019-11-15


韦氏是个明白人,她知道仅凭着自己和儿子的俸禄和地位,虽然足以在宫里过着豪华而体面的生活,至于要让赵构成为皇上的继承人,却想也不敢去想。一是早在元符三年(1100)四月,徽宗还在端邸时,夫人王氏已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赐名桓(钦宗)。赵佶即位后,王氏被立为皇后,不久王皇后病死,郑贵妃成了皇后,但赵桓还是被徽宗立为皇太子。二是即便没有了太子,前面尚有七个皇子,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她知道自己色衰,已经不能再有非分之想了,但对宫中妃嫔间的相互倾轧,经常使自己处于下风而感到愤愤不平。所以,她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赵构的身上。她想到今上喜爱书法、绘画和诗词,如果让赵构在这方面有所造诣,就一定能得到他的宠爱。因此,韦氏对赵构的学习抓得很紧,每天早晨天还没亮,便要他起来背诵诗词,练习书法,还不时请有名的画师来指导他学习绘画。

宋高宗.jpg

宋高宗

赵构这人,性格上像母亲,乖巧、精明,在母亲的教育下,他在宫里表现得非常低调,特别是见到皇太子赵桓,总是毕恭毕敬,十分谦卑。在艺术天赋上则像父亲,加上勤学苦练,可以说多才多艺。十几岁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后人对他书法的评价很高,认为“在南宋时代的一百五十余年中,他还是堪称传统技法全面的实力派

代表人物,并有着开启南宋书坛风气之功,在书法创作、理论两方面对南宋一代以及后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宋朝虽然将“重文抑武”定为基本国策,但那只是对武臣而言,目的是防范他们的跋扈,威胁自己的统治,对于皇子,当然属于例外。所以在开封大内建有讲武殿和规模宏大的射殿,作为皇子们的习武之所。每日下午,诸皇子在宫学读书完毕,就会在内侍的陪伴下,到那里去活动一阵子,有的玩蹴鞠,有的学射箭,有的练骑马、举重。起初,赵构对习武并不感兴趣,即使到了讲武殿或射殿,别人玩得热火朝天,他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看而已。

一天,韦氏叮嘱他道:“听说你现在的书法和绘画,已超过了其他皇子的水平,但还得在武艺上努力一番。”

“为什么?武艺好有什么用,又当不上元帅,让我去领兵打仗?”赵构不解地问。

韦氏道:“我刚从你舅舅处得来一个消息,在东北地区,被契丹统治了几辈子的一个叫女真的民族,近几年来军事力量变得十分强大,他们为了摆脱辽朝的压迫,已经展开了大规模的反辽斗争,据说打得辽军丢盔弃甲,节节败退。这场战争将来如果燃烧到我大宋,不懂得军事的人可要吃大亏呢。”

听了母亲的这番话,赵构从此也开始认真地习起武来。

赵构先是对骑马、射箭发生了浓厚兴趣。他在武术教头的指点下,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骑术和箭术都已身手不凡。到北宋末年,他不仅学会了飞身上马,而且马上功夫也十分了得。能够不握缰绳,只用双脚踏着马镫,两腿夹紧马腹,便可指使马匹奔跑、止步或左右转弯,腾出双手在马上使用刀枪或射箭。据说,赵构为了练习骑马,曾几次从马背上翻将下来,还受过伤,韦氏知道后,竟然毫不心疼。与之相比,皇太子和其他皇子的马上功夫就要差得多了。就以上马来说,他们还得踏在内侍的身上才爬得上去。骑在马上,双手必须紧紧握住缰绳,惟恐从马背上掉下来,这样哪里还能使用武器呢?另据史籍记载,赵构的箭法也不错,他能够“挽弓至一石五斗”,射得又正又远。宋代的一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60公斤,一石五斗就是90公斤。就是说,能够用90公斤的力气,拉开弓弦,将箭射出去,这确实有点了不起。难怪一次皇太子见到赵构,酸溜溜地夸奖他道:“九哥的武艺真出色,今后国家如果有事,还得依靠你去领兵打仗呢。”赵构听得出赵桓是话中有话,但假装听不懂,连声说,“岂敢,岂敢,今后还得请大哥多多关照和教导才是呢。”

起初,赵构对蹴鞠不感兴趣,认为那不过是一种玩意儿,白白消磨光阴,可是后来就完全改变了这个看法。那么,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让笔者对蹴鞠先作一简单介绍。

蹴,就是用脚踢,鞠,就是用皮革缝制成的皮球,里面实以羽毛、丝麻纤维之类。蹴鞠既可以用脚踢,也可以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顶蹋,唯独不能触及双手,这一点类似于今天的足球。但是,蹴鞠时不能让鞠落地,这一点又与足球不一样。蹴鞠可以一个人玩,玩出多种花样,也可以几个人玩,还可以两人或数人进行对抗赛。

蹴鞠这项运动,历史非常悠久,传说它始于我国原始社会的黄帝时代。战国时,蹴鞠已在民间流行。正因为蹴鞠是一项全身运动,所以到两汉时,它被引入军中,作为士兵锻炼身体的一个体育项目。在唐、宋两代,蹴鞠大流行,不仅民间玩风甚盛,也深受帝王和贵族们的喜爱。在宋朝,太祖赵匡胤以下的历朝皇帝,个个都是蹴鞠的高手。有些蹴鞠玩得好的人,还特别受到帝王的青睐,如胥吏出身的高俅,因蹴鞠技术高超,早年进入端邸,一直陪伴赵佶蹴鞠。徽宗即位后,他竟然被封为从二品的殿前都指挥使。政和七年(1117),徽宗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又升任他为正二品的太尉,《水浒传》里说到的“高太尉”,就是这位老兄。与此同时,那位梁内侍,也因为蹴鞠技术出众而升为开府仪同三司,官品与高俅一样。蹴鞠好,能够做到如此大的官,这在宋朝历史上可以说是闻所未闻。难怪别人要说徽宗“轻佻”呢。但是赵构却从这两人的发迹中获得启发:如果我蹴鞠好,就一定能讨得父皇的喜欢。于是他也发愤地练起了蹴鞠,过了不到一年,终于完全掌握了蹴鞠的技巧,不仅后来居上,水平超过了其他兄弟,而且还创造了许多蹴鞠的新花样。因此,常常吸引宫内众多的人前来观赏,包括柔福帝姬(徽宗朝称公主为帝姬)在内的许多姐妹,居然成了赵构蹴鞠的粉丝。

蹴鞠图.jpg

蹴鞠图

宣和三年(1121)十一月的某一天,宫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蹴鞠比赛,包括太子赵桓在内的徽宗31位皇子,除12岁以下的不能参加外,其他20人都参加了比赛。赛前,韦氏嘱咐儿子道:“这次比赛是你父皇亲自发起的,他一定会来观看,只要你水平发挥得好,就会有加封的机会。但是,有一点必须牢牢记住,如果遇到对手是太子,那么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赢,只能输给他,切记,切记。”赵构对韦氏的话,心领神会,表示一定会按照母亲的吩咐去做。

比赛开始后,先是每位皇子分别进行个人表演,大家根据平日所练,蹴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样,人人曲尽其妙,引得场外观众的阵阵喝彩。徽宗看了,双脚也痒痒地,恨不得下去亲自表演一番。接着,分为二组,进行二二对抗赛,赵构分在第二组,经过多轮艰苦的比赛,他分别战胜了对手,获得小组第一名。皇太子赵桓分在第一组,他轻松地获得了这个小组的第一名。最后,赵构和赵桓,进行争夺冠亚军的决赛。比赛分五赛三胜制,开始二场,赵构蹴得完全不在状态,很快就输掉了。徽宗看到这个情况,便叫了暂停,他命梁内侍把赵构叫到跟前,拉下了脸,对他作出严厉警告:“听说你蹴鞠得很好,可是这场比赛明显是消极怠工,不在状态,有诳骗父皇之罪。下面几场必须认真蹴好,否则朕将会对你进行处罚。”赵构毕竟涉世不深,经过徽宗这一吓,早就将母亲的话丢到了九霄云外。比赛继续进行,这次赵构才发挥出了真实水平,毫不留情地蹴击对方,使赵桓根本没有还击之力,很快败下阵来,赵构最终取得了三比二的胜利。这时,在场外观战的皇子、帝姬和宫女们,又是一阵欢呼,大家祝贺九哥取得了胜利。赵桓则悻悻地退到场边,可以看出此时的他,脸色是阴沉沉的。

赵构欢天喜地地回到韦氏身旁,不料母亲听了比赛结果并不高兴,也不愿意听他的解释,反而对他进行了狠狠的责备。这时候,赵构才想起早先母亲对他说的话,但是已经悔之晚矣。

果然,不出韦氏所料,几天后,徽宗下了一道手

谕,为奖励赵构在蹴鞠中获得的胜利,进封他为从一品的康王。这是赵构被封为广平郡王以后,经过15年的漫长岁月,才获得的又一次升迁,但是母子俩对这次升迁与往常不同,显得不是那么高兴。

汉、唐以来,皇室有规定,皇子长到12岁至20岁,这期间就要举行成年礼,也就是所谓冠礼。宣和四年(1122)五月,16岁的赵构举行了冠礼,然后就离开母亲,“出就外第”。母子俩在分别时,韦氏又对赵构作了一番长长的叮嘱。人们远远地看到,赵构噙着眼泪,频频地点着头。

此后,这位深居后宫、文武双全的皇子,又度过了大约两年时间的平静生活。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一场巨大的灾难开始降临到北宋王朝的头上,同时也将这位年轻的康王赵构抛向了风口浪尖。

 

 

 

文章原名《使尽心机,韦氏成妃嫔 文武双全,赵构封康王》

相关内容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