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会议】苏东坡与浙江研讨会 …
讲座回顾 | 大运河City…
【来新夏书院】故纸堆里寻萧山
讲座预告 | 怎样看宋朝文明…
 
特别关注
 
杭州太平桥边的海神坛
曾经的之大校门——钟楼同怀堂
这条街,承载着杭州人餐桌上的…
辛亥革命时期建德的一次会党起…
特别关注
 
余杭新发现一处“商周遗址”!原来几千年前,“梦里水乡”就在杭州有了“模版”!
来源: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05-28

小桥,流水,人家……梦里水乡的基本要素,早在几千年前,这里,已组合好了“模板”。

5月26日,尽管天下着雨,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届“大咖”们齐聚杭州,来为杭州市考古研究所新发掘的一处商周遗址“出谋划策”。

“人工河,民居群落,作坊区,生活区……”看完遗址现场又观摩出土文物,专家们称赞该处遗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商周遗存最为丰富

头遗址因为商末周初遗存最为丰富,且聚落结构完整,为遗址的主要文化阶段,所以这是一处商周遗址。

1.jpg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0年7月底开始对跳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遗迹包括房址、柱洞、灰坑、陶片堆积、红烧土堆积以及分割功能区域的土垄等,内容丰富,亮点很多。

遗址海拔高度约7米至8米之间,在早期因地势较高,较为干旱,不见人类活动。至商代早期,随着气候转向湿润,人类开始繁衍生活。再后来,气候更加湿润,遗址环境逐渐变为湿地沼泽地带。

2.png

古人类选择河流两岸繁衍生活,跳头遗址也不例外。这里初期挖掘了一条人工河,后来逐渐拓宽为天然河道。

聚落结构就以河道为分界——河道西侧通过人工挖掘的灰沟连接河道与低洼湿地,并进一步通过土垄分割作坊生产区域与生活区域;河道东侧主要为护岸遗迹与生活区域,可能为当时主要的交通活动区域。

在这个小型聚落里,考古学家除了发现了大量陶器,还发现了部分青铜器等,以及水稻、黍和大豆等粮食作物,植物遗存种类丰富,包括:楝、八角枫、花椒、荚蒾、甜瓜、乌桕、葡萄属、葎草、梅、桃等。

3.png

同时,考古学家还浮选出土了小麦种子,说明跳头遗址早在约商末周初时期已经引入了小麦。当这粒“黑糊糊”的小麦照片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大家都惊叹起来。


出土文物精彩有趣


小小会议室的几张桌子上,满满当当地放满了出土文物。

4.jpg

5.jpg

陶鼎、陶纺轮、原始瓷碗、铜镞、铜刀、铜矛、石锛、穿孔石刀、石斧等,“没想到,小小一块地,居然出土了如此丰富的文物。”一位随行专家感叹道。

6.jpg

“玉钺?”大家被一块圆形、打磨光滑的玉器吸引住了,“与良渚时期的玉有点像?”

这块玉材质工艺与良渚时期相比粗糙一些,若从良渚时期的玉钺去联想,它是不是也是一种权利象征?

7.jpg

现场有几件文物人气非常高,它是:“石范”。

范,古代铸造用铸型的一种;石范,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做的模具。

摆在眼前的几件石范保存完好,实属难得。可以清晰地辨识出弓箭的箭头造型。

8.jpg

这批石范选的是质地较软、便于挖凿的粉砂岩,范面打磨光滑, 非常有利于金属液体的顺畅流注,多数为一范一器,镞、矛头等亦见一范多器者。这些石范均用于铸造工具和武器。

9.jpg

印纹硬陶主要纹饰有折线纹、回字纹和大型云雷纹,折线纹、云雷纹往往成条带状。琳琅满目的陶器中,纹路花样多是一大特点,整体来说,这一时期,纹样线条粗壮,拍印较深,排列整齐,带有明显的浅浮雕及仿青铜器纹饰的风格。

10.jpg

专家们看到一只很大的泥质灰(黑)陶带动物形状系陶罐,对上面的动物充满好奇。“是蜥蜴?似乎还有两只眼睛。”“也有些像蟾蜍?”大家讨论起来,最后得出:“那时周边环境为沼泽,所以很有可能是两栖动物,而且是熟悉的动物,才会被描绘得如此栩栩如生。”

11.jpg


全面推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

“跳头遗址对于了解本地区商周时期的文化内涵、小型聚落的形态与结构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讨会上,专家们畅所欲言,为杭州提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

“跳头遗址很重要。从大趋势来讲,东南部商周遗址很少,某种程度上它填补了其空白;从文化面貌上来讲,它具有地方特色,有生活区,有作坊区,杭州考古人准确地抓住了‘聚落形态’这一特征亮点。”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林留根先生说。

12.jpg


南京大学赵东升先生说:“虽然下着雨,虽然是配合基建发掘,但是杭州做得很规范,不管是发掘现场还是文物展示都很到位。我认为跳头遗址能帮助我们理解马桥文化与越文化起源的关系。”


多年的实践证明,“考古前置”工作对保护地下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杭州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推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有步骤、分阶段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考古勘探前置工作,余杭跳头遗址就是考古前置工作中取得的重要收获之一。

本次研讨会,专家们齐聚杭州,是为了更好地论证该遗址的价值与意义,为遗址下一步发掘、研究、保护工作做出规划,共同推动杭州文化遗产保护与文物考古工作上新台阶,讲好千年传承、古今交汇的杭州故事。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杭州太平桥边的海神坛 2024-10-21
曾经的之大校门——钟楼同怀堂 2024-10-18
这条街,承载着杭州人餐桌上的那抹酱香 2024-10-17
辛亥革命时期建德的一次会党起义 2024-10-16
盛开的《迟桂花》与杭州翁家山的美 2024-10-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