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特别关注
 
游奇石胜景,赏石之气韵
来源:杭州社科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03-12

月岩池边气自华

月岩是由一组石灰岩巨石构成的,岩峰簇拥成林,石壁峭立,挺拔俊秀,其中央一块巨石拔地而起,高约六七米,在其顶端偏左处有一个通透的天然孔窍,孔径左右约34厘米,上下约45厘米,略呈一个圆形,称为“月窦”。

 

图片

月窦

 

凤凰山月岩,昔日乃是与三潭映月、平湖秋月齐名的杭州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如果说平湖秋月是湖边赏月,三潭印月是湖心望月,那月岩就是岩间观月。岩间观月,素以奇巧著称,奇巧在何处?

 

据《西湖游览志余》记载:“每到中秋,月光以岩孔穿出,幻化成一轮明月,刚好投射于池中,天上地下,相映成双。”试想,月光刚好穿过岩顶的圆洞,将清辉一束投至清池之上,形成月影一枚。往石峰看去,清辉满隙,月亮恰在月窦之中。而在天空和地上的池中,则是双月呼应,这便形成了“月循窦中入,地下玉镜旋”的绝景。天空中、月岩上、水池里,各有一轮明月,三轮明月又连成一线,如此奇巧的月景,怎不叫人拍手称绝!

 

图片

倒映在池中的月窦

 

除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胜景,月岩还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蔡襄,在登凤凰山怀古时,就曾游至月岩,当晚月色正好,只见月岩池水中的微波荡漾着一轮月影,与天空中的那轮明月相映成趣,不由心醉。他乘兴叫随从拿来笔墨,就着月色畅意挥毫,铁画银钩,须臾之间,“光影中天”四个楷体大字翩然而出,遂传为美谈,也为后世的月岩增色了不少。

 

蔡襄

图片
图片

“光影中天”与“本来面目”

石刻


如今月岩及周围的岩壁上,除了“光影中天”,还有着“无影相”、“本来面目”、“高大光明”等诸多摩崖题刻,这些由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题刻,为钱塘风雅增光添彩。

 

南宋时,月岩被纳入皇城禁苑,成为皇室的一处“御花园”。在这一时期,月岩作为南宋宫苑中极具浪漫气息的赏景胜地,已然是皇室独享的一方天地,寻常百姓一生也不得靠近。南宋灭亡后,隐遁山林的南宋遗民陈天瑞,到杭州月岩游历时,为月岩留下一首经典诗作。其月岩诗刻就位于月窦左下方的岩壁上,夹在“本来面目”与“光影中天”题刻之间,其诗开篇云“怪石堆云矗太空,女娲炼出广寒宫”,形象生动地道出了月岩的奇巧之姿,至今犹被传唱。

 

幸运的是,尽管朝代更迭、岁月变迁,如今的月岩依旧挺拔如昨。行走月岩,此时天色未晚,无法循着月光品味历史云烟,却依旧可追思千古,宁静淡泊之心油然而生,南宋宫中禁苑里的“月岩望影”,在800年后的今人眼里,有了全新的诠释。



排衙石中多诗赋

在月岩附近不远处,还有一座石林,名叫排衙石。排衙石又叫队石、排牙石,位于将台山顶中央,状貌尤为突出。一迈上将台山顶,眼前就是这一片奇特的天然石笋林,整齐地排成两列,高度大致在3-5米不等,其中最小的一块石头高约3米,仿佛一朵云团腾地而起,上面原镌刻着“涌地云”三字。

 

图片

排衙石

 

后梁乾化二年(912)某日,吴越开国之王钱镠带部下策马上山,见山脊路边有石峰数座,苍翠坚厚,形状各异,中间的石径宛若衙道,两旁岩石之势犹如士兵列队、弓背行礼。钱镠见状十分开心,当场得意洋洋地宣布道:“就叫它‘排衙石’吧。”排衙石之名由此而得。为石林取完名后,钱镠兴犹未尽,又命人取来笔墨,大笔一挥,题诗于石壁之上:“东南一剑定长鲸……匡扶立正声。”

 

排衙石以诗刻闻名,至少有十余处留有题刻,但由于岁月漫漶,现在能辨别的已经没有几处了。据记载,上面的题刻最早是吴越国王钱镠的七言诗(九行十六句)并序,也就是“东南一剑定长鲸”一诗。“长鲸”指的是浩瀚的钱江潮,钱镠诗云“一剑”而定之,可见其王者豪迈之情。

 

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祖无择出任杭州知府,在排衙石旁曾筑有一亭,名介亭,成为一大景观,吸引了诸多文人名士前来游玩。“唐宋八大家”中的两位——苏轼和曾巩,都曾登亭赏景,苏轼作有一诗,曾巩则在排衙石上留下了一处题刻。

 

苏东坡登亭后,作了《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一诗,他在其中写道:“高亭石排衙,木杪挂飞屋。我来无时节,客亦不待速。”这里的“高亭”说的就是介亭,而石排衙,一目了然,是倒装句,说的当然是排衙石。

 

曾巩留在排衙石上的题刻,因风化严重,如今肉眼已无法辨识,经过传拓后,发现还能辨识的仅有并列相排的六个字的题名:子中、子固、温伯。子中,是林希的字;温伯,是邓润甫的字;而子固,就是曾巩的字。可见这是当时曾巩与好友林希、邓润甫同游将台山时留下的题刻,可惜三人题刻的正文今都已漫漶无存。

 

排衙石有着自身的灵性,也有坚韧的毅力,正因如此,在千百年的兴衰荣枯之中,它默然长存,引来了历代的帝王阅兵练武,也引来了无数的墨客赋诗题刻。


将台山上富传说

将台山位于南宋皇城遗址范围内,处于凤凰山与玉皇山之间。排衙石的周边有约30多亩的平地,即是将台山的山顶。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山大多都是山顶突起,呈三角形状,然而将台山却不同,在山顶处反而是一马平川,整个山形呈梯形。


图片

今日将台山

 

吴越时期,这里曾是钱王讲习武事的地方。钱镠策马上山遇到排衙石的那次,也许就是准备寻一佳处作为讲武之地,又或许正是因为这次巧遇排衙石,才让钱镠将这里定为了讲武之地。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秋,方腊发动起义。传说在方腊攻打杭州时,他的妹妹百花公主,曾率起义军在将台山顶安营扎寨,调兵遣将,其西面耸起的一处小山头就是百花公主的“点将台”,而将台山的名称也由此演化而来。

 

南宋时期,将台山是殿前司营亲军(也就是御林军)驻扎护卫皇城的营盘所在,此处既有地势之优,又近傍皇城,可以说是御林军驻扎的完美之地。同时,这里也是南宋时期皇室演练兵马的地方,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三位皇帝都曾在此登台检阅过军队。尤其是胸怀凌云壮志、“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的宋孝宗,常常带着后宫妃嫔及宦臣们,到将台山习武、射箭并检阅兵将,因此,民间就把将台山俗称为“御教场”,也叫“女教场”。

 

明朝时期,将台山上的御教场因开阔可任人四顾,而被称为四顾坪,成为登高赏景之地。清朝时期,时人在将台山顶建有“澄观台”,为杭州二十四景之一,可惜今已不存。

 

将台山点将台的东面,曾有一泉池水,名为鹿池。在古代,凤凰山、玉皇山一带环境极好,有山有水,生态多样,野生动物众多,其中不乏老虎、鹿、野猪等,“鹿池”之名正是取小鹿来此饮水之意。如今,将台山顶已修葺一新,斫去杂草乱木,重辟为一方阔地,又以数个遍植各种药草的花坛点缀其间,风貌一新。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将台山与玉皇山游步道的相交之处,掘有一方新池,池旁露有一块巨石,石壁上依稀可见刻着两三只“小鹿”,十分奇巧。基于此,此处被认为极可能是古迹“鹿池”所在地。所以后来,工作人员便在此新掘了这一方清池,也算是弥补了鹿池之缺。

 

图片

石壁上依稀可见刻着两三只“小鹿”

 

尽管文人墨客的题刻随着岁月的流转渐渐消去了痕迹,但在月岩与排衙石上仍依稀可见那些昔日挥斥方遒的身影,他们曾慷慨赋诗,也曾笔走龙蛇。


如今的我们,为什么不趁这大好年华,也去亲眼看看这两大石林是何等的壮丽,感受文人墨客留下的文韵;登一登将台山,看看历代帝王阅兵的场所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